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会泽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 发布日期:2022-03-24
  • 来源:珠江网
  • 阅读量:2811

会泽县围绕守底线、抓发展、促增收、提质量——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2020年,会泽县顺利脱贫摘帽,34.3万名贫困人口脱贫、355个贫困村出列,与全国一道建成小康社会。站在新的奋斗起点上,会泽县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首要位置,围绕“守底线、抓发展、促增收、提质量”要求,趁势而上、接续奋斗,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狠抓“三双”工作机制、稳定政策体系、动态监测帮扶“三落实”,强化组织促推进。

实行双组长、双办公室、双月评价调度“三双”工作机制,压实县乡村三级责任,落实县级干部包保、单位挂村、选派驻村责任制,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出台《会泽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等54个政策保障文件,抓住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沪滇帮扶协作机遇,用好用活相关政策。

健全县乡村组网格化监测体系,大力推广应用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精准识别“三类监测对象”3.5万人,目前,已消除风险2.1万人,未消除的1.4万人已落实“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建立“双绑”利益联结机制,绑定脱贫户6.4万户23.6万人;建立股份合作机制,355个出列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建立扶志扶智长效机制,组织开展技术培训1.8万人次。

突出产业、就业、资源“三重点”,精准发力抓增收。

因地制宜,发展马铃薯、石榴、草莓、辣椒、燕麦等特色富民产业,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汇聚活水源泉。投入30.6亿元,建设产业项目724个,建成绿色食品园区、冷链物流、生猪屠宰等项目。打造特色品牌,加大营销推广,会泽牛、黑山羊等养殖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通过发展产业,建立平台联建、资源联合、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群众土地流转得租金、就近务工领薪金、自主发展挣现金、资源入股分股金。

重点向“五省十市七十二企业”组织化输出9.5万人,设立浙江上虞等10个党支部和劳务工作站,强化管理服务。打造会泽牛人、会泽米商、会泽家政等劳务品牌,带动21万人就业。构建“三园区五基地一车间一岗位”体系,14.8万名劳动力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对易地搬迁群众分级分类提供就业,强化送岗位、送政策、送培训“三送”服务,4.5万名搬迁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4.2万名,就业率达92.6%,户均就业2.7人。2021年,全县转移就业45万人(其中,脱贫人口就业16万人),劳务经济突破150亿元。

落实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夯实基础抓巩固。

把教育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之策,投入47亿元,新建和改扩建学校376所,7所高中集中县城办学,集团化管理。常态化控辍保学,扎实推进“双减”,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办好会泽职校,实行校企合作、校校合作、订单培养,共培训1.1万人,就业率达100%。近3年,“雨露计划”资助1.6万人。

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高县乡村三级诊疗服务水平,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100%纳入参保范围,先诊疗后付费,县内“一站式”结算率100%,报销比例90%以上。

建立房屋安全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新增危房及时改造,没有发生住房不安全的问题。实施340件农村水利项目,加强建设管护,60.8万人饮水安全防线进一步筑牢。

聚焦党建统领、社区治理、文明引导“三强化”,易地搬迁促融入。

会泽易地搬迁安置群众10.2万人,其中县城安置8.2万人,强“后扶”促融入,全力作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县城安置区增设2个街道党工委、7个社区党委、32个小区党总支、267个楼栋党支部,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组团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开展支部争红旗、党员争标兵、群众争积分“三争”活动,组织活力显著增强,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新增2个街道派出所、7个社区调解室,选聘95名治安信息员,组建治安巡防队,开展智慧社区建设,构建安全防范网。

以“同住一个城 共爱一个家”为主题,开展童心同梦结对子、爱心妈妈等志愿服务,30个单位与搬迁社区结对共建,做到教会使用家电等“16个教会”、熟悉交通规则等“10个熟悉”,搬迁群众综合素质大幅提升,对新家园的认同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code_ynrbe34397c4-946a-4686-a9b5-cb9010591007.png

