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珠江网讯 > 正文
珠江源头谋跨越 富民强市谱新篇
发布日期:2019-08-30    来源:珠江网    浏览:434

地处珠江源头的曲靖市,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深化改革,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70年来,曲靖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近日,本报记者走进曲靖的部分县市,感受曲靖70年的巨变——

宣威:夯实基础保障民生

ynrb_2019-8-30_10_1_2_s.jpg

宣威,因火腿而闻名,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矿藏、秀美的风光。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宣威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砥砺前行,一个贫穷落后、百废待兴的贫困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近年来,宣威市深入实施基础夯实、产业发展、城乡提质、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和强化保障“六大”工程,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夯实基础保障民生

新中国成立初期,宣威城乡基础设施极为落后,城区面积只有0.4平方公里。今天的宣威,主城区规划面积达12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扩大到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9.8%。

多年来,宣威市坚持全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普宣高速、宣曲高速、沾会高速宣威段等建成通车,内通外达、互联互通的大通道格局正在形成。宣威机场建设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宣威即将进入“航空时代”。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宣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难,贫穷落后、缺衣少食。70年来,宣威经济实现了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的跨越。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80.7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0343元,分别是1952年的968倍和323倍。

2018年,宣威全市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326元、12091元,分别是1983年的85倍和45倍,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就业保持稳定,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法治宣威、平安宣威建设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开展,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提升。

宣威是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山区于一体的连片特困区,2019年,宣威市将实现56526名贫困人口脱贫、246个村出列,全市脱贫摘帽。今年以来,宣威市紧紧围绕全市高质量脱贫摘帽目标,坚持发展举措围绕脱贫攻坚制定、产业培育围绕脱贫攻坚布局、项目建设围绕脱贫攻坚推进、工作力量围绕脱贫攻坚部署,调集一切资源、整合一切力量,统筹推进脱贫摘帽工作。

宣威市围绕“村出列”,全力补齐短板,对照新修订的贫困村出列“七条标准”,经过反复排查梳理核实,今年计划出列的246个贫困村在通硬化路、通动力电、通网络宽带、通广播电视、有标准化卫生室、公共服务和活动场所等硬件建设方面已全部达到脱贫出列标准,宣威市将进一步巩固提升,力争全市256个贫困村全部达标出列;围绕“县摘帽”,着力提升脱贫成效,把巩固脱贫、防止返贫、提高脱贫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解决漏评、错退等问题。同时注重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进一步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加快行为习惯养成,切实提升村容村貌,改善环境卫生,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宣威始终坚持“两型三化”产业发展方向,全力推动农业提质、工业转型、三产提速,加快形成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高原特色农业加快发展,目前,宣威农业正朝着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迈进。同时,以“一县一业”为抓手,着力推动宣威火腿产业转型升级。2018年,全市火腿及关联产业产值达35亿元。

宣威不仅是农业大市,也是工业大市,一直以来,工业经济都是引领宣威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宣威是老工业基地,以煤炭、电力、化工、冶金、食品、建材六大传统工业为主,是拉动宣威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近年来,工业总产值在量上都保持了平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8年工业总产值223亿元,在全省129个县(市、区)中排名第10位。近几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宣威市坚持一手抓存量盘活,通过技术改造来推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手抓增量做大,通过发挥优势、挖掘潜力,集中发展、延伸发展,并积极引进新兴工业来解决宣威工业结构不优、重工业大而不强、轻工业小而不优等问题。

加快传统工业改造提升,宣威市重点支持开发磷化工下游产品,推进磷酸氢钙、磷渣海绵砖等项目建设,推进凤凰钢铁新型钢材加工项目建设,扩大新型建材生产,不断拓宽市场空间;切实加大新兴产业培育和扶持力度,宣威市自2014年引进并发展液态金属产业以来,通过5年的努力,目前,宣威液态金属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产、研一体的发展格局;着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目前,宣威工业园区形成“一区三园”布局,规划面积30.67平方公里。2018年,宣威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44.1亿元,同比增1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亿元,同比增10%。宣威市将紧紧围绕园区规划定位,充分发挥园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作用,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产城融合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接下来,宣威市将继续围绕‘云南现代农业强市、省际间节点城市、中国火腿美食文化名城’的定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继续谱写新时代宣威发展新篇章。”宣威市委副书记、市长周云锋表示。

