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富源:穷亲阔步小康路
  • 发布日期:2020-04-08
  • 来源:珠江网
  • 阅读量:3762

地处富源县墨红镇深山里的摩山村,交通闭塞,信息不畅,全村绝大多数农户依靠传统小农产业,多年来始终富不起来。

2015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吹响,在一系列惠民政策的扶持下,坚毅质朴的摩山村民信心满满、不等不靠,用智慧和汗水在大山里闯出了增收致富的路子。

扶贫工厂扎根穷村结硕果

在脱贫户杨勇创办的扶贫工厂里,四五个已经上了年纪的工人,正忙着分拣不同种类的塑料制品。

“计件工资,一个四分,一天能拿五六十。”阿加西村民小组脱贫户李富香一边干活一边向记者介绍。

“目前,工厂有4台机器,12个工人,大都是本村已脱贫的贫困户,工厂虽小但每年都能带着大家有点进项,比以前好多了。”已经从贫困户变成致富带头人的杨勇说。

十多年前,两次创业失败的杨勇满心愧疚的踏上外出务工路,之后几年的时间,他一直辗转在四川、广东等地,从事塑制品行业。通过打工已经小有积蓄,本可以让一家人过上舒心日子,但2008年出生的大女儿又患上了白塞氏综合症,几年务工辛苦攒下的积蓄很快全都花在了治疗女儿上。

2013年,仍然在外务工的杨勇由于缺乏创业缺技术、因病等原因被村里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了国家扶贫政策的扶持,家里的负担稍微减轻了一些。2016年,看到家乡通过脱贫攻坚有了发展基础,杨勇决定再次回乡创业。

回到家乡的杨勇做起了废旧塑料回收生意,小规模经营了两年,没有亏损还略有盈余。一心想着从卖原料到卖成品转变的杨勇,2018年,在县工青妇联动机制资金给予5万元的帮扶下,注册了芈昊塑料制品加工厂。

“第一批订单交付后,工厂就赚了23万元。”杨勇说。

“看着加工厂一天天的好起来,村里跟杨勇商量着如何把工厂扩大,吸纳更多贫困户进厂务工。”摩山村第一书记闫春萍回忆当时说道。

到2019年底,加工厂有了4台机器,12个工人,年产值达到了70余万元。收入一下提了上去的杨勇不仅脱了贫,还带动阿加西村7个建档立卡户劳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一天能做1000多个,一个月有1500元左右的收入。”第一批进厂务工68岁的贫困户贾黑囡说。

“要把机器扩大到8台,工人增加到16人,年产值翻番。”随着订单越来越多,有了经验和底气的杨勇在心里盘算着。

“金鸡产业”就地筑巢下金蛋

摩山鸡是当地特有的原生鸡种,个体小、生长慢、肉香、营养丰收,要养殖一年以上才能出栏,前些年当地基本上以散养为主,没有形成产业化养殖。

2017年,阿加西村贫困户杨飞盯准了摩山鸡养殖市场,在村东承包了40亩荒山养了1300只鸡。一年下来,卖了19万元,净收入3万多元。

在村里调下贷了10万元免息贷款建起了脱温室后,杨飞把养殖规模扩大到了7000只,脱温室一次孵化2600只鸡苗,全年孵化的鸡苗能够供应全镇500余农户养殖需求。

为了带动更多贫困户通过发展养殖增收,村里与杨飞定下协议,以每只少于市场价6元的价格向当地贫困户提供鸡苗,出栏时不能及时卖出去的,交由养殖场统一代销。

“每年都从养殖场拿60多只鸡苗,每年也能增收几千元。”阿加西村2017年脱贫户段钱刚说道。

“今年买了100多只鸡苗,长势都很好,卖出去估计能有1万多的收入。”2018年脱贫户杨后全算了算今年的养殖收入后说。

通过发展养殖,不仅杨飞脱贫走上了富路,还很快带动村里多了两家养殖大户,散户700余家,全年全村可出栏4万只鸡,出售鸡苗3万只,产值将近700万元。

特色农业接二连三串金山

刚到摩山时,村边路边面积稍大的土地都已经被翻新整理出了种植烤烟的墒路,有的已经种上魔芋。

“前些年由于路不通,烤好的烟叶和大批量的魔芋运出去的成本高,种植户辛苦一年,赚不了多少钱。现在烟叶收购点就设在村里,魔芋收购商直接开到农户家门口,农户收入多了,种植积极性也就高了。”谈起烤烟魔芋种植时摩山村主任张国海对记者说。

在阿加西村脱贫户段钱刚家中了解到,去年种了8亩烤烟,收入了5万余元,今年已经整理出了10亩土地,清明过后就可以移栽。

“我家去年也种了8亩,烟叶质量差了一些,但也有3万多的收入,今年签了9亩的合同。”脱贫户杨来成说。

而马冲村的脱贫户杨士平则是选择了种植魔芋,他说:“前年种下的6亩魔芋,今年采挖后卖了10万元,魔芋市场好,今年已经租地种了10亩。”

“同村的张或刚种植魔芋也赚了8万元。”

据张国海介绍,今年全村6个自然村915户农户,种植了2660亩烤烟,种植魔芋2000亩。现在村里家家都在忙,有的在工厂打工,有的在家里养鸡,有的在地里种烤烟、魔芋,增收的渠道多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如今的摩山村,旧貌换新颜,村民们你超我赶朝着小康路加速奔去。

郭燚 田庚午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