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红色网格进村社 党史教育入农户
盘江镇网格员开展“红色故事大家讲”活动。
盘江镇网格员在新冠疫苗接种点为排队等候的接种人员提供服务。
龙华街道清河社区扯寨村民小组组织网格内苗族群众学党史。
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沾益区以基层为切入口,搭建党建引领、网格赋能的架构,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网格化融合,把党史学习教育融进网格单元,促进全区广大党员“学思践悟”走深走实——
学习入“网” 成效升“格”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会址就设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李书城与弟李汉俊的寓所……”在沾益区盘江镇河西村的“网格员之家”,网格员保建粉用生动的事例、通俗的语言,带大家学习党史,多名党员围坐在一起,听得很仔细。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入寻常百姓家,盘江镇积极探索“网格+”党史学习教育模式,组建10支党史学习教育宣讲队,下沉到各村(社区)群众中间,将党史知识送进网格,形成“领导干部带头讲、党员人人上台讲”的网格化宣讲百年党史机制。206名网格员在入户走访过程中,采取“送学上门”方式,将党史学习教育书目送到每一名党员手中,还为年龄较大的党员诵读。以网格为单位,组织党员到玉林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播乐“九五”起义纪念馆等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小广场等阵地,由支部书记、老党员轮流上党课,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到党员日常生活中。
“现在有网格员每天提醒督促,大家‘比学赶超’学党史更有干劲了。”方城社区的老党员卢士刚对“网格+”学习模式赞不绝口。
今年以来,沾益区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紧扣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整合辖区优势资源,以贴近百姓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演出、微宣讲、微党课、红色电影放映等形式,将社区老党员、乡贤能人、道德模范纳入社区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网格化包保小分队中,在网格内讲故事、开展活动、歌颂美好生活,搭建起网格内的党员教育“微课堂”,把党员教育阵地延伸到田间地头、居民小区,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米”,让群众乐学、易记、入心,让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
基因在“根” 使命在“肩”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学习党史不仅仅是在追忆党的光辉历程,更重要的是从党史中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智慧,让我更好地服务群众。”金龙街道东海社区沈家营党支部党员袁永慧说。
沾益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强调把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西平街道每周五晚上在车站记忆主题公园组织党员观看红色影片,观影结束后组织党员以网格为单位进行观后感讨论。目前,西平街道各党支部已组织党员观看20余部党史学习教育影片,撰写观后感80余篇,开展讨论10余次,让党史学习教育具有吸引力。
在龙华街道大为小区红色网格支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分享会上,支部书记郝永勤带领大家讨论小区红色物业的发展、党员模范户在小区治理中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等,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让红色基因扎根于党员心中,营造了红色教育氛围。同时,该支部每天在微信群推送党史学习教育内容,使党史学习教育不受时间地点局限。该支部老党员西和明深有感触地说:“通过在线学习、分享,提升了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大家相互交流、互勉互助的氛围特别好,让党史学习教育成为一种习惯。”
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沾益区针对党员学习集中难、学习有效覆盖难等问题,利用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云岭先锋等线上平台,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微信群。党员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党史学习,随时在微信群内“微分享”。线下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为载体,组织党员学习必读书目,通过读书、看报、看新闻联播、邀请老党员讲党史故事等形式,引导党员品红色经典、温百年党史,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
一“网”情深 “织”就幸福
“喂,你是播乐乡大海村委会一组的网格长吗?我想给儿子预约打新冠疫苗……”“小区南边的水管坏了,可以派人修理一下吗?”……对以上问题,网格员一一进行登记,并立即上报到社区和街道,经过大家共同努力,问题都得到解决。
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沾益区依托网格化平台,引导党员兼职网格员,发挥“双重身份”作用,加入“红色网格员”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网格员大走访”活动,倾听居民诉求,形成办事清单11685份,统筹多方力量办理。创新“我为群众办实事”评价机制,由网格员评价办事成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让难事变成易事、暖事。
盘江镇网格员走入居民家中,向群众解释接种新冠疫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开展新冠疫苗接种摸排登记工作;白水镇网格员围绕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改善等开展网格巡查,通过“曲靖治理”App解决问题;炎方乡网格员针对农户烤烟用电需求增大的实际,配合乡供电所解决刘麦地、青山、西河等8个村委会低电压及台区网架问题,有效解决449户农户的生产用电问题……今年以来,全区3278名网格员采集信息、巡查走访、宣传政策,解决了人居环境提升、交通秩序整治、医疗卫生发展等问题。他们是网格内的“知心管家”,是守护群众的“最后防线”,更是办实事成效的“裁判员”,为全区网格化管理贡献“红色力量”。
“接地气”的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是“聚人心”的实践行动。目前,全区已办实事7596项,网格员已评价办实事成效4557项,让“家门口”的党史课活起来,把为民办实事的“连心桥”架起来,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记者 齐琦 何曼菲 蒋所昌 扶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