本报记者  张明磊  文/图
        

罗平:“东方花园”绿色崛起

ynrb_2019-8-30_10_1_3_s.jpg

罗平历史文化悠久,布依族文化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后的文明”;罗平旅游资源富集,享有“美丽的东方花园”“神奇的鱼龙故乡”“地球上春天最美丽的地方”的美誉;罗平生物资源多样,是全国油菜籽生产基地县、全国小黄姜交易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蜜蜂春繁基地和国家优质蜂产品生产基地县;罗平气候舒适宜居,县城平均海拔1480米,富含负氧离子,是宜居宜业、康养度假的理想之地。

70年来,罗平县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2018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78.6亿元,是1952年的2957倍,GDP总量在全省129个县(市、区)中排名第24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7477元,是1952年的916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4亿元,是1952年财政总收入的6462倍。全县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改革开放以来,罗平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1%,比改革开放前提高了7.7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9%,比改革开放前提高了9.4个百分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罗平的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落后,属于典型的农业社会。经过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8.7∶13.1∶38.2调整为2018年的25.5∶29.6∶44.9,实现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重大转变。

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80.19亿元,是1952年的29700倍;第二产业增加值达95.9亿元,是1952年的5750倍;第一产业增加值82.96亿元,是1952年的938倍。

2018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04万人次,旅游综合总收入70.4亿元。如今,罗平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全力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推动旅游与农业、旅游与工业、旅游与文化、旅游与康养等深度融合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养生养老、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金鸡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腊者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城乡面貌换新颜

新中国成立初期,罗平百废待兴,城乡基础设施非常落后。70年来,罗平统筹推进城乡发展,花海大地旧貌换了新颜。2018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21.6平方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7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7.56%,被评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2018百佳深呼吸小城”。

公路通车里程从1978年的650公里增加到4560公里,行政村100%、自然村99%通硬化路,“出门靠脚走、运输靠人背马驮”的状况已成为历史。

拥有水库25座,有效库容3986万立方米。阿岗水库建设加快推进,设计总库容1.29亿立方米,预计2020年建成。建有大中小型水电站20座,水电装机容量98.5万千瓦,年发电量40.45亿千瓦时,被誉为“电力之乡”。4G网络、光纤宽带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罗平各族人民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正阔步迈向小康社会。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64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693元。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目前,罗平县累计减贫9001户35952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8.08%降至2018年末的1.22%。2019年确保剩余的10个贫困村退出、2162户6328人稳定脱贫,实现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医疗卫生长足进步。罗平县小学入学率达到99.97%,初中、高中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9.79%、84.58%;建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常见病就地就近就医目标。

基础设施大改善

1987年,鲁布革电站建设形成“鲁布革冲击波”,打开了罗平认识世界的窗口,也让全国和世界认识了罗平。党的十八大以来,罗平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如今,对外快速联通的南昆铁路、江召高速公路横贯罗平,曲百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通用机场完成场址论证,南昆铁路扩能改造、深圳至昆明高铁、罗平至昆明城际铁路、罗平至石林城际铁路等项目列入省市规划建设。通过组织举办国际油菜花文化旅游节、国际花海马拉松赛、国际小黄姜养生文化高峰论坛,罗平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也逐渐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

站在新起点、谋划新跨越。今后,罗平县将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旅游品牌化、城乡一体化、全域信息化“五化联动”,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县城”“美丽乡村”,推动罗平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奋力谱写好中国梦的罗平新篇章。

本报记者  张雯  文/图

       

 师宗:突飞猛进活力迸发

ynrb_2019-8-30_10_1_4_s.jpg

7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师宗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毫不动摇推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2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3万元,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31000元、1200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6.4亿元。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近年来,师宗县始终坚持以产业为核心,坚定不移调结构、转方式,高原特色农业快速发展,引进和培育37户农业龙头企业,建成全国优质烟叶基地县和云南省柑橘生产基地县、速生杉木林基地县、黑山羊保种基地县,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7亿元。

新型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构建了以不锈钢、建筑建材为主,新型煤化工、生物资源加工为辅的现代工业体系。不锈钢冶炼、热轧、酸洗及下游产业产值有望达到150亿元以上,以建筑陶瓷等为主的建筑建材产业产值有望达到30亿元以上,煤炭产业向精深方向发展,产值可实现50亿元以上。

现代服务业活力迸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两个,“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深入推进,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7亿元。  

