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曲靖探索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 发布日期:2021-04-14
  • 来源:珠江网
  • 阅读量:3739

云南省曲靖市 “十二五”后三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5.2%,“十三五”期间年均递增11.94%,8年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9.4%。

与此对应的是,8年间,曲靖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8.8%和12.5%;化学需氧量年均降低1.73%,二氧化硫年均降低3.25%,氨氮年均降低2.22%,氮氧化物年均降低2.91%。2015年进行考核以来,曲靖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均被省级考核为优秀。而采矿业增加值在曲靖市地区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在2015年已经降至3.77%。

煤炭资源丰富的曲靖市已经走在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快车道上,一场由资源型城市向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华丽转身正在曲靖上演。

宣威市三尖山风电场.jpg

宣威市三尖山风电场

■有技术:壮大产业集群发展

曲靖市,地处珠江源头,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交界处,是滇中城市经济圈的核心区版域,素有“滇黔锁钥”和“云南咽喉”之称。经过近70年的发展,曲靖已成长为云南省第二大经济体和西部重要的工业城市。

曲靖市紧跟时局,把好产业转型“方向盘”。以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发展为突破,围绕云南省八大重点产业和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的决策部署,坚持“两型三化”产业方向,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按照“建链、补链、强链”思路,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特色产业整合和生产要素集聚,提升产业集中程度和基础配套能力,加速培育优势突出、结构优化、体系完整、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集群。

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要素,曲靖市出台工业经济稳增长、工业经济攻坚战、工业四大重点产业实施意见及五年行动计划等系列重要文件,为工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规划了清晰的发展蓝图。

2018年以来,曲靖市工业转型升级步伐继续加快,加大传统产业存量优化与新兴产业增量崛起并举:一是取缔了“地条钢”152万吨,淘汰工业落后产能407.7万吨,商品房去库存1105万平方米;二是大力发展重点产业,培育壮大生物资源加工、有色金属深加工和液态金属、军民融合现代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四大重点工业产业,绿色水电铝、绿色水电硅、液态金属等新兴产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市工业转型升级的布局初具雏形,煤电化冶产业、非煤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发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目前,曲靖市已经建成1个国家级经开区、7个省级工业园区、两个市级工业园区,是云南省现代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布局地区,形成了水电铝材一体化、水电硅材一体化、液态金属、煤化工、不锈钢、玻璃深加工、生物资源加工七大产业集群以及正在谋划建设的军民融合锗产业集群。曲靖市拥有烟草、电力、煤炭、化工、冶金、建材、机械汽车等支柱产业,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轻型卡车制造基地、云南最大的煤化工基地和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已经建成集电解铝—铝合金新材料—铝电化学应用为一体的绿色水电铝产业链,并实现冶炼渣的无害化处理,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在全国成为行业“领跑者”。

曲靖市打造以麒沾马地区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引领区,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重大技术改造、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四大工程,发展新产业,培育新业态,加快构建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制造体系。

目前,曲靖市工业四大重点产业2019年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了24.9%,基本形成了以绿色水电铝、绿色水电硅、不锈钢产业、生物资源加工为主的新兴优势产业集群,构建了曲靖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在农业领域,曲靖市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调优产品产业结构,培育壮大更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大宗农产品优质化、小众农产品适度规模化、特色农产品高端精品化为方向,加快推进“一县一业、一乡(镇)一特、一村一品”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彰显产业特色,提升产业层次,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服务业领域,坚持包容审慎机制,加速培育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生物经济、创意经济,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积极打造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医养结合发展的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形成覆盖全市、辐射区域、特色突出、均衡布局、惠及民生的“1+4+5+N”的四级商业中心体系。 

■有特色:改造提升七大传统产业

煤炭、电力、化工、冶金、钢铁、电解铝、烟草是曲靖市的七大传统产业,为曲靖市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粗放型的七大传统产业发展效率低、污染严重,已经不适应曲靖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017年,曲靖市煤炭、冶金、化工、建材、煤电等传统支柱产业仍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8.4%。曲靖市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逐一制定方案、明确措施,具体到每个产业、每个企业,做到有的放矢、切实可行。

