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豁戛村委会水银自然村,道路干净整洁,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桃李挂枝头,庭院内花草扑鼻香,给人一种清新自然、赏心悦目、宁静祥和的感觉。走进村庄,村民黄义兴说:“感谢党和国家的政策,水泥路通到了各家各户门口,家家户户都自觉响应上级的号召,把自己居住环境搞好了,自己住着也很舒服,客人来了住着也自在方便。”
豁戛村委会水银村,地处宣威市双河乡与贵州省威宁县龙场镇的交界处——天生桥,村庄与龙场镇隔河相望,全村有农户42户168人,分布在山坡地带,居住比较分散,但水泥路都通到了各家各户。在村里走了一圈,路上看不到白色垃圾、散养的家禽和牲畜,房前屋后无杂草,无乱堆乱放,门前和院落干净整洁,实现了“三堆”变“三园”,梨树、李树、桃树、核桃树布满房屋周围,庭院内栽种各类蔬菜、花草,好几户人家还养殖蜜蜂、培植盆景,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副井然有序、朴实自然、美丽静谧的乡村画卷图。村民小组长黄银礼告诉我们:“在水银村,家家户户相互学习,形成了爱卫生、讲文明、树新风的意识,都把自家庭院整理得规规范范、干干净净,栽种水果蔬菜,既可以美化庭院,改变居住的生活环境,还可以增加经济价值。”
自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以来,双河乡豁戛村委会坚持以党建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按照省、曲靖市和宣威市安排部署,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和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四有四无”和爱国卫生专项行动目标任务,抓实抓细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面推进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积极开展绿化美化,着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认真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全村农村人居环境和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一、机制体制建立健全。建立督查检查机制,定期开展检查评比,对评比结果进行通报公示,作为考核村组干部和保洁员的指标内容,调动了村组干部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建立了“日清扫保洁、周清运处置、月检查通报、年考核评比”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村庄清扫保洁和卫生费收缴两项制度,认真落实常态化保洁机制。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教育引导农户将村庄清洁整治、庭院绿化美化转化为自觉行动,着力打造美丽村庄和美丽庭院。积极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公益性设施管护机制,每个自然村都配备1—2名村庄保洁员,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扫保洁、公共卫生及公益设施的管护。
二、网格管理做实做细。强化网格化管理,形成乡挂钩领导和挂钩组长包村、村干部包组、村民小组长包户的乡、村、组、户四级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责任包保到户到人,通过乡村干部上门走访、入户调查宣传、交心谈心等形式宣讲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目的和意义,充分利用乡村广播、微信群、QQ群、宣传栏等载体,广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重点、措施及取得的成效,深入动员村组干部、驻村队员积极参与集中整治,形成乡主导、村组负责、群众主体共建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组织开展“随时讲、随手捡、随时清”活动,积极开展“美丽村庄、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小手拉大手”文明实践活动,大力动员各村在外工作人员、务工人员做好亲属的宣传发动工作,带头开展村庄清洁提升行动,成为村容村貌整治的排头兵,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
三、文明新风入脑入心。聚焦宣威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及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豁戛村积极开展“推动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宣传活动,讲述和群众相关的移风易俗和文明新风的知识,鼓励村民参与互动主动分享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移风易俗的事情。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积极倡导爱护环境、垃圾分类、文明礼仪、家庭和谐等文明新风尚,着力构建邻里互助、关系和谐、新事新办等文明新风尚。
通过宣传活动和知识的讲解,广大村民对移风易俗和文明新风有了新的认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移风易俗的氛围越发浓郁,思想观念也有了很大变化。村民们表示,今后要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把文明的观念带回家中,带到周围亲戚朋友身边,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做新时代文明新风的践行者和守护者。
豁戛村党总支书记朱树宽介绍:“村党总支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形成户户行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现在,家家户户的意识大幅提升,观念不断改变,都爱护自己居住的环境,不需要村上督促强调。下一步,我们将把握好乡村振兴和“十四五”规划大好时机,以村庄规划为引领,持续抓好美丽村庄建设,进一步提升巩固工作成效,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绿化亮化美化,打造更多像水银村一样的美丽村庄,让村庄环境变得更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更好。”
豁戛村委会水银自然村仅仅是双河乡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双河乡将加快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家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让农村充满生机活力,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愿望,谱写好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通讯员:张家建 、刘正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