70年来,师宗县抢抓机遇补短板,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长期困扰师宗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得到了根本性破解。

目前,师宗县建成了内联外通的交通网。东西向的汕昆高速、南昆铁路穿境而过,南北向的麒师、召泸高速快速推进,南北向的师丘高速、师丘铁路正在规划筹建。农村公路大大改善,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公路硬化“组组通”,全县公路的累计通车里程达3200公里。

 建成了供给充沛的水网。建成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15座、小型水库167座、“五小水利”工程53165件,全覆盖解决了县乡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自来水普及率达90%、农村集中供水率达85%。

建成了全覆盖的电网和高质量的通讯网。全面实现行政村通10千伏动力电,户户通电覆盖率100%,实现行政村光纤通达率、4G网络覆盖率100%。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70年来,师宗县遵循城镇发展规律,抢抓县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县机遇,着力拉框架、优布局、打基础、提品质,实施了一批重大市政工程,形成了“一心两轴四片区”城市格局,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3.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6.23万人,城镇化率42.5%,成功创建为“云南省文明县城”“云南省卫生县城”。  

规划建设了8个以水生态、民间文化等为主题的特色小集镇,集镇品质得到大幅提升,承载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推进20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实现农村公共卫生保洁常态化,彻底结束了“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历史。

70年民生事业蒸蒸日上。师宗县坚持共建共享,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教育事业稳步向好,新建校舍近100万平方米,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深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被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第三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

卫生事业长足进步,在全省率先推进“医联体”改革,3家县级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标准,县级医疗机构建设达到标准化要求,标准化卫生院、卫生室覆盖率达100%,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文体事业亮点纷呈,一批精品节目走进央视荧屏,师宗“农村文化现象”广获点赞,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

生态建设富有成效,牢牢守住绿水青山不动摇,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森林师宗”建设,森林覆盖率达48.11%,被国家授予“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称号,创建为“云南省园林县城”。

同时,师宗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始终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扎实推进产业、住房、医疗、教育、基础设施、群众工作、城乡人居环境提升“七个全覆盖”,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全县累计减贫16642户71515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左右。

2019年4月30日,省政府正式批准师宗退出贫困县序列,脱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昔日的穷乡僻壤变为了美丽乡村。
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师宗县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履行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责任,持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党员干部“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践行“两个维护”更加坚决。

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好干部标准,大力选拔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各级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得到增强。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全市率先开展“红旗村”推选活动,“扶贫公司+村党总支领导下的合作社+深度贫困户”精准产业扶贫模式在全市推广,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号召力进一步提升。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建立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干事创业环境。
本报记者  张雯  文/图
       

富源:资源大县蝶变升级

ynrb_2019-8-30_10_1_5_s.jpg

经过70年的高速发展,富源县从一个以煤炭资源为主的资源大县,蝶变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2018年,全县生产总值达155.35亿元,与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相比,增长了183倍,地方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866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14.59亿元,增长了168倍。今年6月,园区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产业聚集区被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授予“云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荣誉称号。
煤炭行业走上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我们企业过去是焦化厂,经过转型升级后,建成了以循环经济为发展模式的新型煤化工企业。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2500万元,投进去的9000多万元环保建设成本,5年即可收回。”富源德鑫集团董事长朱德芳说,“只有实现绿水青山,才能产生金山银山。”

现在,富源德鑫集团从煤炭中生产出焦炭、煤焦油、硫磺、碳酸铵、化肥、粗苯、天燃气等十七八个产品,实现了每天3个一百——100孔焦煤(1800吨),100吨化工产品,100万元利润。今年,德鑫集团工业产值预计达到50亿元。

富源是云南的东大门,素有“滇黔锁钥”之称,总人口83万。境内煤炭资源丰富,地质储量191亿吨,是我省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县,也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在煤炭产业的推动下,县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199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亿元大关,2011年突破100亿元大关,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全面提升。

但是,单一的煤炭产业,难以担负起持久推进县域快速发展的重任。“因煤而兴”的富源县,在享受了煤炭“黄金十年”盛宴后,由于受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影响,煤炭市场低迷,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了产量、销量、价格“三下降”,特别是2014年受产能过剩、下游发电企业和冶炼钢铁企业拉动需求乏力、煤矿整合关闭停产、火电机组停机备用等因素影响,经济出现“断崖式”下跌,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30.6%,工业增加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40%。

