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得禄乡为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探索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着力点,重点打造永乐村为全乡“三治融合”示范村,村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和参政议政意识明显增强,民风村风得到有效地改善,村两委班子依法办事能力与水平进一步提升,极大促进和保障村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加强阵地建设,筑牢战斗堡垒。“村看村、户看户、农民看支部”,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工作,一个坚强的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支部书记是前提,得禄乡着力加强村级组织力量建设,注重加强联系指导。全面落实党委委员担任村级党建指导员制度,实现党建联系指导“全覆盖”。制定党组织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网格化包保制实施方案,落实党员包片定岗积分制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解决群众诉求,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引领推进“三治融合”,将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围绕村民自治核心,激发振兴活力。积极开展“干部规划家乡”座谈会,了解“人才”在外工作、生活情况,引导返乡人员和乡贤能人积极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征求家乡发展意见和建议,共商家乡发展大计、共谋乡村振兴之策。组建村民志愿小组,针对山区面积广、警力有限的现状,成立了由党员、退伍军人、社会热心人士组成的义务巡逻队,加强了对春节等节假日期间夜间固定巡逻和重要场合的不定期巡逻,成为了治安环境保障的有力补充力量。充分吸纳 “五老”人员、“两代表一委员”等有一定威望人员进入人民调解员和法律志愿服务队伍中。深化网格化管理。结合疫情防控工作,管理网格内各项事务,提升村民自我防范意——加强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夯实“一约四会”。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村民道德公约等自律规范,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组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农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增强乡村发展软实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治理中落地生根,达到春风化雨孕新风的效果。
加强法治保障,健全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法治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知识培训、职业道德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职业水平和职业素养;积极引导全民学法。一方面对困难群体加强法制教育,严格依法办事,让他们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因“贫困”而“法外”;另一方面给予法律援助,使困难群体能够得到法治保障。以法治讲座、法律服务等形式寓法于教、寓法于事,形成人人说法、个个讲法的氛围,推进全民守法。加大执法力度。完善乡村法律服务体系,搭建法律服务平台。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全方位排查信访隐患,改善农村少数人群“信访不信法”的情况,着力解决信访案件,以扫黑除恶为契机,加强对“不法”分子的打击惩处力度,坚决肃清治安环境;让人人敬畏法律、信仰法律成为法治社会新常态,通过法治从根本上引领和保障社会主义公正正义的实现,促进社会诚信,建立和维护乡村秩序。打造法治文化主题广场。运用法治雕塑、法治立柱、法治石刻、法治灯柱、法治宣传栏等形式,重点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七五普法规划、法律典故等内容,在休闲娱乐中轻松获得法律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切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发挥德治引领作用,推进乡风文明。深入挖掘乡村治理中的道德力量,德、礼、法并用,开展移风易俗,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道德新风。大力开展、十星文明户、十星清洁户、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等评选、推报活动,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交流活动,用身边人讲身边事——充分发挥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引领作用。以校园思政教育为基础,促进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尊老爱幼,传美德、立规矩、树新风。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让好家训好家风代代相传。传承传统文化,不断丰富传统节日的思想内涵和表现形式,富裕乡村文化生活,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我们的节日”活动中,组织开展慰问、座谈、扶贫、送爱心、文明祭祀等,以风清气正、向善向上的舆论导向推动自我升华,形成良好的乡风民风。整合志愿服务队伍,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文明村乡建设等,通过田间地头查看指导农作物、加强科学管理,上门走访慰问、座谈交流等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通讯员:代晟锋 徐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