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时事 > 正文
朱有勇:科技扶贫创造的产业神话
发布日期:2019-12-03    来源:珠江网    浏览:1852

用科技成果造福贫困群众——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一)


阳光明媚,碧空如洗。11月23日上午10点,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的冬季马铃薯种植田地里,农民们忙着培土、挖沟、下种……

身穿迷彩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带着科技扶贫团队来到地里查看种植情况。“你的种薯切得很好”“这个种植沟还要再深一点”……一块地接着一块地,一户挨着一户,两个多小时很快过去。

4年前,也是这个季节,蒿枝坝这片300多亩的田地长满荒草,这个时间点,大部分村民正坐在家门口晒太阳聊家常。

100亩、200亩……朱有勇的冬季马铃薯技术示范项目就是从蒿枝坝起步。示范、培训、推广,澜沧县的冬季马铃薯种植从1个乡镇100亩,发展到了现在的17个乡镇15000亩。

科技扶贫的星星之火,点亮了村村寨寨。田野里,朱有勇看着乡亲们忙碌的身影,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说自己是共产党员,是党培养的知识分子,党旗所指就是奋斗方向。扎根脱贫攻坚一线,他用满腔热忱诠释初心使命。

2015年,中国工程院开始定点帮扶澜沧县。工程院召集在云南的工程院院士开会,商议由谁来牵头担当这一重任。会上,60岁的朱有勇坚定地表示:“我最年轻,我来干!”

“工程院定点帮扶澜沧,我在工程院里还算年轻的,这个事情我责无旁贷。另外,我也想实实在在地把科技成果带给农民。”朱有勇说。

几天后,朱有勇来到距昆明600多公里的澜沧县调研。

澜沧,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是我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5年,澜沧县有13.93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其中拉祜族、佤族和布朗族3个“直过民族”贫困人口达11.1万),贫困人口数量位列云南省第四位。

现场走访调研,当地群众的贫困状况深深刺痛了朱院士的心。“当时的蒿枝坝二组,有的农户家里,除了一张床、一口锅、几件衣服,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当,一些村寨的农民甚至还住着茅草屋。”朱有勇回忆。

“做农业科技的人,应该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做些什么?”朱有勇一边调研一边扪心自问。

“扎根脱贫攻坚一线,用更好的科技成果,用更大的干劲去造福贫困群众。”朱有勇毅然做出决定。

这是一个60岁的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和庄严承诺。

蒿枝坝二组有座二层小楼,楼下有间教室,楼上是两间宿舍和一个小会议室。这便是朱有勇在蒿枝坝的“家”,老乡们亲切地称这里为“科技小院”。

白天上山下田,晚上分析讨论,每年有200多天的时间,朱有勇都在科技小院里忙碌着。有人统计过,2017年5月澜沧景迈机场通航后,两年多的时间,朱有勇乘坐进出的航班多达150次以上。

这里,是朱有勇和他的科技扶贫团队的“一线作战室”。研讨方案、部署任务、督促落实。

这里,汇聚着推动脱贫攻坚的强大科技力量。一大批院士专家并肩奋战,扎根在边疆的田间地头,忠实履行着科技扶贫的光荣职责。

这里,确定了澜沧科技扶贫的目标定位和发力方向。“推广一批创新技术、培养一批乡土人才、示范一批技术样板、培引一批扶贫企业、促进一批村寨脱贫”的“五个一批”科技扶贫工作方法路径,为澜沧县如期脱贫摘帽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群众融入群众。他一心为民,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农民院士”

环绕着蒿枝坝二组有条石板路,1.3公里长。清晨六点,朱有勇走出小院,沿着环村路跑步,每天至少5圈。刚开始,村子里的狗听到跑步声就狂叫不止,渐渐地,狗吠声不见了,偶尔还有小狗跟随着他跑上一段。

