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走在帮扶路上的“小高”
  • 发布日期:2022-02-24
  • 来源:珠江网
  • 阅读量:2187

“小高,又要去入户啊?”  “是的张大爹,安居小区的李大妈住院刚回来,我去看看她,您又去锻炼身体啊” 几乎每天早上张大爹出门锻炼身体,总能遇到从办公室出去入户的小高,而小高,正是马龙区通泉街道启秀社区党总支委员、社区工会专职工作人员高翠莲,1971年8月出生的她,今年已经50岁了,可社区的大爹大妈们还是习惯性亲切地叫她小高。

启秀社区属纯居民社区,共有企业改制职工人数1627人,退休人员279人,其中低保户110户,低保边缘户22户,困难单亲家庭18户,退休因病致困职工5户,本人或家属因病致贫14户,残疾致贫8户。在这些下岗困难职工中,只有少数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后重新上岗,而绝大多数职工处于非稳定的灵活就业状态。相当一部分困难职工的就业还没有着落,并且大都是“4050”人员,就业受限制,加之企业收入比较低,工资发放又不及时,这就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收入来源不时中断,导致生活困难。

高翠莲2000年5月因原物资公司改制后下岗失业,于2005年3月通过社区招考到启秀社区工作,先后担任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监委会主任。从事社区工会工作十余年,启秀社区辖区内所有贫困户家中都有她的身影,她自己也记不清走访入户了多少次,到过多少困难职工家庭。每到逢年过节或开学前期,是基层工会工作人员最忙碌的时候。每个小区内都有她忙碌的身影,要去落实每个贫困户、残疾人家庭、患大病家庭的实际状况,“这久好点没有”,“收入有没有减少”,“子女上学的学费怎么解决”这些家长里短一直是她主动服务群众的贴心话语,社区的居民也经常说“有困难就去找小高,她是一个热心肠”。

“只要我是社区的工会帮扶干部,我就要实实在在地为居民办实事,不然就对不起居民寄予我的厚望,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高翠莲在帮扶中发现,一些因企业改制后下岗的困难户,家庭经济收入不稳定,靠打零工维持,一旦家中有人生大病,整个家庭就会被拖垮,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每次跟深度困难职工韩振华的妻子见面,高翠莲总要安慰她。韩振华今年53岁,是原高峰机械厂下岗职工,自2007年患精神分裂症,属精神一级残疾人,常年服药,精神恍惚,无劳动能力,有一儿一女,全家四口人享受低保,每月领取1564元低保金。家庭住房由政府提供廉租房,妻子张红娥在马龙区人民医院做保洁工作,每月工资1900元。韩振华因病情不稳定,每年都要住院治疗两三个月,每年住院费将近3万元,常年服药,服药费每年将近2万元。高昂的治疗费,加之子女教育费、生活费,所有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妻子张红娥的肩上。高翠莲了解了韩振华家的基本情况后,积极协调区总工会,帮他申请了大病救助,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2021年,韩振华的女儿考上了大学,这本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张红娥却笑不起来,因为家里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给女儿交学费。得知此事后,高翠莲立即联系了区总工会,帮她申请了金秋助学,工会送来了6600元的助学金,帮助张红娥一家渡过了难关。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之后,每年中秋、国庆、春节,韩振华一家都可以享受到专项救助资金。靠着工会的救助,张红娥一家的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但是,韩振华病情反复,经常发病,发病的时候意识不清,精神恍惚,经常砸东西,还打人骂人,发生家庭暴力。有一次,韩振华发病的时候,又开始打骂张红娥,绝望中的张红娥找不到其他人帮忙,半夜三更拨通了高翠莲的电话“高姐,能不能请你帮帮我,我快被韩振华打死了”。接到电话后,高翠莲立即联系了社区民警,到韩振华家,帮助张红娥把他送进了精神病院。从此后,高翠莲成了张红娥的亲人,每当遇到她处理不了的问题,只要一个电话,高翠莲总能第一时间赶到。“高姐虽然不是我的亲姐姐,但是比我的亲姐姐还要亲,如果没有高姐,我们一家人的生活不知道还能不能过下去”。在高翠莲的帮助下,为韩振华申请了低保、残疾人补贴,办理了残疾证,还时刻关注残疾人及工会各项政策,一一帮他落实。

“帮扶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要干好,就得多想办法。”每户困难家庭有不同的困难之处,像韩振华这样的困难家庭还有很多。靠管靠理不如靠激励,靠帮靠扶不如靠技艺。下岗职工的自身素质决定其再就业的能力,由于素质差异,基础不一样,有的不仅能独立就业,而且还能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但有一小部分由于重病缠身、夫妻离异、遭受车祸等等原因,生活产生了严重困难,个别下岗职工生活甚至陷入绝境,帮助这部分同志走出困境,才更能体现工会组织的温暖。高翠莲本着实用性和有效性的原则,从抓基本技能培训入手,组织他们参加工会的技能培训,帮助下岗职工掌握一些实用技能,提高适应社会能力。分别根据就业、收入、身体、住房、子女入学等五个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帮扶。对困难较大、矛盾集中,或具有突发性的困难的职工,实行现场帮扶。启秀社区化建小区有户困难家庭,儿子脑瘫常年卧床需要有人陪护,夫妻俩都是企业改制人员,只有一个人能出去打工,另一个只能在家料理家务及照顾残疾的儿子,因收入不稳定,家庭生活非常困难,高翠莲多次入户结合本户实际制定帮扶措施。结合工会、民政、残联等部门的各项帮扶政策,通过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让其母亲通过培训在家中缝制棒球,既能照顾残疾的儿子也能让家庭增加点收入;还有在一次平常的走访中家住化工小区的一户建档困难家庭,是一户单亲家庭,丧偶,女主人49岁,当问到其家庭收入及生活情况时,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经过安慰疏导后得知她是下岗失业人员,现在企业打工,刚做完子宫全切手术出院,无法上班没有收入,儿子虽然二十多岁了,由于双手受过伤习惯性脱臼出不了重力工作也没有着落,属肢体残疾四级残疾人,为解决她家的燃眉之急帮助她家申请了临时救助,并联系了工会的干部一并到她家核实具体情况将其纳入省级建档贫困户,鼓励其儿子要积极加强学习培训,争取早点就业才能缓解家庭困难。今年3月已帮助他报名参加就业创业培训班,希望他能学得一技之长实现就业,母子俩才能走出困境。面对困难,高翠莲毫不退缩,她想得更多的是困难职工求助的目光,渴盼的眼神,一名基层社区工作者肩上的任务、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使命。“只要群众有困难,我会在帮扶的路上一直走下去,让更多有实际困难的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组织的关怀、社会的关爱”,对未来的帮扶之路,高翠莲语气更加坚定。   扶困救困没有完成时,有的只是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高翠莲同志一直践行党员使命,真正做到有责、担责、负责。迎着朝阳将工会帮扶工作坚持下去,她没有怨言,有的只是一颗为民、爱民、怜民的“红心”。

(作者:曲靖市马龙区总工会  余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