通过提振煤炭产业,带动焦化、钢铁、化工等涉煤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煤、电、化、冶等关联企业整合重组,推进电力、冶金、化工、装备制造、建材产业循环耦合,实现上下游一体化发展。

2016年,全市化解过剩产能,关闭退出煤矿42对,化解过剩产能757万吨。2017年生产原煤2158.96万吨,2018年173个矿井完成产能置换,落实指标1420.66万吨,关闭退出矿井42个,退出产能435万吨,原煤产量1801.47万吨。

在2020年年底前,曲靖市将完成64个矿井由21万吨/年改造升级至30万吨/年目标任务。通过实施转型升级及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市内现有煤矿矿井281对,核定生产能力3187万吨/年。

大力建设绿色矿山。一是清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74672.94万元,截至2019年12月25日总完成率达100%。二是已有551个矿山建立基金41874.894万元,建立基金矿山比例达到72.5%。三是2018年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180.27公顷;2019年新增矿山治理面积508公顷,其中新增历史遗留矿山治理面积323.3659公顷。四是开展长江经济带露天矿山修复工作,共两个图斑,修复面积4.39公顷,目前正在开展规划设计招投标工作。

2004年以来,曲靖市把积极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核心,加快构筑多元化产业格局。

一是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烟叶、万寿菊、魔芋种植基地,西南地区最大的马铃薯、油菜种植加工基地,云南省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蚕桑种植养殖加工基地,拥有1个国家级、81个省级、260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成11个国家级、5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二是逐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烟草、冶金、汽车及机械、建材、生物资源开发等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发展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化工、轻型汽车和绿色食品加工制造基地。

三是推动医养结合健康发展,围绕高端医疗服务、生物医药、康养、康体旅游、智慧健康等5个领域,构建“医、药、养、游、网”五位一体的大健康产业体系,打造曲靖养老品牌,建设具有曲靖特色的养老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链。

■有保障:激活产业升级“一池水”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曲靖全市上下进一步落实政策保障。深化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健全技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市场机制,完善要素市场价格异常波动调节机制。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鼓励工业项目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出让等方式使用土地。

同时优化营商环境,放宽市场准入,继续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一部手机办事通”等服务平台的社会认可度和使用率,积极尝试“一窗受理”“一链办理”“一次不跑”等新型政务服务体系,助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积极推进政银企合作,逐步建立政府搭桥、银企对接、合作多赢的机制,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积极争取国家、省资金支持,向符合规划导向的产业链建设、重大技术装备研发、技术升级改造、骨干企业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建设等项目倾斜。

以工业园区为平台,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发展,基本形成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局面。重点打造高原特色农业、水电铝、水电硅、不锈钢产业园和旅游产业、物流产业。曲靖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沾益工业园区城西轻工片区、罗平工业园区长青生物资源加工片区3个示范区已初具规模。曲靖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初步形成了以康创生物、博浩生物、博欣生物、曲靖药业、草芝灵等企业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曲靖市把招商引资作为助推产业升级、补齐发展短板、增添发展活力的关键一招,围绕重点领域开展点对点精准招商。联想佳沃、温氏集团、蒙牛集团、华侨城、万里扬、爱琴海、西安隆基集团等知名企业落户曲靖,入曲投资,为全市重点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增强了发展后劲,不断推动招商引资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曲靖市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和优势环节,以提升产业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品牌建设。围绕主导产业精准发力,坚持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并举,加强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良性互动,积极开展特色“名品”培育、“名企”培育等工作,一批特色品牌、龙头企业、优秀人才不断显现,进一步推动了全市产业层次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截至目前,曲靖市已建成7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45个,博浩生物科技、万兴隆生物科技等优势企业产品市场占有份额正逐步提高。  

来源:中国环境报 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