“朱院士人最好了,他还教我做过菜。”张克秀的“拉祜秀情”农家乐是蒿枝坝的第一家农家乐,朱有勇住进科技小院后,不时到这里吃饭。朱有勇爱吃洋芋,他教张克秀做腌菜洋芋汤和油炸洋芋。如今,这道“院士洋芋汤”成了秀情农家乐的看家菜。“有的时候,朱院士和村子里的人一起吃饭,大碗吃饭,大碗喝酒,还会说一些拉祜话,像我们寨子里的人一样。”张克秀说。

大碗吃饭,大碗喝酒,学说当地少数民族语言,这是出身于农村的朱有勇的习惯,更是他联系群众的本色。

2016年,朱有勇科技扶贫团队准备建设100亩的冬季马铃薯示范基地。大多数群众不理解,观望等待。蒿枝坝二组的刘金保有7亩地,扶贫团队找他商量租地,刘金保头天答应,第二天又反悔了,偷偷跑到地里种上了油菜。

“要让群众看到示范效果,从心里自觉接受科技成果。”在朱有勇的带领下,冬季马铃薯示范项目第一年就大获成功,平均亩产3.3吨,按每公斤3元的订单价格,每亩收益9200元。

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2017年冬季,刘金保主动种了2亩马铃薯,其余的5亩出租用于示范项目。2018年和今年,刘金保的7亩地都种上了马铃薯。

和群众近了,科技小院更热闹了。朱有勇每次回到蒿枝坝,小院里一下子就人气满满,村民遇到技术问题会来请教他,遇到各种纠纷会来找他调解。总之,大家有什么困难都会想到朱有勇。一颗真心赢得一片真情。村民们将煮好的鸡蛋和包谷特意送来科技小院悄悄地挂在门上;有时朱有勇穿脏的衣服和鞋子,村民们会乘他下地时悄悄拿去,洗干净后又送回来摆放整齐。

在蒿枝坝,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农民院士”。“这个称呼很自然、亲切。农民在前,院士在后,我喜欢。”朱有勇说。

他是领路人,带着边疆少数民族贫困群众致富,“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帮助农民”是他最大的快乐

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张小八在家门口认真地切着马铃薯种薯,朱有勇和几位教授围在一旁耐心指导。“来,我教你。”朱有勇接过菜刀作示范,“你要看有没有芽,不要管切大还是切小,切下的每一片都是要有芽的。”直到张小八基本掌握了方法,他们才走向另一户人家。

随行的一位乡干部拍拍张小八的肩问:“你认得刚才那个人吗?”“朱院士啊,个个都认得。”张小八边切边回答。“院士是做什么的呢?”“他是带着我们脱贫致富的嘛。”张小八抬起头乐呵呵地说。

对于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来说,绝大部分人并不理解院士这个称号所代表的荣誉和分量。一次在田地里,有个熟识的农民壮着胆问朱有勇,他们都叫你院士,是不是级别叫小了?是不是应该叫院长?朱有勇听后,开心地大笑起来。

“院士就是带着群众脱贫的人,老百姓有这样认知和评价,是对我们的认可和信任。”朱有勇说。

“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朱有勇身先士卒,和科技扶贫团队一起,带领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用科技成果改变贫困面貌。

选择科技示范点,无论路多远山多陡,朱有勇必实地考察才最后决定;院士指导班办了20余期,开班的第一节课,总是朱有勇亲自授课;脚被崴伤,他拄着拐杖坚持到上山查看三七长势,一趟下来,汗水浸透全身。

4年多来,随着科技扶贫的推进,“冬闲田”变成“马铃薯增收田”;未曾开发利用的人工松林下,生长出优质的有机三七;全国首创的院士指导班,培养了1000多名乡土技术人才。目前,澜沧县的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41.17%预计可下降到2019年的1.48%,实现了从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到“云南省科技扶贫示范县''的跨越,为全国科技扶贫做出了有力的示范。

