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会泽挖泥寨制陶传人赵剑的陶艺人生
  • 发布日期:2019-03-05
  • 来源:珠江网
  • 阅读量:1594

(文/杨林华、图/周正龙)会泽挖泥寨制陶艺人——赵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会泽人,他出生在云南省会泽县华泥村,是一个厚道实在,心灵手巧的彝家汉子,现年42岁,他已潜心钻研陶艺事业20余年,在长期的磨励与实践中,练就了一身精湛的制陶手艺。 

周末,我慕名来到了赵师傅居住的华泥村,在一名村干部的带领下,我找到了赵师傅家,才一踏进他家的院落,就被赵师傅家里到处弥漫的陶艺气息所吸引,只见他家院子的地上到处铺满了陶泥,一个白色醒目的“陶”字跃然墙上,若干个精美的土陶制品粘合成一个美观的圆形围绕在“陶”字的周围,那首“进院扑面泥土香,上楼引人白陶味”的诗句隐含着赵师傅一生潜心钻研土陶工艺的执着与热情。赵师傅见我们来采访他,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带我们参观了他的加工房和他亲手制作的陶艺品,赵师傅的加工房陈设简陋,主要由电窑、柴窑、煤气窑组成。在赵师傅家二楼陶艺品的研发场所和展厅里,琳琅满目地陈列着大大小小的茶盅、花瓶、茶罐、茶壶等各种陶制工艺品,这些工艺品造形美观古朴,釉彩沉着,精巧别致。

谈到他的制陶手艺时,赵师傅打开了话匣子,和我们侃侃而谈,他说,挖泥寨土制优良,他制作土陶的原料用的都是挖泥寨特有的高岭土,这种高岭土土砂成分适中,耐高温,耐酸碱,易透气,无毒无害,是烧陶的上乘原料。为了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土陶制作的全过程,他一边用双手给我们演示,一边和我们耐心讲解制陶过程,赵师傅说道,在制陶过程中,采土、发酵、糅合、拉坯、刻绘、打磨、晾干、烧制等各个流程、每个环节都必须一丝不苟,心手相师,心手互动,用手感知陶土性格,辅之以相应的工具,让工具成为手的延伸,才能制作出精美的陶艺品。只见一团团陶泥在他那双巧手的转动下,瞬间变成了一件件精巧别致的艺术品呈现在我们眼前。

在和赵师傅的交谈中得知,他从小就对土陶制品深深着迷,一有空就跑去跟着村子里的人模拟学习,久而久之,经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和亲身实践,慢慢掌握了土陶制作技艺的基本流程。1995年初中毕业后,18岁的赵师傅就跟着长辈正式学习土陶工艺,生产砂锅、花盆、药罐等土陶工艺品。由于赵师傅心灵手巧,潜心钻研,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完全掌握了此项技艺。为了提高做陶效率,赵师傅经过多次的反复琢磨和推敲,成功发明了新的电动陶车,赵师傅说,原来的陶车是石板做的,原始笨重,转动时需要人力不断踩动,费时费力,新的电动陶车省时省力,为制作土陶工艺带来了福音,并在村子里得到了推广和好评。为了提高自己的陶艺水平,赵师傅紧跟时代步伐,先后到昆明云南艺术学院、曲靖师院进行了培训交流,学习到了一些先进的理念和技艺,也认识了很多从事陶艺事业的专家前辈,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生产出了很多美观实用的陶器制品。

在土陶工艺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今天,赵师傅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时尚造型相结合,把艺术元素完美地融入到日常的陶制生活用品创作过程中,并加入绘画、书法、雕刻等手法,创作出了风格各异的艺术作品,完成了从生活用品到艺术品的转变。2013年10月,他被命名为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土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制作的土陶艺品多次在市内和省内举办的艺术节、技能才艺大赛和非遗展示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