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笔、一个小本子、一台相机、一台摄像机……”这些东西,是村里老樊经常携带的随身物品,老樊时常装在一个鼓鼓的帆布包里,走村串寨。
他是一个有着22年党龄的农村党员;他是脚下沾满泥土的乡村通讯员;他也是一个摄影发烧友;三十年如一日,从事新闻创作和摄影,与他有着不解之缘的是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小豆腐块”。
他是富源县大河镇青龙村人,他的名字叫樊朴才,村民们都称他为“土记者”,方圆百里以内小有名气的“农民记者”。1963年出生于当地的农民家庭,五十六岁的他,用尽一生心血挖掘村村寨寨中的新闻素材,翻阅千山万水,不惧严寒酷者,不畏艰难险阻,用笔和墨,用光与影,为民叫与呼,书与歌,记录着农村的点点滴滴和发展变化。
老樊说:“85年的时候,自己就开始接触摄影了,那会儿只是把自己觉得好看的、有意思的拍下来,再把照片洗出来,这一拍到现在也有三十多年了。以前信息化程度不高,只能通过看电视、读报纸获取新闻信息。我看到电视和报纸上的新闻内容许多都是与我们农村息息相关的。那时我常常会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自己本身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也当过生产队会计、支部委员、村民组长、农科员、党支部书记,农村的情况再熟悉不过了,自己是不是也能用笔做点什么。想到这,由衷地觉得心里很充实,很乐意。”
2002年的一天,老樊到富源县城国营相馆洗照片,遇到时任《曲靖日报》驻富源记者站站长钱德华老师,两人在一起聊起了摄影。钱老师对老樊说:“老樊,你照相的时候经常能接触到最基层的东西,可以尝试着把一些你认为有意义的素材拍成新闻图片,写写新闻信息投投稿。农村鲜活的东西很多,但是你要学会有一种新闻意识,争取在报刊杂志上刊登发表。”老樊认为钱老师讲的话很有道理,更坚定了自己心底的想法,于是开启了自己的记者生涯。
在2002年3月的一天,老樊在大河集镇街上,看到了在镇农科站门前,很多老百姓在争相购买包谷和水稻优良种子的热闹场面。他想:那些年,党委政府和农技部门大力推广农业科技,给人们初尝甜头,科学种田意识有了极大转变,自觉地提前购买优质品种。于是老樊把这个热闹的场面拍下来,写成书稿投给《云南日报》,10多天以后,《云南日报》社会周刊在2002年4月11日头版头条刊登了这条图片新闻。第一次在省级党报上发表文章,这让老樊着实光彩了一回,内心备受鼓舞。
由于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新闻写作的培训,靠自费订阅《云南日报》和《曲靖日报》潜心研学,他觉得在党报上能被选登的文章都是可以借鉴的好文章,他会将报纸上好的文章摘抄到小本子上学习,看到好的照片他会仔细琢磨作者拍摄的主体、角度、构图等,也会认真思考真正的好新闻作品是什么样的,自己应该如何选择切入点和拍摄角度,他还3次参加《曲靖日报》组织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他总认为业精于勤,勤能补拙。
为了可以将有价值的新闻及时进行报道,随身带相机,常常只身一人去现场,与十里八乡的老乡们拉拉家常,摆摆白,拍拍写写画画。有时釆访,有的人不理解也不配合他,还会遭到白眼。但是,在他看来,这何尝不是百味人生呢,只要能拍到好照片、挖到好素材就可以了,时间久了,自然而然人们都会理解的。老樊说:“以前没有网络,有了素材之后,从构思到动笔,再修改,再一篇篇地校对,完成以后拿到镇上的打印店打出来。然后,跑到县城国营相馆把照片洗出来,经过精挑细选之后,把文稿和照片一起拿到邮政局邮寄给报社,现在还留存着以前拍的几千张照片底稿。”
有一次,他看到堆积成山的煤矸石,不仅影响生态环境还没地方堆放,得知当地企业从外地引进先进技术建设煤矸石砖厂,将煤矿没用的废弃物加工成的优质的建筑材料——煤矸石砖。这些年,新农村建设也好,脱贫攻坚也好,用煤矸石砖建房、砌围墙等,为老百姓省了不少钱,还很便捷。老樊及时到砖厂进行采访,了解详细情况,并拍成图片邮寄给报社,2005年9月28日曲靖日报刊发了这篇图片新闻。老樊说,不管是农业、教育、基础设施还是其它,只要是为老百姓好的题材,他都会用心做好每一次的采访,而且每一次采访都能发挥好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除了热衷于写新闻之外,老樊时常把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放在心上。带着村民义务投工投劳修路、种树、维护饮水工程,带着大家培植新兴产业,调解村民的矛盾纠纷......只要大家需要他,他都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
一次在摄影途中,老樊看到一个妇女在收红萝卜,他马上向妇女了解种植面积、销路如何。她对老樊说:“只要后期管理好,比种粮食划算,收入是种粮食的好几倍,每公斤3元,好卖得很,供不应求。”老樊将她的致富经验进行了报道,后来在《曲靖日报》刊登了,带动了村里很多农户也种植红萝卜,创了收。每当看到哪家有销售农产品需要宣传,他都会在自己的朋友圈转发宣传,主动帮忙搭线,介绍一些朋友来购买,大家对老樊赞不绝口。
至今,他在各级各类媒体发表的文章有300余篇,有报纸的,有电视的,还有新媒体的。每次看到自己的文章发表了,他都会认真收集整理,存档珍藏。
不忘初心担道义,妙手著书写文章。老樊的字里行间是对人民最真切的情怀和一个共产党员不变的初心,是他用深深的脚印和一幅幅感人画面书写的诗行。
(富源县融媒体中心 邓成斌 仝坤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