“在脱贫攻坚一线,和贫困群众在一起,每一天我都过得很充实。”朱有勇说。

 

科技扶贫创造的产业神话——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二) 

“澜沧江边蒿枝坝,拉祜山寨美的家……”

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很多人会唱这首《蒿枝坝的花儿开了》。这些浅显易懂的歌词是朱有勇为宣传科技扶贫,专门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写的,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二组正是他在澜沧的“家”。

蒿枝坝二组是个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拉祜族聚居村寨,2015年完成了安居房、硬化道路、干净饮水等建设。2017年,朱有勇和科技扶贫团队帮助这里争取到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重点实施绿化、美化、亮化。道路两旁和公共绿化带种上了三角梅、炮仗花,房前屋后增添了果树,村寨里有了路灯,新发展了马铃薯、蔬菜、水果等产业。2018年,蒿枝坝实现了脱贫。

家变美了,收入增加了,卫生习惯也改变了。“家家户户、公共区域打扫得干干净净。老百姓精神状态很好,有自信,想致富。”朱有勇说,“我为他们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

在脱贫攻坚一线,他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科研精神

“家”越变越美的过程,也是朱有勇在科技扶贫中不断探索的过程。

刚到蒿枝坝住下时,朱有勇就给了村民们一份见面礼——每家10只小鸡、两只猪仔。“养大,卖掉,基本可以达到脱贫标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效果不好,“鸡猪养大后,都被村民自己吃了,变不成收入。这样的扶贫方式不可持续,还是得靠产业。”

反复地调研、思考、讨论后,朱有勇确定了科技扶贫方向和目标。

“中兴呀,你们的任务很重,但是澜沧不应该穷啊。”调研后,朱有勇语重心长地对澜沧县委书记杨中兴说。

在朱有勇看来,澜沧县发展的短板和优势都十分突出。水、土地、光热资源非常丰富,但产业发展、科技应用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短板。朱有勇和其他院士专家一道,对澜沧县科技扶贫进行了定位——立足地区资源禀赋,依靠科技建设特色农业产业,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冬季马铃薯和林下三七是朱有勇科技扶贫的重点产业示范项目。尽管已经有了完整的技术体系,也有实践案例,但朱有勇仍然坚持不铺摊子,不搞冒进,必须在当地完成试点、总结,再推广。

寻找林下三七的示范点比较艰苦。竹塘乡募乃村小广扎村民小组有块林地,土地、光热、人工林等条件都具备,但是没有亲眼看到水源情况,朱有勇一直不放心。当时是雨季天,山上根本没有路,但朱有勇坚持要去水源地查看。“捡了一根树枝当拐杖,朱院士就钻进树林里。山很陡,有的坡度估计有六七十度。路上摔了几跤,他不准扶,爬起来继续走。手脚都被树枝划破了好几处。”一同前去的竹塘乡乡长龚老五说。亲眼看到了水源地,朱有勇才拍板定下示范点。如今,冬季马铃薯从最初100亩的技术示范推广种植到17000亩;林下三七从2亩示范扩大到了8000多亩,成为澜沧县脱贫摘帽的重要产业。蔬菜、水果等产业也基本完成了试点、示范,准备推广发展。

“朱院士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循序渐进的工作方法、踏实苦干的工作作风,是我们全县干部群众学习的标杆。”杨中兴说。

作为院士,他亲自给农民学员讲课,手把手传授技能,培养出上千名乡土技术员和致富带头人

11月22日下午,朱有勇来到竹塘乡大塘子村的实训基地,检查院士指导班的培训情况。

思茅松树下,60名来自各乡镇的学员正在练习林下三七的点种。朱有勇来到学员中间,接过一把耙子,示范起拉种植沟。示范几遍后,他让身旁学员操作。“轻一点,边抖边拉耙子。”“对了,拉得好。”朱有勇向学员竖起大拇指。教完拉沟,他拿起几个三七种,摆放到种植沟里。“每垄地是1.4米宽,一行栽12棵苗,不能多也不要少。”朱有勇直起身子,对学员大声说,“每个人都来操作一下。过两天每个人发1000棵苗,就是你们的家庭作业,第一年成活率要在90%。第二年成活率要在70%以上。不能偷懒,我们要到实地抽查的。”

