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八方支援 共克时艰”展区,援助湖北医护人员人物模型。 金雨蒙摄。
作者:李银海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为在抗疫期间做出杰出贡献的钟南山、张伯礼等颁授勋章。经过抗疫大战和历史大考的检验,“抗疫精神”成为了激励奋进新时代的“中国力量”。当前,云南身处“两个大局”的历史交汇点,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嘱托、把握机遇、勇挑使命,就必须厚植“抗疫精神”,以坚定的政治自觉、过硬的能力本领、奋发的拼搏精神、朴实的家国情怀抒写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初心答卷”。
厚植“抗疫精神”,增强“闻令而动、一夜成军”的政治意识。疫情来势汹汹,中央统揽全局,各级党组织闻令而动,党员干部迅速集结、一夜成军。党组织和党员用实际行动扛起政治责任,为战胜疫情注入坚不可摧的力量。堡垒无言,却能凝聚强大力量;旗帜无声,却能鼓舞磅礴斗志。无论是战时,还是平时,云南广大党员干部都须增强“闻令而动、一夜成军”的政治意识,身在边疆,心向北京。自觉讲政治,顾大局,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厚植“抗疫精神”,提升“因势而谋、精准发力”的应对本领。疫战不期而遇,没有任何经验可参考。全国以“一盘棋”思路,统筹打响全域阻击、复工复产和脱贫攻坚决战。云南各级基层党组织也采取硬核、精准措施,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党员干部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须提升“因势而谋、精准发力”的应对本领,跳出“经验主义”误区,准确把握发展定位,探寻符合云南发展规律的路径,聚焦“靶心”、精准“滴灌”,提升发展质效。
厚植“抗疫精神”,激发“逆行出征、冲锋陷阵”的拼搏劲头。疫情大考,只能赢,不能输。面对感染风险,云南广大医务工作者逆向而行、不惧生死,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给患者带来生的希望。“此行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成为了“最美逆行者”拼搏奋进的铮铮宣言。而改革发展同样是“滚石上山”的过程,需要啃硬骨、涉险滩、攀高峰。须激发“逆行出征、冲锋陷阵”的拼搏劲头,改变漂浮作风,以不等不靠、敢想敢干的态度破冰前行,在求新求变求实上发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厚植“抗疫精神”,涵养“同舟共济、人民至上”的家国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危难关头,中央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人民健康摆在首位,不计成本、不计报酬,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一批批医疗队、防护物资、“云菜”“云果”奔赴湖北,用“驰援行动”书写了忠诚,彰显了大爱。满足群众期盼,增进人民福祉是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须涵养“同舟共济、人民至上”的家国情怀,始终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汲取群众智慧,强化调查研究,深入一线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释放政策红利、普及改革成果,用“辛苦指数”换取“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