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曲靖市“最美战疫志愿者”公示
  • 发布日期:2020-05-22
  • 来源:珠江网
  • 阅读量:1961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广大志愿者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积极有序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在社区防控、心理疏导、服务群众、助力复工复产等方面无私帮助他人、真诚奉献社会,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全市抗击疫情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为激励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激发广大志愿者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部门联合在全市组织开展“最美战疫志愿者”推荐活动。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经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推荐上报、考察、征求相关职能部门意见、评审会审定等程序,确定朱广扩等10名同志为曲靖市“最美战疫志愿者”,现予以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公示期为2020年5月22日至5月28日,公示期间,若对候选人有异议,请于5月28日前向市文明办反映。联系电话:3122302;地址:曲靖市文昌街67号市文明办;邮箱:342598020@qq.com。 

                   

曲靖市文明办

2020年5月21日

曲靖市“最美战疫志愿者”名单及事迹简介

(排名不分先后)

图片1.png

朱广扩,男,1979年11月,中共党员,曲靖市纪委监委干部。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后,市纪委监委监督检查部门在岗未休。1月31日,朱广扩在单位值完班后去洗车场洗车,发现洗车场没人佩戴口罩,询问老板才得知,他们一家6口刚从村里回到市区,口罩早已买不到。疫情爆发多天,正是传染高峰期,朱广扩想到这儿,直接回到家中把自己备用的20只外科医用口罩拿了来,并教老板一家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回到家,朱广扩在想,送几个口罩只能防一家,防一处,如何才能更好地为扩大疫情防控宣传面,为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做点事呢?于是朱广扩找来自己的老战友蔡兴飞商议,决定把自己家的车改为流动的疫情防控宣传车,流动播放疫情防控知识。

第二天一早,朱广扩在自己的爱车上安装好大喇叭,把音箱放在后备箱,用方言录制了自己昨晚整理的资料,把疫情防控知识改为顺口溜,两人轮流开车,走大街、进小巷、转车站、下乡村,开始了疫情防控流动宣传,疫情期间宣传行程约1000余公里。老朱的流动宣传车温暖着乡亲,传播着爱,老兵朱广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责任和担当。

 图片2.png

缪建章,男,汉族,1960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他在即将退休的年纪,挺身而出,主动请缨,舍小家为大家,不顾自身安危,逆行出征,紧急驰援,引领着身边的队友不惧困难、奋勇向前,在奉献中彰显大爱,被咸宁市人民政府授予“咸宁市荣誉市民”称号。

2020年2月11日,缪建章率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的9名队员参加曲靖市首批驰援湖北阻击疫情医疗队,战斗在咸宁市咸安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3月17日,咸宁市最后一名新冠肺炎患者成功治愈出院,实现了患者“零死亡”、“零投诉”、医护人员“零感染”、治愈人员“零复发”的四个“零”目标,所在的云南医疗队498人,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前后治愈了821名患者,以生命践行医者仁心,以担当彰显大爱情怀,为咸宁疫情防治作出了重大贡献,得到了咸宁市委、市政府的和当地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自2018年加入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志愿服务队以来,他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健康扶贫公益志愿活动,以精湛的医术为患者带来志愿者的温暖。 

图片1.png

张周能,男,1996年12月出生,曲靖市民政局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工作人员。

2015年,他考上曲靖师范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同年加入了曲靖市爱在珠江源志愿协会,成为一名活跃的志愿者,一直坚持参加学校、协会和社会组织的各类志愿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1500余小时。

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他积极行动,从2月3日起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堵卡执勤,劝返人数达300余人,担心队员太辛苦还替其他队员执勤。在得知有爱心菜农愿意捐赠蔬菜到抗疫一线,但蔬菜尚在地里需要收割时,他积极参与到蔬菜收割志愿活动中来,8天收割蔬菜120余吨,每天工作8小时,帮助爱心菜农割菜送往疫情防控一线,为40多个老旧小区和医院等单位送去蔬菜,尽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带来温暖、贡献力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作为一名刚毕业大学生,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说他有义务也有能力去保护他的家乡,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只要家乡疫情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他愿在基层一线辛苦工作!面对疫情,保护自己是一种本能,但保卫家乡,贡献力量是每个人肩头的责任!