会泽:在奋进新征程中创造幸福生活

一个个干净整齐的农家小院,一条条整洁宽敞的水泥路,一面面寓意深刻的文化墙,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这幅温馨宜人的美丽画卷,生动讲述着会泽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带来的喜人变化。

code_ynrb6dcd0f45-b1e8-40ff-bf16-8d4d42295797.jpg

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点 供图

2021年以来,会泽县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重要抓手,坚持“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的工作要求,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压倒性位置,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实现良好开局。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会泽县将以过硬的举措高质量巩固成果,以做示范的高标准融合发展促振兴,迈上新征程,创造新辉煌。

code_ynrb237ba32d-06b8-4587-a741-300abbf0c637.png

聚焦责任落实

健全长效机制强保障

面对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2021年以来,会泽县高度重视,坚持早研究、早谋划、早安排、早落实,认真做好机构、人员、工作有效衔接。

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的要求,将脱贫攻坚中好的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坚持“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领导机制,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巩固和乡村振兴工作责任,充分发挥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建立健全上下贯通、协同配合、一抓到底巩固拓展乡村振兴责任体系,层层压实县乡村组四级责任。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主动担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切实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推行一线工作法,把主要精力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事项亲自督办。

制定出台《会泽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行业部门工作成效考核实施方案》,明确承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行业工作职责的县级行业部门26个,明确具体目标、责任、措施,把部门职能和行业资源进一步聚焦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来,全面推进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放、资源下沉,项目资金优先向脱贫地区倾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继续落实单位挂村、选派驻村工作帮扶责任制,确保每村有1个挂联单位、1名第一书记(工作队长)、2名以上驻村工作队员,实现工作不断档、力量不减弱。同时,严格落实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县委、县政府切实履行监督检查主体责任,印发《关于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专项督查工作的通知》,由县委督察室、县政府督察室牵头,成立8个督查组对各乡(镇、街道)分片开展督查检查工作,确保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和成效巩固落实到位。

激发内生动力

守牢防返贫底线

2月8日,会泽县举行大型欢送会,集中欢送2022年首批赴省外就业的5316名农村劳动力踏上就业路。

“我在浙江上虞打工已有七八年了,前几年工资也不太高,最近三四年工资有所提高,每个月收入在6000元左右,还能存下点钱。年过完了,我们又准备出去打工。”会泽县外出务工人员崔粉吉高兴地说。

会泽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刘志凡告诉记者,春节前夕,该县人社部门就收集就业岗位11万余个,及时将就业岗位信息制成宣传折页,发放到每一个脱贫劳动力及易地搬迁劳动力手中,供务工群众了解选择。通过点对点、一站式直达服务,让外出务工人员出门就上车、下车就进厂。同时,会泽县还实行免交通费、体检费、防护用品费,每人每天补助途中生活费60元的“三免一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确保外出务工人员安全、有序到岗就业。

聚焦脱贫劳动力家庭、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家庭以及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会泽县积极开发就业岗位,推动人岗精准匹配,确保脱贫劳动力家庭、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家庭实现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端稳了稳定脱贫的金饭碗。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县务工收入突破150亿元,务工收入占全县脱贫家庭总收入的70%左右。

同时,会泽县严格按照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的要求,落实省级“一平台三机制”,出台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方案,建立县乡村组四级网格监测体系,实行小组日监测、村级周报告、乡级旬分析、县级月调度,持续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

对监测对象采取产业、就业、金融等措施进行了全面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截至2022年3月15日,全县共有9830户35497人纳入“三类”对象监测范围,其中脱贫不稳定户4891户18087人、边缘易致贫户4689户16466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50户944人。对三类对象均采取了帮扶措施。

强产业稳就业

持续增收有保障

位于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点的云南奋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搬迁群众朱稳华正在指导工人操作机械,讲解注意事项。“我家是2020年7月份从宝云街道普珠村搬迁进城的,现在家庭收入每月都有8000多元,生活幸福着呢。”说起现在的工作,她非常感谢政府为大家创造的一切条件。

code_ynrb2d60e283-579e-42d3-9226-a75fa6170e6f.jpg

扶贫车间 记者 张雯 摄

朱稳华告诉记者,她家4口人,老公赵永明现在帮一家矿厂开大车,每月能挣四五千元,两个子女都在上学,她在家附近的电子厂上班,月工资近4000元,可以顾家挣钱两不误。

“我们采用订单生产模式,目前有工人170人,今年已生产6000万件,明年还将扩建5条生产线,新增就业岗位150个,带动更多人就业。”云南奋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房井宝说,“免租金、推荐工人、拓宽销售渠道,政府提供了许多帮助。”

