“今年,要再配置8台机器,工人增加到16人,年产值实现翻番。”随着订单越来越多,富源县墨红镇摩山村扶贫工厂负责人杨勇决心要扩大工厂规模。
在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像杨勇一样落户镇村的扶贫工厂在全县有202家,绝大多数易地搬迁户留守妇女和贫困家庭劳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
2019年4月脱贫摘帽后,为了保持扶贫工厂发展后劲,持续带动贫困劳力就业增收。该县依托“龙头企业+扶贫工厂+贫困户”、“合作社+扶贫工厂+贫困户”等扶贫新模式,结合扶贫工厂生产技术和产能实际,积极帮助企业对接市场,找寻关联产品,联系企业订单,助推企业扩大规模、做大做强,进一步释放脱贫动能。
富村镇圆梦家园爱心手工坊经过近三年的发展,由于扶贫工厂的工人越来越多,负责人侯佑林整日为找寻合作企业,满足工厂订单而发愁。该镇党委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镇产业办、就业办负责人和侯佑林先后赴北京、山东、浙江等地考察,与4家企业签订了订单订购协议,解决了扶贫工厂持续发展的后顾之忧。
对于新建扶贫工厂,该县免费提供场地、装修厂房、工人招聘、培训资源及水、电、路三通等优质服务,确保工厂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全县12个乡镇(街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利用乡镇、村集体闲置集体土地、旧学校、办公房屋、仓库等,以方便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就地就业为原则,引导、鼓励企业在贫困村设立工厂或加工点,把扶贫工厂建在村头、岗位设在门口,让贫困家庭劳动力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
在胜境街道藤椅加工厂,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介绍,工人大多数是难以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和农村留守妇女,在这里上班,她们既可以在家照顾老人、孩子,还可以务农,搞种养殖,利用空闲时间完成藤椅编织挣外快。
家住四屯社区小井湾村的敖凤仙,迤山口社区的吴美英等,她们对“务工不出门、在家能挣钱”的灵活就业惠民举措特别有感触:“我因为孩子太小,去不了厂里上班,就把材料拿到家里做,赚点钱补贴点家用,还可以喂猪喂鸡,照顾孩子。”“我因为照顾老人”“我因为年纪大了不想出去”“我因为孩子读书”……一说起扶贫工厂,她们脸上总是洋溢着真诚的笑容。
围绕工厂技能需求,针对贫困群众进厂工作没有头绪、无从下手的困扰,由人社部门牵头,扶贫工厂配合,整合人社、农业、扶贫等部门专项培训资金,对到扶贫工厂就业的贫困户免费组织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的“短平快”式岗前技能技术培训,按规定实行免费培训项目清单制度,针对企业用工需求开展技能培训,让有意愿进厂务工的群众能尽快掌握一个岗位、一个工种的操作技能,让扶贫工厂同时也变成传技工厂,让贫困群众既鼓口袋,也要富脑袋。到目前,结合扶贫工厂工种需求等组织开展技能培训达10856人,其中建档立卡人口4605人。
2015年,侯佑林只身前往浙江义乌学习手工刺绣,2018年返乡创业,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立了“圆梦家园爱心手工坊”,在全镇建立了村级工厂21个。近三年时间,通过自己手把手教、录视频让工人带回家学、浙江总厂派技术人到村辅导,已从开始的6名刺绣女工迅速发展为现有的3000余名学员,辐射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0余户,人均月增收1500—3000元,带领贫困户在“小车间”圆了“增收梦”。
“刚进厂时,白天有老绣工带,晚上对着厂里的视频自学,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刺绣技巧,现在平均每月能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易地搬迁贫困户黄桃玉说。
在扶贫工厂的带动下,不仅有效解决了需要照顾家庭走不出去、年龄偏大人群的就业难、增收难、脱贫难的问题,同时有效破解了基层信访案件多发、频发的问题,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热难点问题得到了逐步化解,农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富村镇块泽村委会迤彩村的贫困户李昌飞一家搬到搬迁小区已近两年,从小区到上班的博雅电子厂距离只有几百米,每天可以加工2500到3000个电子元件,一个月至少有2500元左右的收入。妻子在集镇农贸市场旁找了一个公厕管理员的工作,每月也有1000多元的收入,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只有10分钟的路程,按时上下班,买菜购物方便,晚上回家住的是单元房,在他和妻子的眼里,这俨然就是以前不敢想的城里人的生活。
私下里,李昌飞常跟亲戚朋友念叨:“要不是有了扶贫工厂,哪里会有今天的好日子。”
看到富源扶贫工厂开足马力抓生产的热闹景象,有人说道:“这就是乡村版的富士康。有了扶贫工厂作为产业支撑,乡村振兴的信心更足了。”
郭燚 邓成斌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