2019年,他由曲靖师范学院申报,并于当年12月23日被共青团中央批准表彰为第十二届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

 图片3.png

贺堂辉,男,1979年出生,壮族,中共党员,麒麟区白石江街道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疫情发生后,他被安排到社区,下沉到疫情防控一线开展工作。“疫情期间如有不幸,我捐献遗体器官。”他早已做好了全身心投入“战斗”的准备,深知自己的危险,但他仍然与“居家隔离户”接触;看见在广场上晒太阳的大爷口罩佩戴不正确,他忙上前去指导大爷正确佩戴口罩;看到孩子在外面玩耍,他急忙去劝导孩子快快回家;遇到没有戴口罩的人,他主动上前问清缘由,忙把自己攒下来的口罩送给他人;96岁杨奶奶走到马路中央打算到馆子买碗热饭吃,他把盒饭送到杨奶奶家里,让老人吃上一盒热饭,与爱在珠江源志愿者把爱心蔬菜送到困难户家里;帮扶刑满释放面临生活困境叶某,重拾信心希望;学雷锋到大棚蔬菜基地帮农户收割蔬菜。对居家隔离户,他当送菜员,有求必应。

在社区单元楼道里,他和社区工作人员一道入户居民家中,逐户登记排查,张贴政府通告、发放疫情防控手册;在社区入口处,轮班值守,凡是外来车辆和人员进入,都进行排查登记;在社区里走动巡查,对社区棋牌室一一排查,见一个“驱散”一个,在楼道或文化小广场他背上喷雾器,当起“消毒员”,守护居民的健康,自己却因加班加点劳累和饮食不规律,住进医院,诊断为急性肠胃炎,仍守“站”(文化站)有责,毫无怨言,只为在这场战役中有一份光,发一份热,用生命守护生命,用行动温暖他人,这正是志愿者贺堂辉所做的事。

图片4.png

陆思琴,女,1990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麒麟区文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陆思琴“逆行而上”,奋战在防疫第一线。每天步行距离超过15公里30000多步,累计排查3000多户4685人,积极参与参与各工作小组的入户排查工作。在得知排查出的密切接触者需要居家隔离后,迅速和青年志愿者们组建“文华街道青年突击队”,身为队长的陆思琴号召队员们及时从居家隔离户无法出门的困难出发,开展“温暖到家”生活采买服务,切切实实将志愿服务围绕在居民身边。巨大的居家采买工作量需要事前进行认真的筹备,陆思琴充分与市场上生鲜负责人对接蔬果米类价目表,将价目表发至居家隔离爱心群中,并及时通过微信、电话与居家朋友对接订单,统筹整理当日所有购买清单分类造册完成采买,然后对照订单上的地址进行统一的配送,保证当日居家朋友们就吃到新鲜的菜品。经过一次次与居家朋友不断的电话微信对接,居家朋友已经能亲切地辨认出这个熟悉的与他们未曾谋面的声音。陆思琴和她青年突击队“温暖到家”的生活采买志愿者们共计服务居家隔离户314单,平均每天42单次,完成物品采购3910次,平均每户27样次,合计金额59200元。组织团员青年承担街道爱心物资和疫情防控点物资派任务100余次,发放配送方便面、消毒液、口罩等物资累计超过13000件。陆思琴带领队员为居家隔离户制作累计720余份爱心饮料,连起爱心传递的“枢纽带”。在疫情面前,陆思琴及时助力街道疫情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

 图片5.png

赵朝鹏,男,1986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沾益区龙华街道清河社区红瓦房村村民。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参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用原汁原味的方言在广播里“喊话”而走红于各大社交网络,被网友亲切地称为“云南老村长”。

春节假期,他回家过年,看到村干部走村入户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有着14年党龄的他,便主动报名成为一名疫情防控宣传志愿者。考虑到有些村民文化水平不高,对一些专业术语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吃力,他发挥专长,大年初一开始每天上午从10点到12点,下午从4点到6点,用通俗易懂的本地方言在“大喇叭”里“喊话”,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这些“喊话”内容,从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各个角度入手,既包括中央发布的疫情政策、防疫措施、也包括农村消防安全、外出务工、春耕生产等注意事项。“土味又硬核”、严肃中还带点调皮,这些亲切实在、幽默风趣的话语,很快就在当地传开了。疫情期间,赵朝鹏累计参与志愿服务时长达210个小时,他的“喊话”内容被制作成音视频,通过全区146个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进行广泛传播,受众达21.64万人。在各大网络平台上的点击量已经突破3亿多次,点赞转发量已突破1000万次,让更多农村群众真正在开怀一笑中对疫情防控知识入脑入心。这样接地气的做法,真正打通了疫情防控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图片6.png

