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珠江网讯 > 正文
民法典为文化创新和文旅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发布日期:2020-11-06    来源:珠江网    浏览:1255

孟德斯鸠有言曰:“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民法典将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9部法律内容融于一身。婚姻、继承、隐私、住房……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标注着每个人受到保护的一生的基本权利;为适应人民群众在新时代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民法典对相关内容做出重要修改;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典是所有民商事活动的法律依据。文化和旅游,无论就其作为公共事业而言,还是作为产业经济而言,都构成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法典的通过,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历史成就,另一方面也开启了新时代人民群众文旅生活的新篇章。

一是民法典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法典立法宗旨的内核。民法典总则第一章第一条规定的“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若干道德准则融入民法典中,这是民法典与社会主义文化最深切的关联。

人类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整体的关系,这需要一个普遍的标准,也就是价值观。二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这需要用道德准则来衡量。民法典将当前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中必须或能够入法的都入法,目的就是让每一个人的广泛权利都得到切实保护。

二是民法典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民法典通过具体的法律条文,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切实的保障,如其中包含的重视家庭和睦、弘扬家庭美德、尊重公序良俗等条款。再如确立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关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民法典特别强化了对人格权和财产权的保护。人格权构建了完整的人格权体系,包括了10项具体人格权与一般人格权,且保持了开放性,强化了对生命、健康、身体的优先保护。为加强对财产权的保护,明确了平等保护原则。这些都是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追求的体现。

三是民法典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1954年以来,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我国民法典的起草工作历经曲折,多次中断。改革开放以后,民法领域的立法工作不断得到加强。从民法通则到民法总则,到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正式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其后,历时五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最终出台。

一个社会文化风尚的变化,会引起生活和行为习惯变化,进而引起社会规则变化,最终会沉淀在法律中。我国有2000多年的封建文化,建设现代文化的任务十分艰巨,新的时代文化的精粹也需要充分地灌注在法治实践中。我们是在不断的变动当中反思、总结、创新,花费的时间比较长,最终有了民法典的出台。

今年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民法典人格权独立成编、侵权责任独立成编以及合同编通则发挥债法总则的功能。民法典不仅强调了对人格权和财产权的保护,还回应了互联网、高科技、大数据时代科技爆炸和科技进步带来的时代文化的变动。例如,强化了对隐私的保护,进一步加强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完善相关的保护规则。在第一千零三十四条中规定,将个人信息的定义扩大为不仅包含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还包含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又如,承认数据、网络虚拟财产能够作为财产保护。

四是民法典将为文化创新和文旅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时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

《民法典》的颁布和付诸实施,将为这样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激励和制度保障。

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集中体现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力量之源、情感之源、动力之源和信心之源。朱少平认为,民法典的立法精神不仅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凸显了其重要意义,还将通过对民事主体和民事行为的保护和规范,从根本上有利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民法典在第一编总则中关于自然人、法人的规定,在第二编物权中关于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占有等的规定,在合同法中关于典型合同、技术合同等的规定,都是对市场经济中基本民事权利和义务的较为清晰的界定和保护。文旅产业不仅仅是市场经济中较为活跃的部分,更是直接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体验密切联系的部分。民法典将为新时代不断融合和提升的“诗和远方”提供坚强的法律后盾,为文化创新和文旅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马清高(曲靖市新闻图片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