院士专家科技扶贫指导班是朱有勇和扶贫团队的全国首创,针对澜沧县素质性贫困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把课堂直接设在田间地头,由院士和专家授课,手把手讲解和传授农业实用技能。

中国工程院派驻竹塘乡挂职副乡长毛如志博士说,2017年以来,院士指导班已经招收了24个班1320名学员,学习内容包括了林下有机三七、冬季马铃薯、中药材、冬早蔬菜、热带水果种植和养殖技术等。

“课堂在田间、考试看收成。”院士指导班全新的教学模式,为澜沧县培育了一大批立足农村的技能型人才和致富带头人。

这一期三七班10月份开班,第一天军训,第二天朱有勇就上了一堂课。随后的课程都在林子里的实训基地,老师边讲解边示范,学员现场实际操作。林下三七课程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7天左右,要到明年3月份才结业,能够学到林下三七从种植、管理、采收全过程技术要领。谦六乡和平村丫口寨小组学员张开明说,和平村来了6个学员,今年正好有一家公司在和平村投资发展120亩林下三七,公司答应,他们结业了就可去当管理人员和技术员。“每个月会有2000元到3000元的工资吧,等过几年我也想自己种些三七,收入会更高的。”张开明说。

他因地制宜找准突破点,把山区的高原特色农业提升到新高度,用科技的力量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实支撑

竹塘乡大塘子村的李娜努,今年收获了第一批林下有机三七。“我的三七没有管理好,只收了10多公斤。”李娜努有点懊悔。即便这样,三七还是给她带来了一笔不小的收入。“加上以前卖过三七花,可能有五六万块钱的收入吧。”李娜努是2017年度院士三七班唯一的女学员。回家后,她投入2万多元种了2亩,家里还有其他产业,精力分散,三七地没有好好管理。“种三七不容易,管理要精细。”李娜努说,“如果不是自己种出来了,真的不敢想象,我们拉祜族山区群众也可以种这么精细的东西。”

回归山野林中的林下三七,不用农药化肥,是品质优良的有机产品,价格高效益好,因此对技术要求高,投入也较大。

根据林下三七的产业特点,朱有勇和扶贫团队加强与企业合作,为当地引进、培育了一批科技型企业。目前,已有深圳田丰科技有限公司、沈阳龙宝集团公司、澜沧澎勃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等一批科技企业到澜沧县落户,使林下三七产业进入了规模化、市场化发展的轨道。院士专家团队还制定了澜沧县林下有机三七种植技术规程,坚持规划控制、坚持严格审批,严格种植标准、严格基地管理,力争将澜沧林下有机三七打造成为全国三七行业中的著名地理标志。

当地的农民,依靠土地出租、打工等获得了不错的收入。竹塘乡募乃村小广扎村民小组共有农户73户279人。2015年时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6户245人,贫困发生率达90%。2017年至2018年,澜沧澎勃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在小广扎村民小组种植林下有机三七1280亩,农民通过租赁林地、为企业管护林下三七,成功实现脱贫,2018年人均纯收入达4674元。

“我们村在三七地打工的妇女日子最好过了。手机比我们的好,一人有一辆摩托,树林下上班,不晒太阳,皮肤还白。”李娜努说,明年她还要接着种林下三七,多种一些。

“澜沧江边蒿枝坝,洋芋花啊三七花,千朵万朵科技花,拉祜山寨幸福花。”朱有勇每天都写日记,过几年,他想把在澜沧的经历写成一本书,书名就叫《蒿枝坝的花儿红了》。

(记者 李汉勇 沈浩 陈鑫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