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就找杨书记。”在马龙区月望乡沙坡笼村,村民们遇到难事,第一个想到的是他;“他的工作思路和作风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村委会开展的各项工作中,村组干部、驻村帮扶队员都把他当标兵;“他把原本较弱的党支部带成了全乡的示范党支部。”在党建引领群众致富上,他多次受到上级表扬。
他,就是沙坡笼村党总支书记杨增山,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也是千千万扶贫干部中的一员。他像一支尖锐的箭矢,迸向精准扶贫事业靶标,而生命却在48岁戛然而止。2020年3月15日,他正在半个山村扶贫项目施工现场督促施工进度……没想到,这一天竟成了他扶贫路上的最后一天。
他可信、可敬、可靠、可爱,展现了新时代扶贫干部的新作为,不愧为一名扶贫好干部。他像一座丰碑刻在老百姓心上,用行动践行着使命,用奉献诠释着担当。
可信,他心系群众挑重担
“村里有本事、有能力致富的人,我们不用过多去管,恰恰是那些致富能力弱的贫困群众,我们要多关心,要把他们的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杨增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把贫困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小到油盐酱醋、家庭纠纷、老人赡养,大到房屋建盖、产业发展、经济增收等等,都成了他每天工作的操心事、挂心事。通过这一件件为民纾困解难的事,贫困群众把他当成了知心人、贴心人。“有事就找杨书记”成了村民的“口头禅”,全村40户贫困户的情况,他都如数家珍,清清楚楚。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和所有扶贫干部一样,杨增山绷紧了弦,肩头的担子更重,干劲也更足了。他每天走村串户,用耳听着,用笔记着,用心思考着……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他从未止步。
为摸清情况谋出路,杨增山带领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入户访贫,不知开了多少座谈会、分析会,帮助研究制定扶贫措施,因户制宜地确立了发展种养殖业、劳动力转移性就业等脱贫增收路子;为解决带领群众致富,解决就业难题,杨增山多次与各单位、企业反复协调沟通,最终依托招商引资建成爱必达鲜切花、英茂花卉、诺谷苹果蔬菜基地,以土地流转、入企务工等方式,流转土地近5000亩,就地解决贫困户务工231人,并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庭成员输出务工89人;为让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杨增山四处奔走,到相关部门协调扶贫项目资金新建或修缮8个村民活动场所,完成了14个村民小组的道路硬化,帮助贫困户新建住房70户,兜底建房16户,维修加固58户。2019年底,越州屯村、沙坡笼村整村脱贫出列,两个村85户300人全部脱贫。
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杨增山带领着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千方百计干实事,真心实意解民忧换来的硕果。
“杨书记人好,看我家里困难,帮助我养起了猪,还经常来家里问我的病情,是个好干部。”半个山村贫困户尹国书见人总这样说。“我很感激杨书记,我年纪大、病着又干不了重活,他让我在村上扫地,每个月按时发工钱,贴补生活,还打算帮助我家养猪。”听说杨书记走了,69岁的贫困户赵吉书哽咽地说,“想对他说声谢谢都来不及了,我想送送杨书记,送他最后一程。”
在脱贫攻坚路上,杨增山以务实的作风赢得了群众的认可与点赞。
可敬,他冲锋在前当标兵
工作中的杨增山,对村组干部开展工作要求非常严格,但也很关心人,总能舍身处地为村组干部着想。他待同事如亲人,将村组干部拧成了一股绳,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大限度地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一步步让沙坡笼村换了新颜。
说起杨书记,驻村扶贫队员都说他是一位工作责任心强、会调度、有计划,心系群众的好书记。每年春耕、秋收农忙时节,杨增山都尽量安排村组干部轮流回家把自家的农活干完,他自己却一个人在村委会值守,还常跑到田间地头去督促大家春耕秋收。一些村组干部看到杨书记家的农活误了农时,主动跑来跟他抢着值守,每次都被他拒绝。“有时,村委会日常开支遇到资金周转困难,他都会将自家的钱先垫出来。”村监委会主任阮守平感慨地说。其实,杨增山家的经济也并不宽裕。
“杨书记是我最敬重的大哥,虽然我也干过党总支书记,但跟他一比,差距就大了。”沙坡笼村党总支副书记蔡文华说,“杨书记是我学习的榜样”。
可靠,他率先垂范树旗帜
和杨增山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直性子,为人公正谦和,干事雷厉风行,只要是能让群众受益的事,不管有多难,他都会坚持干下去。
