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宣威市:社会治理出实招、三治融合显成效
发布日期:2020-05-18    来源:珠江网    浏览:1304

宣威市把城市基层党建与“美丽县城”创建有机结合起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着力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

党建引领,打通“三治融合”的壁垒。上下联动“一盘棋”。健全上下联动机制,市级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围绕“1+9+55+N”的区域党建格局,健全市-街道-社区三级联动的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召开1次党建联席会议研究城市党建工作,协调推动城区各类党组织参与街道社区共驻共建,中心城区街道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每季度召开1次党建联席会议,统筹驻辖区单位党建资源,调配驻辖区单位人员力量,城市社区每月召开1次党建联席会议,落实上级党组织部署的各项任务。左右协同“一张网”。在9个街道全覆盖建立“大工委”,55个社区成立“大党委”,将城区划分为56个社区治理网格,社区党总支书记为责任网格长,建立兼职委员制度,吸纳驻辖区机关、教育、卫生、等行业系统党组织、工青妇等群团组织、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打破了“多网并行”、部门间“各自为政”的现状,形成了“人员共管、策划共商、机制共建、问题共治、责任共担、信息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一批如“城市污水、交通拥堵、规划混乱”等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区域治理“一面旗”。在社区党总支领导下,完善协同联动的社区治理架构,成立60余支党群服务队打造党群之家。落实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推进村民小组党支部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新局面。建立以社区居民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考核机制,324个社区党支部完成规范化达标创建,居民小组活动场所全覆盖,全市所有社区均实现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以“举好一面党旗,激活社区治理一亩三分地”为目标,积极探索“多员合一、一员多能”模式,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

自治有力,激发“三治融合”的活力。健全议事圈制度。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激发群众自治活力,大力推广“党群夜校+”“村民说事”、村民议事会、乡贤理事会、村民票决制等民主自治形式。以解决居民难题为突破口,将居民最恨、最急、最怨、最烦、最盼的“五字”为立足点,吸纳各社区成立100多支志愿服务队,全天候服务,开展“社会治安、市容环境、生活设施、便民交通”等专项自治80余次,解决群众问题356个。建立责任区制度。推进党建网格与社会治理网格一体化,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格局,广泛建立物业业主委员会自治组织,全市选出800余名楼长定点服务,55个社区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人性化制定“五要”、“十不”等结合实际的居规民约。优化监督哨制度。建立群众建议、社区党组织提议、社区“两委”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群众评议,决议透明、程序透明、结果透明的“六议三透明”议事决策机制,制定社区“小微权力清单”“监督责任清单”,完善财务支出审批、建设工程实施、经济合同管理等工作流程。实施党务、居务、财务“三务”全透明公开,将群众关心关注的领域,从政策文件、实施过程、实施结果进行全领域、全过程、全要素公开,提高群众民主决策参与度,让社区管理规范、干部行事合规、群众监督有力。

法治有序,筑牢“三治融合”的基石。建强阵地。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建立法治学校、法治宣传栏、法治书架、法治文化点基层民主法治阵地100余个,建立9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54个人民调解室和上百个警务室,为群众提供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法律服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讨薪维权农民工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助力法治脱贫。创优服务。实施法律顾问进社区,55个社区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在医院、学校、公园等开展法治讲座、文艺表演、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活动30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0.8万份,及时为基层社会治理“把脉问诊”,为社区居民群众合法权益建言献策。做实保障。制订了矛盾纠纷预防、预警、排查化解等工作机制,用好“三官一顾问”,组织“法官、警官、司法官,法律顾问”整治社区乱象。在主要道路、小区、楼栋等人员密集地安装监控探头,在部分街道、社区探索建立了“互联网+网格管理”服务管理模式,培养“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300多名,织密社区权力运行“廉政防护网”,加强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群体的服务管理,健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今年以来,已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5件,解答法律咨询159件。

德治有效,润育“三治融合”的新风。载体有效融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夜校+”等渠道,使之融入文明公约、村规民约、家规家训。实施乡风文明培育行动,弘扬崇德向善、扶危济困、扶弱助残等传统美德。利用10432个小喇叭,开展好家风建设,传承传播优良家训,全面推行移风易俗,整治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等不良习俗,破除丧葬陋习,树立殡葬新风,让德“声”入人心。模范有效引领。发挥道德模范引领作用,大力开展文明社区、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最美媳妇”“最美家庭”“最美少年”等评选活动,以身边人教育引导居民。目前,已创评宣威市级以上文明社区10余个、文明和谐红旗村70个,全市评选“最美宣威人”近60名,评选各类表彰400余人。实招有效探索。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全市探索开展“和善村民、和美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村庄”的“四和行动”,推动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评、事事有人管”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积极搭建和拓宽居民活动场所的改造升级,依托棋牌室、舞蹈室、乐器室、健身房等功能室,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组建志愿者队伍、爱心基金会等社会组织,为高龄、残疾、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扶贫帮困、健康养老,截至目前,服务1000余人。引导460名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技能人才等回馈社区,推动城乡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三治有效融合。
(通讯员:张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