“面对发展困境,富源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坚定不移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累计关闭煤矿51处,退出产能732万吨,地方煤矿从145处减少到94处。”曲靖市委常委、富源县委书记唐开荣说,“出台了煤矿安全生产和打击非法开采黄红牌‘双十二条’制度,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创造了地方煤矿64个月零事故、零死亡的最长安全生产周期。”

目前,全县保留的94处地方煤矿已完成转型升级12处,正在实施转型升级82处。为进一步延伸煤炭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富源把精细化工(新型煤化工)作为重点发展的五大产业之一,新的煤化工一体化项目建设正在深入推进。力争到2020年,实现原煤产量1800万吨,实现产值135亿元,税收27亿元。

同时,围绕产业政策导向,破解电力产业发展困局。2018年,实现电力产值18.6亿元。

新型工业化推动县域经济V型反转

随着“高原特色农业和生物资源加工、新型煤化工、铝合金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加工制造、旅游文化、现代商贸物流”五大产业的有力推进,“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得到有效破解,构建起了现代产业新体系。

工业园区活力增强。累计投入8亿元,在大山里建成了37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打造了产业发展的“新洼地”。2018年底,入园企业(项目)达46个,实现工业园区产值119.2亿元,同比增长15.28%。今年6月,实现工业园区总产值59亿元。

百亿级产业集群初具雏形。依托云南云铝泽鑫铝业有限公司33万吨绿色水电铝项目,在工业园区重点打造以铝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引进了浙江金华今飞集团投资建设铝合金汽车轮毂项目、铝合金摩托车轮毂项目,目前已经形成年产500万件汽车轮毂、500万件摩托车轮毂产能规模。

“富源生产的轮毂已经使用在奔驰、宝马汽车上,产品还出口到了印度等地,实现了富源工业产品出口的‘零突破’。”富源县县长陈志说,“随着飞扬年产300万台汽车变速器零部件一期、泽鑫年产15万吨高强度铝合金等项目的建成投产,富源已建成铝产业项目7个。2018年,铝产业实现产值60.05亿元,占工业经济比重达38.2%。”

目前,富源利青400万只摩托车制动圈、富源格威100万件摩托车零部件、中美合资云南飞速汽车零部件、今飞年产30万吨再生铝资源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为打造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产业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招商引资注入发展新动能。2014年以来,累计签约引进项目182个,建成166个,到位市外国内资金563亿元。

“通过今飞集团的带动,累计引进浙江金华、广东江门等地47户企业到富源考察洽谈,其中落地项目5个,计划投资55亿元。”富源县常务副县长戴桃玲说,“我们积极引导园区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采取入股合资方式共同建设项目,构建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发展模式,确保企业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着力推进铝产业智能制造。力争到2020年,铝产业实现产值120亿元。”

多元化发展,成功推动富源县域经济实现V型反转。截至2018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7户,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94.6亿元,同比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2亿元,同比增长13.9%。工业经济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本报记者    蒋贵友  文/图
       

陆良:步履坚实高效发展

ynrb_2019-8-30_10_1_6_s.jpg

陆良县地处滇中腹地,是云南第一大平坝,是爨文化的发祥地、陆良八老的故乡。新中国成立后,经过70年的艰苦奋斗,迈出了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坚实步伐,2018年与1952年相比,生产总值从2909万元增至175.68亿元,增长603倍;财政收入从142万元增至21.26亿元,增长1496倍;固定资产投资从5万元增至136.5亿元,增长27.3万倍;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400元、14860元,分别是1984年的68.3倍、52.6倍,陆良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质量与效益相得益彰、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新中国成立以来,陆良县先后实施了西桥炸滩、万人开挖南盘江工程,用锄头、铁锹在平地上开凿了34.5公里的南盘江。通过多年工程治理、截污保洁、河长制的实施,南盘江基本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陆良圆满完成了国务院确定的水利改革试点任务,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农田水利综合改革路子,被称为“高原水乡”“鱼米之乡”。

治水兴县,修路富民。陆良全县建成公路总里程2674公里,构建了以高速公路为龙头、干线公路为骨架、乡村公路为脉络的综合交通网络,主动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和“麒沾马”一体化发展,积极承接昆明、曲靖产业转移和物流商品集散。陆良独特的区位优势正逐步转化为开放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老城区改头换面、新城区迅速崛起,70年来,陆良实现了由4条老街到“双20”的华丽转身。目前,建成区面积达20.1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0.5万。县城东南西北4个出口逐步畅通,城市管理迈入法治化、精细化,占地1100亩的同乐公园成为城市“会客厅”,东西护城河实现引水入城,东联西进、南北延伸的城市发展框架全面形成,被评为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宜居品质和文明内涵不断提升。

