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建设全覆盖。对全县12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4272个村(居)民小组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按照“应建快建、能建必建”要求,把党组织建在安置点、村(居)民小组上。在易地搬迁安置点上成立党组织52个,其中街道党工委2个,社区党委7个、党总支2个,下设党支部41个,划分党小组105个,将1309名搬迁党员全部纳入党组织管理,确保“哪里有搬迁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在村(居)民小组上成立党支部2310个,党支部覆盖村(居)民小组的覆盖率达100%,有效加强到党支部对村(居)民小组的领导。
支部提升全覆盖。持续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对主题教育期间集中整顿的31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回头看”,重点对未出列贫困村进行逐村摸底,精准确定整顿对象10个,继续落实“四个一”整顿措施,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抓实“整县提升、整乡推进、百村示范、千组晋位”四级联创工作,扎实开展剩余878个党支部规范化建设,2018年以来,创建规范化党支部2566个,达标率74%,创建“双整百千”达标乡镇10个,有力提升了党组织引领力和组织力。
村组队伍优化全覆盖。发挥青年人才党支部作用,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排查农村优秀人才857名,确定560名农村优秀人才作为回引对象,平均每村1人以上,安排123名回引对象挂职锻炼。深化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开展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专项行动,对村(社区)“两委”班子全覆盖分析研判,调整撤换党组织书记33人。持续推动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目前实现“一肩挑”141个,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272个。
集体经济“消薄”全覆盖。深化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和“消壳脱薄”三年行动,通过资源盘活、资产经营、产业带动、异地置业等方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争取省级资金3500万元扶持发展村(社区)集体经济项目70个,为70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分红366万元。整合296个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20720万元建成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71个,统筹整合40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2000万元在古城街道青云村建成温氏生猪生产线5条,引进云南维康、湖南方盛等龙头企业建设6300余亩产业扶贫基地,年底可实现全县355个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的目标。
巩固脱贫全覆盖。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化在“搬得出”的基础上,聚焦提升治理和服务水平做文章,搬迁小区“两案”发生率为零,矛盾调处率达100%,搬迁群众户均就业1.9人,就业率达85.7%。产业扶贫组织化围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下功夫,975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75437户279921人,产业扶贫项目覆盖2020年计划脱贫出列的170个贫困村。就业扶贫组织化扣紧“输出地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输入地流动党组织”链条,在持续开展有组织集中输出上求突破,全县已累计就业42万人,有组织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5.7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2.9万人,户均就业1.6人。
通讯员:张正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