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网讯(记者 朱洪良 通讯员 董琼波)罗平县工商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和保护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建立联系制度、健全服务机制、完善保障机制、畅通沟通交流渠道、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切实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建立联系制度,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及行业部门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工作机制。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29人和相关部门32人挂钩联系到全县67个企业,深入走访调研联系服务的重点企业,全面了解中央和省、市、县各项政策在企业的贯彻落实情况,指导项目业主依法依规办理相关手续,协调帮助解决企业用能、用工、用地、物流、 融资等问题。二是建立工商联领导班子联系执委及重点产业制度。县工商联(总商会)21位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联系到各执委单位,收集行业发展信息,提出行业发展对策,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有效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健全服务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一是健全议事协调机制。各行业部门在服务企业过程中不得随意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需检查企业的务必提前向县级分管领导报告,取得同意后方可进入企业检查;二是健全工作推进机制。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清单建立台账,对可以解决和应当解决的问题,明确责任单位,限期解决,并销号管理;对能解决而未解决的,严格督办,直至解决,同时在县电视台、政府门户网、掌上罗平等媒体,政务服务中心服务窗口,公示职能部门服务企业的办事流程;开设服务企业“绿色通道”, 在依法审批前提下,一律并联审批、快审快办。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代办制,为企业提供无偿代办。三是健全工作评价和结果运用机制。由县纪委监委牵头,县政府办、县委组织部、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科技局、县政务服务管理局等有关部门配合,制定评议方案,并组织企业代表每半年对各行业部门服务企业情况开展一次评议评价,评价结果计入年度综合考核结果。对评价排名后三位的部门,由县纪委监委对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谈话;对连续三次排名后三位的部门相关人员进行追责。四是健全督查问效工作机制。由县狠抓落实工作领导小组综合督查室负责,重点围绕联系服务工作组及相关部门履职情况、协调议定事项落实情况等开展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吃拿卡要、推诿扯皮等行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五是健全民营企业评议政府职能部门机制。每年组织近100家民营企业对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民营企业的质量进行评价,通过评价进一步提高各职能部门服务民营企业的能力和水平,优化经商营商环境。
完善保障体制,确保工作有的放矢。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制定并下发了《关于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意 见》、《罗平县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罗平县投资项目全程领办代办实施方案》、《罗平县县级领导干部及行业部门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工作机制》、《罗平县重点项目推进机制》等文件政策,为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畅通沟通交流渠道,增强非公经济人士参政议政能力。一是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县委县政府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由主要领导参加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专题听取并研究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增强非公经济人士发展的信心;二是强化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通过搭建“法企联动机制”和“政银企沟通机制”,成立了罗平县纳税人权益维护中心,设立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监督联系点10家,组织开展“法律三进”和民营企业评议评价政府职能部门等活动,强化民营企业的法律意识,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三是落实好“三方四家”协调劳动关系联席会议制度,筑牢安全生产防护墙,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的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作;四是选树好先进典型。积极开展以推荐、表彰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龙头的一系列活动,使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学有目标、赶有方向。30余家民营企业和50余名非公经济人士受到中中央省市县各类表彰奖励,树立了先进典型,传递了正能量,彰显了我县民营企业家良好的社会形象;五是畅通非公经济人士参政议政渠道。全县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中,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8名、政协委员26名,各级工商联执委及副主席、副会长60名;罗平县工商联(总商会)九届执委56人,主席(会长)班子20人,其中企业家副主席8人、企业家副会长9人;推荐担任县直部门社会综合评价代表近100人次。工商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交议案、提案和建议100余件,被列为县政协重点督办提案12件。开展了上规模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中小微企业监测等调研,形成调研报告10余篇。全县非公经济人士参政议政形式多样、水平不断提高。
加大培训学习力度,增强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每年将40万元的培训学习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适时足额划拨,累计划拨200余万元。采取举办培训班专题学习、召开会议集中学习、印发政策汇编、发布信息等多种方式,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吃透吃准政策、文件精神,把握企业发展方向,增强科学研判经济形势的能力和防范化解企业法律风险的能力,坚定吃苦耐劳、攻坚克难、奋勇拼搏促发展的理想信念,促进“两个健康”取得长足发展。
截至2019年6月底,全县民营企业数量达3123家,注册资本超过84亿元;个体工商户25981户,注册资本超过30亿元。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在自身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基础设施援建、发展产业带动、吸纳劳动力转移就业、土地流转、贫困人口就医、就学资助等多种形式,在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增加贫困户收入、缓解贫困户就医、就学压力等方面发挥很大作用,实现了企业发展壮大、贫困户增收致富的双赢目标,并且涌现出了一批全国、全省扶贫模范企业。现50余家执委企业结对帮扶了1583户581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辐射带动5000余户农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6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