“杨增山同志个人能力强,工作思路清,创新意识强,在越州屯村任党总支书记时,带头创新,制定人居环境提升收费保洁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全乡推广。在调任沙坡笼村总支书记的9个月时间里,他将建强基层堡垒作为引领群众致富的重要法宝,把原本较弱的党支部带成了全乡的示范党支部;以党建促人居环境提升的探索,得到了当地群众高度认可,受到上级领导多次表扬,沙坡笼村也列入了全乡唯一的人居环境整村推进村。”谈起杨增山履职后开展的工作,月望乡党委副书记施辉旭赞叹不已。
事实亦如此,在月望乡干部眼里,杨增山既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上级政策部署,又敢于创新,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脚踏实地、甘于奉献,能干事、会干事,并干成了一件件群众期盼的大事、难事。针对沙坡笼村人居环境提升这一老大难问题,杨增山迎难而上,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建立了垃圾收费、清扫保洁、清运处置等机制,通过广播、宣传栏、手机短信、微信群、座谈会等方式加大宣传发动力度,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通过“自家带头干、带领群众干、干部包户干”在村委会营造了村组互动、上下联动、干群齐抓共管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良好氛围……
杨增山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榜样。半个山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李秀梅说:“杨书记抓基层党建有一套,他上任村党总支书记以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村里脏、乱、差的现象大幅改观,他为我们村争取的活动室建设、美丽乡村、民族团结示范村项目正在实施,几乎每天他都会过来察看项目进度……”“杨书记责任心很强,经常到我们村组织党员干部开会,研究讨论村子今后的发展,想着如何早日带领老百姓致富……他工作作风严谨、务实,在他的影响下,我们村组干部开会从不迟到,都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大家工作的积极性都很高。”大沙坡笼村小组长杜绍平说道。
2019年6月,表现优秀的他被推荐参加中组部边疆民族地区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学习。学习归来,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与村组干部、驻村帮扶队员一起分享学习收获,共同探讨村组发展思路和对策。
可爱,他公而忘私有大爱
在一些亲戚朋友眼里,杨增山似乎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丈夫,自己家里的事管得少,却成天往贫困户家里跑;自己家里不宽裕,还总把家里的钱拿去垫付村委会的开支。而在妻子心里,他尽管对家庭有些失职,但仍是一个好丈夫;在女儿心里,他是一个舍小家为大家的好父亲。
杨增山去世一个月了,沉浸在悲痛之中的妻子但凡翻开家里的相匣,看到丈夫灿烂的笑容,便泪如雨下。她怎么也不敢相信丈夫竟带着不能和家人吃一顿团圆饭的遗憾走了。“从大年初二开始,他早上7点起床出门后,要到晚上11点多才回来。我们有时打电话叫他回来吃饭,他说事情太多,等忙完再说,结果一直到他走,都没有回家吃过一顿饭。”说这些话时,杨增山的妻子泣不成声。
“我和妈妈都很想他,他要是还活着该有多好……他常跟我说,当这个书记做得再多也不算多,工作再苦也不觉得累,只要是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他乐意。在我心里,我为有一个这样的好父亲而骄傲,好想他能回来……”提到父亲的突然离开,杨增山的女儿哭得像个泪人。
据杨增山的妻子回忆,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杨增山每天奔走在防控一线,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一干就是两个多月,没睡过一个好觉。由于经常熬夜加班,原本就羸弱的身体越发憔悴,眼睛里时常布满血丝,家人看了很是心疼,也时常叮嘱他要多休息,注意身体。但杨增山依旧每天拖着疲倦的身躯,奔忙于各村组、卡点,累了困了就坐在板凳上打一会儿盹,惊醒后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疫情防控工作中,杨书记真是忙得不行,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村里疫情防控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他自己家里的事根本顾不上。”说起疫情防控以来的工作,杨增山身边的同事、村里的群众感慨连连。
带着矢志未酬的遗憾,杨增山离开了他深爱的这片热土,离开了他始终牵挂的群众,离开了与他并肩作战的村组干部,也离开了他最爱的家人……但在这条新时代的扶贫长征路上,他并没有走远,他还要听到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的欢呼声,还要看到更多脱贫群众绽放幸福的笑颜。
(曲靖市马龙区扶贫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