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珠江网讯 > 正文
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市扶贫办挂职锻炼散记
发布日期:2021-10-25    来源:珠江网    浏览:2097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时光的脚步,快得让人有些猝不及防。挂职干部座谈会已经召开,两年的扶贫生涯就要接近尾声。潇湘河的细雨不在,机关院内的桂花又一次清香弥漫,中秋来了。中秋,本是一个团圆喜庆的日子。可今年的这个中秋,却多出了一些离愁别绪。

2019年2月,在一位领导的推荐下,我读了《摆脱贫困》一书。穿越3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闽东的格局和情怀深深地折服了我。掩卷遐思,心中忽然生出一丝失落,正值脱贫攻坚战的冲锋时期,我却只能在翻阅资料时候看看、在集中学习的时候听听、在参与全会报告起草时候写写,脱贫攻坚,离我如此之近,又如此的遥远。中秋刚过,我接到通知,组织安排我到市扶贫办挂职锻炼。听到消息的那一刹那,我的心中不由得欢快起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脱贫攻坚这项恢宏而伟大的事业,我终于不仅仅只是见证者,我还可以是参与者、践行者了!

秋日的阳光,散射出别样的温暖。怀揣着激动的心情,我走进了市扶贫办。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一天,我在走廊里看到了一幅醒目的图案,一面用红辣椒和玉米组成的党旗上方写着:“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一位同志告诉我,那面党旗,是2017年师宗县的脱贫群众自发摆放的,为的就是感念党和国家的好政策。

同行的17人陆续到岗,我们也开始各自忙碌。我被安排到综合科工作,综合科其实也就是其他一些单位的办公室,对于在县政府办待过五六年的我来说,这是个毫无挑战性的工作,我在想,“办公室工作,无外乎就是办文、办会和办事,这还不是小菜一碟”。很快,我发现自己对“脱贫攻坚战”的认识实在是太浅薄。一个“战”字,道出了扶贫人的辛劳。脱贫攻坚,不仅仅是工作任务繁重,更多的还是因为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拿自己来说,最多的一天,我收到了亟需处理的文件就有33个;而另外一天,我需要同时提供3个汇报材料,还要负责起草一篇领导的讲话稿;更不要说下班以后省扶贫办才发出的紧急通知,以及第二天就要的材料和数据。日子就在这样的充实中悄悄溜走,很多的时候都是到了星期五下班,突然才意识到,一个周已经过去。

在扶贫办工作的时间越久,了解得越深,感触也就越多,对“扶贫人”的深深敬意,在我内心深处不断地激荡。曲靖是个贫困大市,80多万的贫困人口,再加上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交织,脱贫攻坚的压力可想而知。事非经过不知难。在“扶贫”两个字的背后,承载着太多朴素而又厚重的公仆情怀、赤子情怀、为民情怀。在“扶贫人”的行列里,有两鬓斑白的老同志,也有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有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也有远道而来的建设者;有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也有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因为脱贫攻坚,大家走到了一起,舍小家、为大家。在市扶贫办,不管是坚守了十多年的主任、劳累出满头白发的几位副主任,还是被公认为“文昌街最辛苦女人”的综合科长,亦或是那些默默付出的其他同志,他们的辛劳和坚持,鞭策着我更加努力。再后来,我参加编纂《曲靖市扶贫志》,我才知道一个令人痛惜的数字,脱贫攻坚期间,全市有12名扶贫干部将生命永远定格在脱贫攻坚征程。“扶贫路上的追梦人”熊成富深深地震撼了我、感动了我,他在人生的最后一条微信“朋友圈”中写到:“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二步!努力奔跑吧!我们都是追梦人,扶贫路上不停步”。“没有谁不惜命,唯有共产党人不怕死”,他们以生命践行使命,深刻诠释了什么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什么是“丹心从来系家国”。

有人说,世间的一切,都是因为遇见。因为遇见,所以难忘;因为遇见,所以向前;因为遇见,所以成长。两年的挂职,我遇见了一群好领导、好同事、好战友。扶贫办的工作和生活,完美印证了一位同事曾说过的话,“只要不是心里苦,身体的苦不算苦。”刚到市扶贫办的那些日子,恰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或早或晚,加班是常有的事,有时甚至要到凌晨一两点钟。那时的我,并没有觉得加班辛苦。自己一个人在曲靖,有事情做反而觉得充实和踏实。更重要的,其实还是因为领导的关心、鼓励和认可。每次把材料发给领导,他首先关注的不是文稿质量,而是让我注意身体。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在“正兴隆”有了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此后的时间,我再不用半夜一两点还骑着电瓶车往家赶。虽然年过三十,可我一直执拗地认为人要活得简单真实,这也导致了有些同事笑话我“不讲政治”。有一次,国务院督查组来到曲靖,星期六下午,连续加了好多天班的我们,五点多就悄悄“逃出”办公室,到了一个同事家里煮火锅。一方面是身心疲惫,一方面是难得小聚,觥筹交错间,已经不由得有些微醺。晚上回到办公室,我跑到主任办公室的门口,靠在门上说:“主任,今天出去喝了些酒,有点醉了。”说完,我才突然意识到不恰当。然而主任只是说了一句,“你们这些娃娃呀,心也太大了!”回到办公室,分管我们的副主任也是开玩笑地说:“给你们买了盒饭的,你们必须自己吃完”。人生的美好,莫过于不期而遇的温暖。没有严厉的批评,但是这次经历却比严厉的批评更加让我惭愧和警醒。对待工作,各位领导的要求其实挺高,只不过都很少有指责,更多的还是耐心的讲解及温和的鼓励,这无疑让我们这些挂职干部对市扶贫办有了更多的归属感。也正是因为这些缘故,我们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个“外人”。至于说工作条件,“正兴隆大酒店”的房间有些狭小,但却很干净;机关食堂的饭菜算不上可口,安全却是能够保障的。行业扶贫、定点帮扶、易地扶贫搬迁、东西部扶贫协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在老同志们无私的指点和“传帮带”下,我们迅速进入工作角色,迅速成长。