马莲,女,1942年5月出生,196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马龙百货公司退休职工。

“疫情当前,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能缩在自己的小家里,只有守护好我们的大家园,小家才安全。人活在世上不能无用,要有一寸光就发一分热。”疫情防控命令下达以后,因顾虑马莲的身体,小区自管委员会的排班表里并没有马莲的名字,但本该在家享天伦之乐的马莲默默穿上了厚实的棉衣,戴上了口罩,志愿加入到战疫的队伍中,守在了进入小区的第一道关卡,认真询问和记录着每一个外来进入小区的人员信息。每天值守四五个小时的马莲为其他志愿者赢得了更多的休息时间,让值班的年轻人能够回家做饭,也让小区里的孩子有人照看。值守的大多数时候,陪伴马莲的只有寒风,只有用她那微薄退休金捐赠的数十盆花和不计其数的书籍,以及她窗头用来“发起求助”的铃铛。马莲用“别看我年纪大了,我能行”的执着和可爱守护着小区和她的初心使命。

 

 图片7.png

张华,男,1998年2月出生,陆良县马街镇前所村村民,现就读于大理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食品安全专业,是一名大三学生。

在疫情期间,为响应国家号召,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党的后备军,张华主动请缨加入村疫情防控一线,协助村干部做好疫情防控及宣传工作。作为大学生志愿者的他,为村民耐心讲解疫情状况及公共卫生基本防护措施,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海报,村街游行劝返外出内入人员车辆劝返,出入扫码……随后,他利用自身优势,发动带领了七名小伙伴一起做志愿者,组成了前所村疫情防控志愿队。穿梭的志愿队,形成了前所村一道红色、青春、责任、担当的亮丽风景线。因为有了他们,前所村疫情防控工作减轻了不少压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图片8.png

许老六,男,1973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师宗县彩云镇务龙村委会大务龙村村民,自幼患小儿麻痹,右腿萎缩,现担任彩云镇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站指导员。

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许老六没有因为自身是残疾人而袖手旁观,而是思考着如何能为疫情防控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考虑到残疾人群体身体素质本来就不好,疫情防控中更应该注重自我防护,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许老六千方百计联系到500只口罩,免费发给150余户残疾群众家庭。同时从村委会领来宣传资料,上门一户一户的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发放宣传资料,帮村民们从思想上增强防控意识,在发现村组疫情防控检测人员不分白天黑夜坚守给群众测量体温,做信息登记,非常辛苦,便叫上妻子、儿子从自己小超市里搬了20件水、20件饮料、10件方便面和家里仅有的酒精、消毒液等物资送到疫情防控点,解了疫情防控点的燃眉之急。

 图片9.png

 刘勇,男,布依族,1965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罗平县鲁布革乡乃格村村民。

2020年初,全国全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刘勇充分发挥着志愿者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作用,自大年初二开始,就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全身心的投身到战疫中。每天他都按时到达云南通往贵州的乃格疫情检查点,团结协助值守干部对进出车辆、人员进行逐一排查登记,并对可疑外来人员和车辆进行劝返。不仅如此,他还自己出钱出力为值守卡点的工作人员送去方便面、饮用水等生活物资,时常叮嘱过往人员注意自身防护,全力以赴抗击疫情。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初期,因为鲁布革乡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的乡镇,辖区内居住着布依族、苗族、彝族、汉族四种民族,乡干部职工走村入户宣传时,存在语言不通,沟通难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作为鲁布革乡首届“布依歌王”的刘勇积极发挥自身特长,将防控知识编录成布依山歌音频资料交给工作人员进行播放宣传,效果较好。在他的带动下,全乡又编录了苗语、彝语、汉语等语音的录音资料,各村利用村广播、游动小喇叭在各自村寨进行播放,广大群众拍手称好。刘勇编奏的布依山歌《疫情防控 共渡难关》通过大、小喇叭在全乡40余个自然村循环播放,宣传受益布依族群众人数近20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