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而这也预示着,中国正式迎来了“民法典时代”。
资料图
什么是民法典?
民法典是指在采用成文法的国家中,用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司法关系的法典。它以条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规则来规范各式法律行为、身份行为。
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据,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它的地位仅次于宪法。
历经60余载波折
对于国民来说,此次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可谓是期盼已久。中国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3次启动民法典的制定,均无果。
1986年4月,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虽然这是一部不太完善、不太全面和系统的调整我国民事关系的法律,但也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和其它单行民事法律及其它部门法中有关的民事法律规定一起调整着20多年来我国的民事法律关系,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2002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民法典草案,但最终由于内容复杂、体系庞大、学术观点存在分歧等原因,最终未能实现。
“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民法典诞生!
即便如此,在之后的时间里,我国并没有放弃对民法典的探索。
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总则。2019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由民法总则与经过常委会审议和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并形成的民法典草案,并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民法典草案展开认真审议和热烈讨论。根据各方面意见,又作了100余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40余处。
其中,民法典明确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的筹集、使用情况应当定期公布。禁止物业服务人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
同时,民法典再次完善了防止性骚扰有关规定,将“文字、图像”纳入性骚扰的认定范围。还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塌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等。
5月28日15时08分,随着铿锵有力的一声“通过!”,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
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这部民法典带来了什么改变?
那这部民法典可能会给我们每个人生活带来什么改变?以下这些生活场景与你息息相关。
场景1:小孩拿父母手机给游戏充钱能要回吗?
草案: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表示,民法典草案明确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给游戏充值大额金钱,在法律上相当于与游戏服务提供商签订了服务合同,这需要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通俗说,未成年人充值是无效的。假使限制行为能力人超越了他的认知范畴,其监护人就行使相应法定监护职责,可对这份合同进行撤销。
场景2:职场性骚扰,单位要担责吗?
草案: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应当采取合理的预防、受理投诉、调查处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职权、从属关系等实施性骚扰。
宁夏京川律师事务所主任杨斌斌表示,性骚扰以前更多受到的是道德、伦理、公序良俗层面的制约和谴责,受侵害人多数为妇女及儿童,但实际中多数选择了沉默和隐忍,即使想要追究其侵权责任,维护合法权益,途径都很单一。而现在,上升到了追究法律责任的层面,若受侵害人提起法律诉讼,法院将予以立案审查并予以受理,侵权人将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场景3:见义勇为怕担责怎么办?
草案: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方燕表示,依据草案这条规定,今后不管是救助人,还是法院在司法实践当中也更有法律依据了。更好地保护救助人的权利,防止救助人被赖上,因为做好事儿,反倒让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通过法律的规定为自愿实施救助的人撑了个腰,给了法律的支持。
场景4:被他人宠物所伤怎么办?
草案: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草案相关规定对司法实践,对道德层面个人的行为规范都是一种引导,它的作用不仅在于法条本身,更在于一种整合的合力作用。因此此次相关规定会通过整体层面更强的导向性作用,引导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去自觉规范自己的相关行为。
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这是人民大会堂外景。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1260条!几乎囊括人一生中所有民事行为
记者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它几乎囊括了人一生中所有民事行为。这其中,包括高空抛物坠物、性骚扰、手机APP收集个人信息等社会热点和百姓关切。民法典的颁布,将呈现出我国一个体系化、逻辑化的法律体系,更好地保护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
云南网记者 夏方海 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