今年6月,市扶贫办结束了他的使命,重组为市乡村振兴局。合影留念的时候,我惊喜地发现了几张熟悉的面孔,虽然已经不在这个单位,但他们都曾经在市扶贫办工作过,都是曾经扶贫路上的“战友”。他们说:“想回娘家看看!”阳光温暖,笑靥如花,眼角却藏着晶莹的泪水。扶贫办的牌子拆下来的时候,有一个女同志哭的稀里哗啦,我打趣她:“都是当妈的人了,还哭。”其实,她没有发现,我也在偷偷地哽咽。那个时候,一起挂职的同志,好几位都已经离开,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开启他们新的人生。留下来的同志,分别也在眼前。时光越老,人心越淡,在已经懂得世事无常的年纪,还能有一群朋友、一群“战友”同行,搭上脱贫攻坚的末班车,看一场花开花落、山河变迁,悟一次因缘聚散、人情冷暖,真是难能可贵。聚散终有时,再见亦可期,我也只能在心底默默地祝福,然后,道一声珍重!我会记得“春季攻势”“夏季攻势”“秋冬攻势”;我会记得“百日攻坚”;我会记得,“扶贫日”大家一起朗诵的诗篇;我会记得,大家一起熬过的夜、一起加过的班;我会记得,疫情期间大家一起吃过的盒饭……我会记得,那些所有我们一起走过的温暖。别了,扶贫办!别了!我亲爱的战友。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两年的脱贫攻坚实践,不仅仅增长了我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更重要的还是让我的思想受到了一次次的洗礼。“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八十年代出生的我们,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浪潮,我们见证了绝大多数家庭从一穷二白到能吃饱穿暖的变化。作为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我深知农村生活的不易,深知农村贫困家庭究竟有多么的艰辛。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撕掉了所有贫困的标签,没有一个群众掉队,全部都稳定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实现了小康。如今,在外工作的我偶尔回乡,高速公路已经修到了家门口。在市扶贫办工作的两年,让我从珠源大地的山乡巨变,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决心。鸟都难以飞越的“老鹰岩”村民搬离石板房,住进了单元楼;从前污水横流的村庄一个个变得干净整洁,村里有了卫生室、有了活动室,还装上了太阳能路灯;孩子们不用再走几公里的山路去上学,老人们能够得到很好的照料,村里的妇女们也能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就近上班……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整个国家带来的巨大的考验,却也让我更加深切地感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驻村干部与群众们一起“战役战贫”,留下的是永生难忘的记忆。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于我来说,当初想着遥遥无期的700多天,已经尽付华年。见证和参与脱贫攻坚这段历史,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运。未来的漫漫长路上,在咀嚼和回味的同时,我会拾捡这段岁月,把其中的温暖、感动和精神,化为我生命的明灯,照亮着我,不断前进。

“每一代青年都有属于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何其有幸,生于华夏;何其有幸,恰逢盛世;何其有幸,我还身处壮年,还能够为深爱的祖国、为深爱的人民、为这片生我养我的地方贡献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我,唯有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才能够在乡村振兴大潮中,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在美丽的寥廓山脚下,我们共同度过了短暂而充实的两年。时光虽短,余韵悠长。最后,谨以一首《望江南》,献给一起为脱贫攻坚努力奋斗过的同志们!

 

中秋乐,风暖在寥廓。

脱贫兴邦盛世临,慕云登高许华作。

永平纳于歌。

 

月来悄,琼浆会玉肴。

丹桂芬芳翔龙笑,且开佳酿酬朋老。

诗酒年华好。

 

相逢间,雯华照婕颜。

婵娟惊鸿舞翩纤,一曲飒飒绕锦弦。

青春书明远。

 

聚散悠,荣功随春流。

飞波掠过千帆透,凯歌如烟添南侯。

宏志同舟谋。

 

忘忧花,冉冉洁如纱。

裘马雕弓千军踏,森剑卫东映紫霞。

龙泉闯天涯。

 

君莫涕,殷勤育良谊。

暮云伏处明月起,旭阳焜煌励智杰。

振兴楠梓地。

 

(作者:中共曲靖市委政策研究室  范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