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宣威市凤凰街道:党建引领“微系列”筑梦生活“微幸福”
发布日期:2020-10-23    来源:珠江网    浏览:356

宣威市凤凰街道小松棵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2户170人,党总支始终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贯穿“如何搬?如何稳?如何富?的全过程,不断提高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化程度,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党建联盟引领“微服务”。一是当好“娘家人”。所乐社区党总支结合城市党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组成区域党建联盟,明确社区党总支的核心是“服务”,通过搭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群众的“连心桥”,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当好两新企业和群众的“娘家人”。二是精准“微服务”。结合小松棵安置点实际,坚持走“党总支+两新组织+贫困户”的带贫模式,积极搭建信息平台、培训平台和销售平台,充分解决务工信息不畅、就业技能不会、销售渠道不通的问题;充分整合辖区工矿企业两类组织资源,到户到人对贫困户进行帮扶,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引进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综合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种植;通过成立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动员贫困户全部入社,带领贫困群众一起增收致富。截止目前,共发布创业就业信息18期,开展就业技能培训8场次,创建销售渠道3条,总共带动4户搬迁户发展成为种养殖业大户,开发公益性岗位5个,实现就近在凤凰钢铁、新型墙材厂、社区红提种植园务工47人,通过务工平台外出就业27人,让群众增收有渠道,致富有门路。其中,合作社种植红提1500多亩,养牛80头,宣和猪560头,带动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53户169人,预计年产值达2600万元,充分保障了安置点劳动力100%实现就业。

三治融合实现“微治理”。所乐社区结合“激活最小单元治理、强化基层支部作用”的工作要求,以自治激活力、法治强保障、德治聚民心的“三治融合”模式为核心,带领群众筑新房、搬新家、换新业。一是自治激发活力。通过支部党员大会、群众议事会、党群夜校+等形式搭建群众说事平台,围绕社域治理、矛盾纠纷化解、人居环境、邻里关系、移风易俗等内容开展居民说事。根据新时代要求和社区实际重新修订《居民公约》,带领搬迁群众立规矩、定制度、除陋习;规范红白喜事操办范畴、办席规模、人情份子数额;家庭“五净一规范”门前“三包”到位;合理布局墙体文化,进行家风教育,促进邻里和谐。通过政策宣讲、开展公益活动、环境定期评比、奖优促懒等多种形式强化安置点的综合治理。充分发挥爱心超市作用,根据群众表现兑换积分,积分不但可以兑换生活用品,还直接与产业发展资金收益分配挂钩。通过一年多的“微治理”活动,52户搬迁户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小区“微环境”也一尘不染。二是法治强化保障。依托“三官一顾问”机制,整合社区民警、法官、检察官和法律顾问资源,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和群众法治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街道成立以来,辖区内无任何刑事案件、邪教组织和吸毒人员。依托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治保会,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综合排查形成了51份调解案卷。配合社区治保会、街道司法所等职能部门开展进村入户活动,举办“法治讲堂”5场,与凤凰派出所开展“治安联防、安全巡查”行动110次,全面提升社域治理法治保障。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聘请法律顾问,传授法律知识、解答法律咨询,引导村民依法表达诉求,把基层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是德治凝聚民心。以道德评议为抓手,社区成立道德评议委员会,全面推进社区道德评议工作,结合居规民约遵守情况定期公布红、黑榜,让群众明是非、扬善恶、知荣耻、有敬畏、明底线,全年共评出正面典型5人、反面典型3人,用道德的力量引导群众树立见贤思齐、荣辱与共的德治管理方式。在道德评议的推动下,组织开展身边“最美家庭”、“敬亲孝老”模范、“老有所为”“爱心模范”、“教子有方”优秀家长、“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评选出“好家庭”1户、“最美庭院”1户、“敬亲孝老”模范1户、“老有所为”模范1人、“爱心模范”1名、“教子有方”优秀家长3户、孝老敬亲风气逐步形成;每月定期开展“道德讲堂”宣讲活动,开展乡风评议,弘扬道德新风;全面开展“立家训家规、传家风家教”活动,在全社区寻找好家训、好家规15条筛选并推广,让全社区每家每户都拥有自己的家规家训格言。通过党员带头、典型示范,文明之风迅速在各家各户生根发芽,由家风到民风的文明之花在所乐落地生根,迅速绽放。

融入生活推出“微系列”。所乐社区党总支全面贯彻“解民所需、乐在群中”的服务理念,以微服务、微治理和微菜园等形成社区微系列,激活了支部的“神经末梢”,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一是“微菜园”圆了“微心愿”。为更好的帮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所乐社区党总支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全面征求搬迁户的意愿,充分利用安置点空地,在房前屋后的绿化带采取种树与种菜相结合的方式,为每户划分14个平方米的“微菜园”,圆了搬迁群众利用自留地种点瓜果蔬菜的“微心愿”,留住了搬迁群众的“乡愁”,同时也解决了搬迁群众买菜难、买菜贵等生活问题。二是“微系列”保障“微幸福”。组织搬迁群众开展“微分享”活动,各家各户种的菜相互交换和赠送,让大家互相熟悉,去除陌生感,短时间内形成新型邻里关系。各家各户通过开展互相帮助的“微服务”活动,形成小区互帮互爱,真诚付出的良好风气。通过解决生产问题建设“微圈舍”,利用安置点闲置用地建设户均24平方米畜圈的养殖小区,筑牢了生产生活的“根”。

所乐社区党总支通过“微系列”,确保52户170名搬迁群众稳稳的搬、稳稳的住、稳稳的富,满满的的正能量,稳稳的“微幸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