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播乐“九五”起义:党领导滇东北革命斗争的壮举
  • 发布日期:2021-03-26
  • 来源:珠江网
  • 阅读量:3656

作者:阮兴元 曲靖市沾益区史志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铭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1948年9月5日,党在曲靖市沾益区播乐乡领导组织的“九五”起义威振滇东、享誉滇黔,成为党领导滇东北革命斗争的一项壮举。革命先辈为追求民族独立、民族解放,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在沾益留下了宝贵的革命精神。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要传承革命薪火,运用好播乐“九五”起义这一生动教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弘扬革命精神,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事业发展。

  “九五”起义的历史背景

  沾益区是珠江的发源地,属革命老区(县)。1935年4月和1936年4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长征中先后两次途经沾益,经过沾益100余个自然村,行程230余公里,在沾益各族人民心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推动了马列主义在沾益的传播,为以后党在沾益领导的武装斗争打下了坚实基础。

  1928年,沾益播乐乡人温培群响应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的号召,联合当地进步人士在当时的泽济乡小偏山村的关帝庙里创办了新式教育的偏山小学。1930年,温培群在家乡建新村创办了播乐两级小学,推行陶行知晓庄模式办学,提倡教学做合一,知行结合,建成能容纳600余人的学校,提出了“读书、拓荒、播乐”的口号。

  1935年4月25日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路过播乐地区,在乐利村宿营。当晚,红军首长王首道派战士到播乐小学将校长温培群和其他7名师生找去驻地谈话,询问当地情况,向他们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和共产党的主张,鼓励他们办好学校,培养人才,并送给他们《土地问题》《国际纲领》《读书方法》等革命书籍。红军还在学校围墙上写下了“欢迎先进的劳动知识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取缔法西斯教育!”等标语。红军的言行,在师生中特别是对校长温培群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以后播乐小学扩建为播乐中学,发展成为中共地下组织的重要据点产生了积极作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云南省工委派沾益籍的共产党员樊子诚到播乐小学开展革命活动,建立农村革命据点。1938年秋,樊子诚在师生中发展了4名党员,成立了中共播乐小学支部,中国共产党在沾益县诞生了第一个正式组织。在樊子诚和温培群等人的共同努力下,于1939年秋创建了沾益县立播乐初级中学,提出了“教育生产化,学校社会化,思想革命化,行动纪律化”的新办学思想和指导方针。为进一步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1944年樊子诚与温培群通力协作,办起了学制为三年的简易师范班,1945年又建成了沾益县播乐农职业学校。1947年,为建立党的地下联络站,进一步发展革命力量,又开办了播中的分校——黑老湾分校。在“九五”起义爆发的前一年,播中师生利用体育课秘密进行军事训练,为武装起义作积极的准备。

  1945年,为加强党对以沾益播乐为中心的滇东北地区革命据点的领导,中共云南省工委派李天柱等到播乐中学工作,在播乐中学成立了中共沾益特别支部,由省工委直接领导。播乐中学特支积极组织开展社会调查,大力开展统战工作,培育壮大革命力量,创建了革命军政干部学校,把教学与生产劳动、武装训练结合起来。1946年8月,中共云南省工委将沾益播乐中学特支改组为沾宣平曲中心县委,樊子诚任中心县委书记,加强对沾益、宣威、平彝、曲靖四个县党的领导工作。1947年,在党领导下建立了外围组织“农民解放社”和地下交通工作站。在省工委的领导下,中共播乐组织认真执行党在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在农村中发展党员20多人,在学生中发展党员80多人,在沾益、富源、宣威、曲靖等县建立了40于个革命据点。

  党在播乐中学进行的革命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让国民党沾益当局越来越恐惧。以时任沾益县参议长张允铭为首的国民党反动势力十分仇视播乐中学的革命活动,时时组织破坏。为此,中心县委组织和领导了针锋相对的护校斗争。

  1947年末,以张允铭为首的国民党反动分子企图组织对学校的破坏活动,向国民党沾益县党部密报了一些播乐中学革命活动的情况,党部书记沈世新决定到播乐中学进行查实。中心县委为了保住地下党长期经营而又即将举行武装起义的播乐中学革命据点,把学生的相关笔记全部收集进行隐蔽,化解了危机。1948年3月,张允铭向国民党云南省政府、省教育厅控告播乐中学“校长樊信(子诚)思想左倾,僻处一隅,罗集客籍奸党,潜施共匪地下工作,意图肇乱”。要求县政府停发教育经费,将校长樊信和激进师生逮捕严惩,并将该校合并龙华中学,抑予解散。针对沾益国民党反动派妄图瓦解播乐中学,镇压革命的情况,党领导全体师生联合签名控告张允铭,组织“请愿团”,并利用《中央日报》等媒体发表各种启事,促成了省政府下令调查并革职查办了张允铭,取得了护校斗争的成功。

  播乐“九五”起义的概况

  根据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中共南方局要求“在蒋管区以小部队为主进行武装斗争”。中共滇东北地委着手组织武装起义,沾宣平曲中心县委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武装起义筹备。

  在护校斗争的推动下,沾益播乐中学武装起义的条件日益成熟。自1947年开始,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需要,云南省工委先后派党员干部30余人前往播乐参加起义的准备工作,在干部、军事等方面作了充分准备。

  1948年7月,学校按规定放暑假,假前在党员中作了9月上旬起义的传达,对每个党员的工作作了具体的布置和要求,所有学生利用暑假回家乡作动员组织工作,教师党员则以“家庭访问”的名义,到各村去秘密指导起义准备工作。