陆良县坚持规划引领、融合城乡,先后完成了大莫古特色商贸集镇、龙海红色幸福家园、板桥凉州古镇等重点集镇建设,实施了美丽家园、省级规范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点、乡村清洁工程,逐步解决“只建新房、不见新村”的问题,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小城镇为支撑、美丽乡村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格局。

绿色发展提质增效

近年来,陆良县高原特色农业蓬勃发展,蚕桑、蔬菜、食用菌、玉米制种、秋冬马铃薯等产业规模和效益位居全省前列,逐步形成了以蔬菜生产、销售、冷藏、运输为一体的百亿产业集群,先后荣获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高原特色食用菌产业大县,成功申报以蔬菜产业为主的“一县一业”试点县,正全力创建“全省绿色食品牌示范县”。  

陆良县围绕提升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组织化、市场化“五化”水平发展蔬菜产业。2018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60.2万亩,总产量135.5万吨,产值27.3亿元。目前,已集中建成占地370亩的“中国陆良蔬菜冷链物流园”,共有冷库476座,具备年收购600万吨蔬菜的产能,并建成了日处理能力达2500吨的蔬菜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处理中心。陆良蔬菜产业从业人数达20万人,带动了建档立卡贫困户8821户、户均增收7143元,蔬菜年加工产值40.5亿元,综合产值突破了百亿元。

“在蔬菜产业‘一县一业’示范县打造中,我们将围绕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目标,以绿色发展为主要任务,力争用3年时间,发展成为全省蔬菜产业标杆,争创省内知名、国内闻名的‘陆良蔬菜’绿色食品牌,推进陆良蔬菜大县向蔬菜强县转变。”陆良县委副书记、县长胡选坤介绍。

此外,新型工业进程加快,陆良县打造了44平方公里的“一园三片”工业园区,在全省率先实现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成功跻身省级工业园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列,先后入驻蒙牛集团、李子园乳业、米高钾肥、宏源煤焦化等109户企业,以园兴产、以产促城、产城融合的发展态势良好。

民生福祉不断增强

为着力解决美好生活需求,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陆良县规划超前,基础先行。自2016年开始,在全国征集“滇中健康城”规划方案,通过比选,确定项目规划控制面积8.77平方公里,建设周期8至10年,总投资260亿元。自2018年3月开始,通过拉框架、打基础、修道路、搞绿化、建公园、强亮化,目前已完成投资15.05亿元。

在陆良县龙海山上,有8位老人用31年时间植树造林13.6万亩,成就了30年如一日甘于寂寞、无私奉献、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陆良八老”精神,成为“森林陆良”建设的缩影。近年来,陆良县不断继承和发扬“陆良八老”精神,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铁心保护、铁腕治理、铁面问责,中央环保督察和“回头看”反馈问题扎实整改,路域桉树、非煤矿山、裸露坟墓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南盘江河流水质明显改善,历史遗留铬渣全部处置完成,西桥老工业片区实现“项目只出不进、排量只减不增”的总量控制,陆良退出全省重金属污染县行列。美丽县城、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陆良的山更美、水更绿、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陆良县将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和‘麒沾马’一体化发展,全力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西南蔬菜加工贸易中心、全省绿色食品牌示范县和曲靖新型工业化增长极、曲靖南部区域中心城市。”陆良县委书记张光彦表示。

本报记者  张明磊  文/图
        

会泽:培育产业增强实力

ynrb_2019-8-30_10_1_7_s.jpg

会泽地处滇东北乌蒙山主峰地段,是出滇入川的重要通道。历史上因铜而兴,铜商文化冠绝云滇,有“万里京运第一城”“会馆之都”“钱王之乡”美誉,2013年会泽古城被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新中国成立初期,会泽一穷二白,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经过70年来的高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1950年,农业总产值仅为2976万元,工业总产值仅为120万元,财政总收入仅为73万多元。截至2018年末,全县生产总值达190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达81.25亿元,工业总产值151.4亿元,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十大攻坚战”助力精准扶贫