这只是会泽县强产业稳就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会泽县按照基地兴产业、主体带农户、增收有保障的产业发展思路,加大产业项目资金投入,通过产业帮扶项目带动、新型经营主体拉动、民间资本注入撬动、利益联结群众联动,形成了区位优势独特、产业特色彰显、带贫效果良好的产业帮扶格局。

code_ynrb3c66a0de-2295-4818-a39a-b6cac203f801.jpg

石榴丰收 通讯员 陈耀帮 摄

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建成了马铃薯、夏季草莓、冷水渔业、乐业辣椒、盐水石榴等一批独具特色的产业基地。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走扶龙头、建基地、带农户、促流通的产业化发展之路,构建农企“双绑”稳固利益联结机制。实施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和提质增效行动,盘活闲置资源,引导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抱团入社,以组建公司、合作社或与龙头企业合作等方式,建立公开透明的股份合作机制,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现集体、企业、脱贫户互利共赢。

2021年,全县实施产业帮扶项目136个,项目投资总额6.53亿元。实现产业覆盖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户63808户23.6万人,覆盖率为100%。通过产业帮扶项目的实施,极大地夯实了会泽县产业发展基础,延伸了农业产业链。

强扶持促融入

提升群众幸福感

如今的王发巧,干啥都劲头十足。自从被聘为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点木城社区惠仁园小区楼栋长后,社区群众无论遇到大小事,只要找到她,王发巧都热心上门服务。

“政府过去帮咱脱贫,如今我也要回馈社会。被社区聘为楼栋长后,主要为惠仁园小区13栋提供便民服务,职责是调解民事纠纷、收集社情民意和宣传政策法律法规等。”王发巧说。

像王发巧这样的楼栋长,在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点还有许多,他们都是从搬迁群众中推选出来的。通过开展自治管理服务,该安置点目前基本实现了有机构管事、有人干事、照章管理。

为彻底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问题,会泽县作出“易地扶贫搬迁引导10万人进城”的战略决策,按照产城融合理念一次性规划10平方公里的现代新城,仅用1年半时间就完成征地拆迁、建成267幢221万平方米安置房,2020年4月8.2万人搬入新城。

去年以来,为扎实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会泽县不断强化政策保障支持,在做好搬迁群众产业就业帮扶工作的同时,加大易地搬迁安置点社区治理,新建2个街道党工委、7个社区党委、32个小区党总支、267个楼栋党支部,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组团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五级网格,成立党群服务、就业创业、综治维稳、新时代文明实践四个中心,设置便民餐桌、健康驿站等小微服务,实现下楼就有党组织、志愿服务、卫生服务站等“8个下楼就有”。

健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治理协商格局,完善社区居民公约,在267个楼栋设立“红黑榜”,组建社区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成立欣枫巡逻队、欣城大叔服务队和巾帼志愿服务队等特色志愿服务队,常态化组织4000余名志愿者陪同搬迁群众实现16个学会、10个熟悉,系统解决了8.2万易地搬迁群众融入难题。

来自大海乡的搬迁群众佟文俊说:“通过脱贫攻坚,我们搬迁进县城,各项后续扶持政策太好了。在党的带领下,我们的日子一定会更加美好!”

宏伟蓝图已绘就,接续奋斗正当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会泽县将坚持“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这一主基调,增强“过了一山再登一峰”的担当,绘就更加壮美的乡村振兴画卷,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code_ynrbeb2315bf-1cd0-46a6-9c8f-700188f78852.jpg

会泽县娜姑镇石榴地里丰收的喜悦 通讯员 陈耀帮 摄

亮点

“四统一”建设万亩蔬菜基地

暖春三月,走进会泽县农业产业示范园的蔬菜培育大棚,各种蔬菜长势良好,生机盎然。

code_ynrb3b821ab7-c253-4d26-a7b3-9b0a679c7b72.jpg

会泽县农业产业示范园的冷链物流园区

会泽县依托县级平台公司,在宝云街道华泥社区建设产业基地,项目规划总投资5.3亿元,占地面积1.05万亩,分为蔬菜育苗、水培、生产和冷链物流园4个区,采用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土地流转、统一标准建设、统一运营管理的“四统一”模式,主要种植油麦菜、上海青、意大利生菜、黄白等20余个菜品。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基地培育的蔬菜一年可以采收10茬,一般10至20天一个周期,依托当地良好的立体气候优势,基地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品质得到有效管控,主打市场就是北上广、香港等地区,以及新加坡等国。

