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珠江网讯 > 正文
曲靖市老年大学“四老”模式打造银发“学习驿站”
发布日期:2020-03-23    来源:珠江网    浏览:530

近年来,曲靖市老年大学坚持把提升学校“品质”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念好“老”字诀,在教学环境、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持续发力,逐步打造成为曲靖老年人的“学习驿站”。

打造“宜老”的教学环境。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优化办学条件,为广大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一是建设“过硬”教学阵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年教育,2015年,在主城区人员密集的龙潭公园旁新建老年大学。校园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共有教室19间,设书画、古筝、电钢琴、舞蹈10间专用教室,多谋体教室1间,多功能厅1间,党员活动室、会议室、荣誉室、学员书画、摄影展室10余间,阅览室、乒乓球室等学员活动室2间。二是配备“先进”教学设备。积极争取资金,对多功能厅、会议室进行装修改造升级,添置P3高清电子大屏和高保真音响系统等设施设备,安装云岭先锋基层党建教育平台系统,搭建“互联网+党建教育+道德讲堂+教育教学”平台。建设多媒体教室,安装液晶交互一体机、电子白板投影机7套。装修电钢琴教室,配置电钢琴31台,对陈旧的钢琴、音响等教学设备等进行升级更换。

选聘“强老”的教师队伍。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着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一是严把“选聘关”。注重把有专业知识,学养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热爱老年教育事业,有奉献精神的教师作为选聘对象,建立了一支门类较全、数量充足的“师资库”。二是抓实“提升关”。建立教师档案,制定教师职责和教学制度,不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经常组织学习时事政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加强老年大学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三是巧用“发掘关”。充分利用辖区内高校、职业院校的教师资源,“特聘”曲靖师范学院退休教授为任课教师,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档次”。坚持“就地取材”的原则,推行能者为师、学高为范的教学探索,将老年大学的优秀学员,逐步培养锻炼,充实到教师队伍中。目前,学校有教师47名。

传授“适老”的教学内容。学校综合考虑老年人需求,设置符合老年人“口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一是设置“多样化”教学内容。根据老年人“口味”,开设各具特色的专业课程,既开设了京剧、书法、绘画、茶艺、拳剑、古筝、二胡、民族服饰等传统文化元素的课程,又开设了电脑、智能手机、英语、摄影、瑜伽、非洲鼓、时装走秀、金融理财、健康养生等现代元素的课程,还拓展了采风、写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新的学习方式。目前,共开设53个专业,135个教学班。二是采取“订单化”教学模式。定期开展班级抽样调查和学员问卷调查,根据学员需求,适时更新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计划,创新专业设置。本着灵活实用的原则,探索开展分层教学和复式教学,推行点评式、讨论式、观摩式、表演式、讲座式教学方法,寓教于乐,促进师生互动,增强教学吸引力。

拓展“便老”的教学方式。以方便老年人学习为出发点,充分考虑老年人“学”“游”“乐”“聚”的需求,不断拓展“便老”的教学方式。一是探索“家门口”老年大学建设。通过探索开设分校、教学点等方式,积极推进“家门口”老年大学建设。综合考虑老年人数量、学习需求、兴趣爱好等因素,整合场地、设施等资源,2019年,在南江花园成立游学中心、阳光分校,分校开设工笔画、摄影、拳剑、时装、声乐5个专业7个教学班,现有145人次。下一步,将继续探索在中心城区人员密集处新增3所分校,形成“东西南北中”的分布格局。二是坚持“四个课堂”同向发力。抓实第一课堂(学校),丰富第二课堂(课外),拓展第三课堂(社会),发展第四课堂(游学)。先后创建了麒麟水乡、太阳岛、玉林公园、润清福养老中心、万达广场等一批教学实习基地,为学员课外拓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积极探索互联网+、体验式教学、主题班会等模式,引导开展公共课、专题讲座、教学展演、游学、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组织开展各类社会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积极组织、承办、参与各类文体活动、文明创建、志愿服务,为学员“老有所为”搭建平台。

通讯员:陈明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