  1948年8月,省工委研究部署了播乐武装起义计划,决定由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三支队开赴距播乐中学5公里的洒宇村,接应播乐起义,保证起义顺利进行。8月下旬,三支队突袭宣威宝山乡接应宝山起义后,于9月3日回师沾益播乐洒宇村与沾宣平曲中心县委联系。9月4日下午,三支队开进播乐中学。当天夜里,中心县委负责同志与三支队领导人在学校开会,根据省工委的指示,成立中共滇东临时工作委员会,研究起义事项,安排起义及随后的具体行动。

  1948年9月5日,播乐中学师生员工及附近农民武装570余人在校园举行武装起义动员大会,宣布编队和配发枪支弹药,举行起义。当天下午4时许,国民党26军193师579团一个加强营及宣威县的地方常备队约600多人,向播乐中学发起进攻,用机枪向学校大门疯狂扫射。支队党委根据敌人进攻势头迅速部署阻击,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战,毙伤国民党军40余人,三支队战士王建荣光荣牺牲。天黑后,起义部队主动转移。国民党军占领了建新村,学校和师生的若干公私财物被抢走,附近无辜农民被打伤30多人,100多位农民被抓走当壮丁。

  9月12日,起义部队转战宣威、会泽后回到沾益喜厦休整。经三支队党委决定,留下温培群等70余人回播乐建立发展游击根据地,发动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斗争。

  1949年2月,播乐起义队伍及沾、宣等地农民武装从三支队分出部分人员组成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永焜支队,后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黔桂边区纵队第六支队,发展到3个主力团、3个护乡团、2个游击团、5个游击大队共1万余人的革命武装。 这支部队在历次战斗中冲锋在前,不停地转战于滇东北大部分地区,参加大小战役数百次,给国民党反动派以沉重的打击,为云南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9年9月6日,国民党军队对播乐根据地进行疯狂反扑,使学校化为一片废墟,学校被迫停办。1982年,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这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学校才恢复重建。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1982年以来,先后在播乐中学校园内建起了播乐“九五”起义纪念馆和“九五”起义革命烈士陵园。1998年,“九五”起义纪念馆被命名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九五”起义纪念址被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五”播乐起义后,中共沾宣平曲中心县委的成员编入部队,县委活动终止。由于沾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革命形势,中共滇东北地委、中共昆沾线中心县委曲沾特支和部队党组织在沾益并存,这些党组织在沾益组织开展了党的一系列工作,卓有成效地组织领导了武装斗争。

  “九五”播乐武装起义的历史地位及其精神

  关于播乐“九五”武装起义的历史地位,《中共沾益地方史(第一、二卷合订本)》进行了系统总结和中肯评价。

  第一,为云南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播乐“九五”起义是在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主力远离云南,敌军力量十分强大的形势下发动并取得胜利的,标志着滇东北地区的反蒋武装斗争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对打乱国民党筹划在云南建立反共顽抗基地的图谋、配合边纵各兄弟部队迎接解放大军顺利人滇围歼蒋军残敌、促进云南和平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体现了党的白区工作方针的胜利。播乐“九五”起义,是长期贯彻党的“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勤业、勤学、勤交友”的白区工作方针取得的丰硕成果。上级组织先派党员加强播乐中学的领导,团结革命教师,做了艰苦、深入细致的思想组织工作,发展组织,培养干部,壮大革命队伍,为武装起义作了较充分的准备。起义时,除来接应起义的三支队全体干干部战士400多人外,在播乐中学聚集的干部战士有600余人,有大批军政干部是党的地下工作骨干。

  第三,是解放战争中滇东北武装起义的一大壮举。“九五”起义正处在全国解放战争转入全面进攻三大战役前夕的大好形势下,点燃了南盘江畔游击战争的烽火,在滇东北这块辽阔的土地上,唤醒了渴望翻身的革命人民,并快速形成向滇桂黔边蔓延燃烧之势,将滇东南、滇东北根据地连成一片,震撼了敌人。起义中得到锻炼提高的大批军政干部成为军队和地方工作的中坚力量,为创建发展滇东北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贡献。

  第四,是党直接领导武装起义的成功范例。在中共云南省工委的正确领导下,沾宣平曲中心县委认真进行了武装起义的具体准备,训练了一支精干而又有一定作战能力的武装,起义时建立的中共滇东临时工作委员会,对起义进行了具体部署和领导,保证了起义的成功。

  第五,是一次军事行动上的重大胜利。在云南反蒋武装斗争蓬勃掀起后,反“围剿”斗争十分尖锐激烈。“九五”起义在敌人的胸膛上猛插一刀,粉碎了敌军的“围剿”,巩固扩大了中共盘北根据地,壮大发展了三支队与滇东北的游击战争,是一次军事行动上的重大胜利。

  “九·五”起义就其规模和革命实效而言,在全国只能算是一次小的武装起义。但就一所学校始终走革命化道路,师生员工全体参与武装起义并获得成功,这在党史、武装斗争史和教育史上都具有特殊地位。它标志着中共地方各级组织将教育为革命服务的政治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从而成为云南省乃至全国党的建设、特色办学、武装斗争三结合的典型革命创举。“九·五”播乐起义,创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史上云南少有、全国知名的壮举,树立了珠源大地上一座永恒的革命丰碑。

  播乐“九五”起义映照了革命先辈为滇东北解放事业而无私奉献和英勇献身的光辉业绩和崇高精神。播乐“九五”起义精神在腥风血雨中诞生,在烽火硝烟中成长,在改革开放中光大,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爱国精神、斗争精神、自强精神和我们党的民主精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其主要体现了革命先辈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奋斗终生的革命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不惧牺牲对党忠诚的奉献精神,团结拼搏顺势而为的创造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团结精神,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民本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精神等。沾益区依托播乐“九五”起义系列纪念设施建起了全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传承和发扬光大播乐“九五”起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