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大佐村:“党建引领+ 三治融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发布日期:2021-06-09    来源:珠江网    浏览:1431

宣威市阿都乡大佐村积极探索“微治强基、三治融合”经验,着力提升治理能力,有效破解治理难题,激活基层自治“神经末梢”,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绘制出一幅“基层有活力、管理出成效、群众得实惠”的基层生活与治理共融共生的美丽乡村画卷。

该村以“微治强基”为引领,一是开展“支部引领”行动,抓实“领头雁”工程。选优配强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建立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列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村民小组党支部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爱国卫生运动、村庄治理等事务中的核心作用,让小组事务由支部先知、支部提议、支部决定。二是打造“村口党建”品牌。以村口、院坝、小广场等群众闲时喜爱聚集场所为主阵地,将支部议事场所前移,每月开展1次“党群夜校”议事活动、为群众办1件实事、宣讲1次法律知识、讲1次文明乡风、通报1次活动成效,解决群众最怨、最烦、最忧的困难,办好群众最急、最盼的实事。

该村以“一约三会”为载体,一是制定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保障村民权利,激发村民自治的内在活力。二是打造线上议事会。依托“腾讯为村”等平台,加大智慧党建推广力度,把“腾讯为村、智慧党建”等网络平台打造成为线上议事会,以“小村庄”撬动“大服务”,让线上村庄、线上联系,线下村庄、线下办理”,让流动党员、外出务工人员也能找到“家”,做到村事动态“一机浏览、一掌可控”。三是创建乡贤理事会。培育乡贤文化,完善议事制度,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建立由本村有威望、有德行的老干部、老党员、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等组成的乡贤议事会,为家乡献计献策、引才引资、出智出力。四是组建道德评议会。引导公民“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凝聚“好人好报”的社会共识,形成“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营造“崇德尚善”的浓厚氛围。

该村以“一校三评”为抓手,一是“党群夜校”月月开。以村民小组为单位,以活动场所为主阵地,统筹整合村间场所、农家书屋、居民院落等场地资源,围绕政策法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村庄治理等事务,每月开展1次学习培训、议事交流、化解纠纷等活动,切实把“党群夜校”办成宣讲政策的主阵地、解决问题的主帮手、联系群众的主渠道。二是村组干部述评。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找准工作差距,明确努力方向,提高履职能力,切实服务好群众。三是驻村干部讲评。乡级挂村领导、挂片干部、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全程参与,确保“党群夜校”活动取得实效。四是群众点评。强化主人翁意识,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充分保障群众表达权,让群众点评“党群夜校”的形式、内容等是否正面回应了群众的诉求、是否清楚解答了群众的疑问、是否真正化解了群众的矛盾、是否切实解决了群众的困难。

该村以“三治融合”为目标,着力打造示范点。一是自治组织村村有。吸纳党员、乡贤、居民等热心人士成立邻里守望服务队,增进邻里交流、开展守望互助、解决邻里诉求,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实现基层自治力量在小组聚合,管理服务在小组落实,人民群众满意在小组实现。该村驻村工作队员、挂村党员干部和党员村组干部身先士卒,切实做到“三带头”,即带头脱贫攻坚、带头服务群众、带头提升环境”。党员干部自觉划定“党员责任区”,认真落实包保责任,深入开展党员联系农户、党员户挂牌、承诺践诺、设岗定责、志愿服务等活动,始终把责任扛起来、把责任担起来、把初心亮出来。今年以来,发动党员、群众共计350余人次,对房前屋后、室内外、辖区主次干道、集镇街道乱堆乱放情况劝导整治130余处,着力把大寨自然村打造为“三治融合”示范亮点。不断强化辖区群众“垃圾分类、环境美化”意识,形成“发动引导、示范带动、督促养成”的人居环境整治思路,制定了环境卫生评分考核机制,并将评分结果纳入村年终考核,有效助推人居环境大提升。二是法治服务户户讲。扎实开展“每月一主题”法治宣教活动,结合婚姻、纠纷等热点问题,开展各类主题法治宣传活动。不定期邀请派出所干警、司法所干部进村入户走访,为村民解答法律咨询,引导村民依法表达诉求,真正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是道德规范人人传。定期开展“好儿媳”、“好公婆”、“好家庭”等先进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形成学习道德模范、争做先进的良好氛围。

(通讯员: 徐兴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