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三位普通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战、扎实工作。他们把自己看得轻如鸿毛,不顾风险直面一线;他们将自己看得重如泰山,一腔舍我其谁的热情贯穿始终。
黄秀珍:树起鲜红旗帜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水河镇南科村10个村民小组的村民们对黄秀珍再熟悉不过。自抗疫阻击战打响以来,黄秀珍每天奔走于相距十多公里的4个安置点之间,用少数民族语言第一时间把相关政策讲解给村民们知晓,把疫情最新情况、防范疫情的知识传达给村民们掌握,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疫情。“有了她,我们不害怕也不担心,有信心一起渡过难关。”村民们亲切地称她黄大姐。
53岁的拉祜族妇女黄秀珍,是一名有着33年村组干部经历、24年党龄的基层干部。工作想做好,信任很重要,无论是挑水种地、打扫卫生,还是帮群众办理证件、报销新农保、调解纠纷,黄秀珍都亲力亲为。多年来,她用贴心和奉献获得了一份份难得的信任。
“你身体好不好,有没有不舒服?”开展防疫工作,黄秀珍最关心的莫过于群众的身体健康,走访期间,这句话成了她的“口头禅”,让村民们从心底感受到关心和温暖。
为了严控疫情,外防输入,黄秀珍站到一线,配合政府工作人员、民警、村委会干部对过往车辆人员进行查验。一名普通的少数民族妇女党员,以自己的行动带领南科各族人民群众共同抗疫,成为了“边境线上的逆行者”。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黄秀珍用敬业的方式树起了自己的旗帜。
罗文明:高扬雷锋精神
疫情发生以来,个旧这座城市,从往日的喧嚣中沉寂下来。作为红河州重要的交通枢纽,个旧市仙人洞隧道口、鸡个线八号洞坡顶两个入城主要路口面临较大的工作量。1月30日,中共党员、云锡控股公司大屯锡矿青年职工、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罗文明带领20名志愿者穿上绿色马甲出现在路口,配合医务人员和民警,对每一辆入城车辆仔细检查、登记,奋战在任务繁重、风险甚高的疫情防控第一线,罗文明成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排头兵。
长久以来,罗文明饱含着一颗滚烫的公益和志愿心,身体力行地传承着“雷锋精神”。在个旧市和云锡发出志愿服务号召的第一时间里,罗文明义无反顾承担起宣传、动员和组织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重任,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个旧市学雷锋团队、云锡志愿服务队就有近百名志愿者报名参加。
“祖国有需要,我们年轻人就该上。”在得知各个居民社区住户信息排查任务繁重、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后,罗文明和志愿者一起深入社区,配合工作人员开展入户调查和信息整理工作。在无偿接送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的爱心车辆上,在宝华公园、金湖公园爱心劝导的队伍里,在关爱社区困难群众、空巢老人的爱心人士群里,只要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能看到罗文明和志愿者们,他们播撒着战胜疫情的希望和信心。
胡艳辉:记录战疫现场
“老公,儿子发高烧,你能回来带我们去医院吗?”2月7日晚,正在新安所收费站采访工作人员测量体温情况的胡艳辉,接到妻子打来的电话,他收拾好设备赶回家。深夜,孩子在医院输液稍微稳定后,胡艳辉立刻主动请缨加入第二天的一线采访。
这是红河日报社图片视频中心副主任胡艳辉经历战疫中艰难的一天。“虽然有困难,但我感恩国家、感恩红河,给了我现在的生活。所以,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要站出来。”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胡艳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始终冲锋在一线,恪尽职守、辛勤工作。
红河州第一例确诊病例患者治愈出院、个旧锡业劳动防护用品公司生产口罩、草坝镇森森农场向湖北捐献蔬菜……20多天来,每天工作时长超过15个小时,哪里需要,胡艳辉便出现在哪里,50余条新闻均由他向外传播,6000多张照片、若干视频记录下最真实的红河战疫现场。
“相比起医生、交警这些真正站在一线的群体,我们只是记录者。”胡艳辉说。事实上,包括他在内的一线新闻工作者,逆流奔跑,和抗疫专业者们站在一起,用手中的镜头和笔,让父老乡亲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
云南网记者 王丹 李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