会泽是曲靖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深的县,在106万人总人口中,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万多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我省深度贫困县。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的不懈努力,广大群众不断脱贫出列。到目前为止,全县还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万人。

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会泽举全县之力,打好“产业扶贫、素质提升转移就业、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十大脱贫攻坚战。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培育是关键。我们重点谋划打造‘高原特色农业和生物资源加工、能源、冶金化工及建材、文化旅游和体育健康、现代商贸物流’五大优势特色产业。同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畜牧、马铃薯、果蔬、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向规模化、商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会泽县委副书记、县长孙荣祥说。

围绕产业发展这一主题,会泽县多措并举。一是流转土地49.4万亩,加大组织化生产力度。建立平台联建、资源联合、利益联结“三联”机制。注入运行资金2000万元,整合国有资产1.8亿元,成立了道成开发公司及23个分公司、5个服务中心、271个合作社。实施“云品进京入沪”工程,建成示范区大棚1000亩,计划到2020年达到5万亩。抓住中国工程院挂钩帮扶机遇,完成13个高产燕麦、荞麦品种选育工作,今年,在大桥、驾车等乡(镇)推广种植新品种燕麦5万亩以上。认定无公害粮油、果蔬、渔业种养基地109万亩,认证“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13个、绿色食品2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5个。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中国辣椒之乡”“中国核桃之乡”等荣誉称号。二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千方百计盘存量、扩增量,推动卷烟、铅锌冶炼等传统支柱产业升级发展,加快培育生物资源加工、风电、光伏发电等新兴产业,着力推进温氏25万吨饲料厂、中药材和工业大麻种植及加工、油橄榄和核桃深加工、以礼河四级电站复建等产业项目建设。三是加大文旅产业发展力度。抢抓高铁时代即将到来的发展机遇,把县城作为核心景区来打造,围绕“南保、北拓、东延、西扩、中提升”的规划思路,及时启动“美丽县城”和“5A级古城景区”规划编制和建设,着力建设“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园中”的山水旅游城市。目前,正加快推进引水入城、蔓海湖等项目前期工作。今年1至7月,共接待游客303.5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23.9%,创旅游服务综合收入40.4亿元,同比增28%。

“易地搬迁”断穷根谋新生

会泽的贫困,与山有关。全县5886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5.7%。12.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居住在高寒、冷凉山区,这些地方干旱少雨,交通闭塞,石漠化严重,地区资源承载能力严重不足,修路、引水、架电等公共配套成本过大,且难以稳固。

为从根本上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和发展问题,彻底斩断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2018年3月,会泽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引导十万人进城、再建一座会泽新城”的重大决策。计划用3年时间,规划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125个,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3627人。其中:在乡镇建设安置点119个,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20859人;在县城建设安置点6个,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62768人。

经过半年多的攻坚大会战,新城一期建设项目顺利完工。今年1月29日,244户917名群众顺利搬迁新城。如今,在新城区安家落户的搬迁群众已达两万余人。

“为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会泽县多措并举,通过政府购买公益岗位、引进企业建立扶贫工厂、加强劳务输出、引导自主创业等措施,让群众逐渐融入当地的经济社会中。”会泽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潘利华说,“到目前为止,已实现转移就业21829人,正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基地和冷链物流园区建设,到时可提供就业岗位2300个。已在安置点建成1个服装加工扶贫工厂,带动103名群众就业,正在推进2个扶贫工厂建设、可容纳1000人就业。对无劳动能力的912户2462人,全部纳入城镇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范围。”

县委、县政府采取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一是深入开展“跟党走、感党恩,自力更生拔穷根”主题教育,教育引导贫困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二是创新载体,通过“扶贫工厂”“爱心超市”等方式,引导群众通过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三是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大力开展送政策、送理论活动,建立起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新时代脱贫攻坚讲习所402个,常态化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和措施讲解,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提高脱贫质量。

“从2016年以来,全县贫困发生率从42.41%降至15.35%。”会泽县常务副县长满江泉说,“2019年,脱贫攻坚总攻打响,全县52名县级领导带头包保乡(镇、街道),355支扶贫工作队驻村帮扶,省市县1.6万名干部挂包帮扶92974户贫困户。力争实现10个乡镇116388人达到脱贫出列标准,使贫困发生率降至2.53%,确保2020年实现全县脱贫摘帽,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本报记者  蒋贵友  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