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胡晓蓉)近日,省生态环境厅、省科学技术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争当生物多样性保护排头兵“六个一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发挥和提升“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优势,争当生物多样性保护排头兵,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和水平,配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顺利召开,推进全省生物多样性工作迈上新台阶。
《方案》明确,通过办好一场成就展、实施一批保育项目、形成一批科研成果、建设一批示范基地、开展一轮全民教育、组织一系列专项检查“六个一行动”,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提高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凝聚生物多样性保护共识。力争到2025年,典型生态系统及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保护率达90%以上,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生物产业加速发展,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物多样性保护排头兵全面建成,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样板区全面呈现。
以展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实践,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所取得的经验成果为主题,我省将深入梳理生物多样性典型案例、感人故事、突出成就,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办好COP15云南特色展,讲好云南故事;集中发布1992年以来,发现于云南的新物种新记录种、生物新品种及生物多样性领域重大科技成果,展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的独特魅力。
以珍稀濒危物种拯救、保护和人工繁育为重点,全省将组织实施一批生物多样性保育项目,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原生境的保护修复,恢复提升其野外种群数量;建立野生动植物救护繁(培)育中心及野放(化)基地,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以恶性入侵类外来入侵物种为重点,实施一批外来入侵物种综合防治工程,提升生物安全保护能力。
立足云南丰富生物资源优势,围绕民族药、畜禽、花卉等特色优势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将生物资源转化为技术和产品,实现生物资源价值最大化,助力打造生物医药、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健康服务业等产业。以不同物种、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为切入点,探索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应对路径。
以建设一批示范基地为抓手,选取一批保护成效明显、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区、种质资源保护区、资源库(圃)标本馆(库)植物园、动物园、收容救护中心等就地、迁地(近地)及离体保护(存)场所,实施规范化提升工程,打造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结合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选取一批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民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有效融合、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城市,打造一批城市生物多样性“示范窗口”。结合地方优势生物资源,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协同推进模式,形成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减贫示范基地。结合各地特色,建设一批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传播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的生物多样性科普示范基地。
为深入开展好全民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我省将围绕重要时间节点,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活动,通过策划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搭建生物多样性公众参与平台,激发全民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COP15在昆明召开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为发挥法治助力生物多样性治理的积极作用,我省将深入开展《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执法检查,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森林督查、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等生态保护监督检查,及时发现生物多样性领域风险或安全隐患,守住自然生态安全底线。
《方案》要求,将“六个一行动”落实情况纳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围,确保有序实施。在资金保障方面,要将生物多样性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发动社会资本参与保护,开发生物多样性金融产品,多渠道保障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