近年来,会泽县大力发展万亩蔬菜,通过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营销等有力举措,蔬菜产业成为全县又一重要支柱产业。会泽县还实施了土地规模流转财政奖补政策,搭建县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提高土地规模经营水平,推广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绿色防控等设施,强化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推进统一规划、成片推进,机械化生产、样板示范引领力度,盘活土地、资金、人力产业发展全要素。

code_ynrbcbf5d842-1f05-49cc-9ce5-85fccfe955c0.jpg

与蔬菜基地同步规划的冷链物流园区内,一片繁忙的景象,工人们正在争分夺秒地分拣、包装蔬菜。拣菜工人吴惠莲表示:“进城后,确实比以前在家种地好太多了,居住条件改善不说,家门口就可打工。工资计件算,手脚麻利做得多自然拿得多,一天能挣100到300元,平均每个月也有三四千元的收入。”由于拣菜技术好,吴惠莲现在当上了小组长,拿上了每个月5000多元的固定工资。

据悉,目前一期建成的冷库6000平方米,配套安装制冷、制冰、预冷等系统设备,均已投入运营,园区蔬菜主要运往广东、湖北、河南等省份。二期正在努力建设中,待整个园区建设完善后,农产品的保鲜、冷冻、冷藏、加工、仓储的能力将达到30万吨,每天可配送和外运农产品1500吨以上。

会泽夏季草莓种植面积居全国前列

2019年以来,会泽县的夏季草莓种植面积呈倍增式增长态势,种植面积达5万亩,稳居全国第一。

code_ynrbb3aa7553-0fa4-4c71-acac-e6a3b92da3f3.jpg

标准化草莓种植

会泽县立体气候特点较为明显,光、热、水资源充沛,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干湿季节分明,具有独特的高原季风气候和丰富的立体气候。这些自然条件,成为发展夏季草莓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加之我国草莓生产多集中在冬季,而会泽县草莓规模化生产恰好填补了夏季草莓生产的空白期。

云南沅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待补镇较早种植夏季草莓的企业。2012年,该公司总经理、会泽人段自东在这里种下了40亩夏季草莓。此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达400亩,是起步时的10倍。目前,沅成农业的年营业收入已突破1亿元。每天仅供给昆明嘉华食品有限公司的夏季草莓就在800至1000公斤之间。

code_ynrbb6854d9e-2ba7-4ec7-8247-884da5df977f.jpg

段自东对会泽县的草莓产业发展充满信心:“按照这个增长速度,不用几年,会泽县的种植面积就可以突破10万亩。”

冬季草莓的生产期只有一个月,而会泽的夏季草莓从4月底至11月底的时间里都在生产。从产量上看,每亩平均产量可达3吨,全县每年产鲜果15万吨左右。正常情况下,每亩草莓年产值可达3.6万元,净利润在1.8万元左右,效益显著。

待补镇是会泽县最早种植草莓的乡镇,也是会泽县种植面积最大的地方。

“待补镇的气候优势明显,做出来的草莓果脯质量普遍比省外好。目前,百草味、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都跟我们下订单。”段自东说。

深圳市一品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也在待补镇建有草莓基地。该公司技术总监黄其林说:“公司前年的夏季草莓产量就达到830余吨,销往武汉、深圳、广州等地。”

code_ynrb4202eddb-c388-49a4-8499-99ee7219419e.jpg

据统计,目前全县从事草莓种植初加工的企业有20余家,种植公司、大户590余户,先后注册了“四季鲜”“365”等草莓产品商标,经营主体发展快。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以待补草莓为代表的会泽夏季草莓品牌已打响。

为了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会泽县加大招商引资,组织人员到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先进地区及国内知名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进行招商,争取引进有实力、市场渠道畅通的现代化草莓深加工农业企业到会泽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带动了全县草莓加工业的蓬勃发展。

会泽还积极引进、推广草莓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提高草莓生产的科技含量、产品质量及安全标准,着力打造“绿色食品牌”,力求草莓产业取得更大突破。

云报客户端记者:张雯 通讯员:刘光信 李兴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