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名学生因北大博导胡俊硕士毕业于湘潭大学而发帖称“无法相信北大会有这么差的师资”,以此质疑北大“招的老师水平不如深圳中学”,并发出“希望北大能整顿下师资”的言论,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关于“第一学历”的激烈讨论。其实这样的赤裸裸的学历歧视屡见不鲜,之前有一位北大研究生在一个综艺节目上求职,在他介绍完自己本科在沈阳某二本学校就读后就被当场灭灯,问其原因居然是“我们只看第一学历”。
难道“第一学历”非名校不能当博导?名企求职结果只能被“第一学历”一锤定音?“第一学历”什么时候成了是否是人才的“合格证明”?
唯第一学历是用“有色眼镜”掩饰视野和格局的狭隘。据资料显示胡俊教授发表相关领域论文50余篇,同时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德国洪堡研究奖学金和中国计算数学届最高奖项冯康计算奖的得主,现任三个国际期刊的编委和北京计算数学学会秘书长,这些能体现其科研能力的经历被忽视,而用毕业院校的“牌子”就否认了他博导的能力,到底是想提升学术能力还是满足自己的“名校虚荣心”,是在利用“名牌”伪装来掩饰自己狭隘的视野。北大聘用胡俊教授不应被下达“整改令”,而应该是中国人才自信、人才评价改革的“里程碑”,当教授不问资历,博导不唯学历,人才评价改革才正切实地走向深入。
唯第一学历是用“相马”代替“赛马”,用“血统”代替“能力”是功利主义更是惰性思维。把能力用学历标签化,一刀切地用“名牌标签”筛选人才,名校“血统”判断能力,这种“极简主义”是功利主义更是惰性思维,用偏见遮住闪光点或盲点是“盲人摸象”也是“坐井观天”。唯第一学历产生的只会是无序和无用的“内卷”,让劳动力市场产生拥挤效应,却让第一学历的设置者坐享歧视性的结果。没有第一学历的“通行证”再多的奖项、学术成果、实践经历都换不来“敲门的资格”,当证明自己、表现自我的机会都没有时,是否是在向普通学子传递“努力无用”“懒惰光明”的信号?
唯第一学历是“马太效应”下的高考结果固化,封闭教育资本再分配的机会。“学历”并不一定等于“能力”,“第一学历”更不等于“现有能力”。桑德尔说“即使是最聪明的招生人员也无法精确地评估18岁的学生最终会做出哪些真正杰出的贡献”。而有人却用18岁的高考成绩,否认了之后研究生、博士教育的培养结果。第一学历歧视是形而上地忽视人的能动性,把学历的部分人生经历与人生全程过分挂钩,是将高考结果的固化为人生结果,让高考结果的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结果是,当人们面临研究生和博士这一教育资本再分配机会时,却被告知再也无法站在同一“起跑线”。
唯第一学历会造成能力的“污名化”,是“晕轮效应”掩盖的认知偏差。第一学历歧视让人们形成普通高校大学生工作能力差的刻板印象,是能力的“污名化”,在他们身上永远打上“差生”的烙印,甚至让普通大学生将偏见转向自己,把人向上奋斗、努力的热情扼杀和冻结。而刻板印象的另一面是“晕轮效应”下,把名校学子过分美化,选择性地忽视他们的缺点,造成用人的认知偏差,将竞争结果完全交给过去的“成绩单”,要明白第一学历的“不合格”,不是人生后半程的努力的“不合格”,第一学历的“优秀”,也不是人生的“永久通行证”。
正如武汉大学教授程斯辉所说的:“学历歧视把人向上的追求与进取定格在求学的学校之身份上,无异于以人生的第一步且对未来无从知晓、无从把握的第一步来判定人的命运”。人生漫漫长路,不能让学历这块“敲门砖”变成无法逾越的“大山”,堵住了人生的道路的同时,也在扼杀着人生的诸多可能性。
作者:秦柯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