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珠江网讯 > 正文
【德润珠源 文明曲靖】“我得守着他们”——记“中国最美乡村医生”陈金正
发布日期:2019-06-10    来源:珠江网    浏览:4798

珠江网讯(记者 王吉飞)2019年5月20日,大海乡大垴包村,在一片小楼房的包围下,村医陈金正的石棉瓦房特别显眼。顺着石阶走向陈金正的家,门口窗台上密密麻麻的解放鞋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出诊全靠走路,山路不好走费鞋,这些裂口的补补还能穿。”陈金正的妻子周会仙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些都是她挑出来的“好鞋”,还有几十双补不好的已经扔掉了。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大海乡地处乌蒙山主峰,因为海拔高、气候恶劣,绝大多数年轻人都去山外谋生活了。原本拥有近千人口的大海乡大垴包村,如今只剩下200多个老人小孩留守山中。村支书陈金正不忍心老人孩子生病没人医,2000年辞去村支书职务,到曲靖市卫生学校学医。此后,陈金正承担起黑箐村12个村民小组及周边10多个村庄的医疗任务,这一做就做了19年。

在大垴包中心卫生所,记者找到了正准备出诊的陈金正。步行几段山路,陈金正到了村里一位名叫梁长毛老人的家里。梁长毛有一个女儿已经外嫁到嵩明,破旧不堪的小屋里只有简易的床、家具和一猫一狗。年纪大了,杨长毛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和心梗,因此陈金正除了固定家访诊疗外,还隔三差五来看望老人。

陈金正耐心地测量血压,带了药给梁长毛治疗,梁长毛告诉记者,陈金正就像他的亲儿子一样。要走时,陈金正没有收药钱。“出诊费也不收,每回还都让你倒贴,怎么好意思呢!”梁长毛想起身拿钱,陈金正赶紧让老人躺下,“不差这几十块,您买点好吃的,照顾好自己。”陈金正说完就拎着药箱走了。

“本来药品就是零差价,这样倒贴,你家不缺钱吗?”记者好奇地问。

“家里就只有3亩山地,小儿子还要读书,我也想多挣点钱。可这些老人家比我还难,怎么忍心收呢?我拿自己工资补上就行了。”

看完门诊,陈金正背起药箱去给几位老人做慢性病回访,记者决定跟他一起出诊。山路太狭窄,很多地方只能一人侧身一步步往前挪。记者紧紧拽着路旁的植物慢慢往下溜,不敢去看脚下的万丈深谷,陈金正却有说有笑走得极为轻松。

“今天的路程算近的,有时候半夜出急诊要走10多公里的山路。”陈金正开玩笑说,方圆19平方公里内别说是山路,就连山上的石头,他也摸得清清楚楚。为了不让老人们跑山路,陈医生隔三岔五就到村里给大家检查身体,就连新农合看病报销,也是他步行到数十公里外的大海乡帮忙办理。

由于长期在山路上行走,陈金正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他之前最大的心愿是有辆摩托车,这样能更好的给乡亲看病。前些年,政府为他购买了一辆摩托车,但因很多山路过于崎岖,车根本上不去,大部分时候,陈金正还是得靠脚一步步走路去出诊。而他的收入,2010年以前每月只有100多元,现在每个月夫妻两加起来有1200元的收入。

因为生活拮据,陈金正家只有在儿子放假回来时才吃米饭,“给孩子打打牙祭”,其余时候都吃洋芋。今年女儿开始在会泽县第一人民医院实习,生活压力有所减轻了。周会仙每年只回一次娘家,因为走到娘家要8个小时。当记者询问为什么不坐车,这个看似坚强的农村妇女眼泪一下就掉了下来:“来回要40多块的路费,没钱……”

对于丈夫的选择,周会仙埋怨过,甚至动过离婚的念头。但看到村民们送鸡蛋、白菜时的感激眼神,她慢慢理解了丈夫的坚守。“虽说打工比干村医强,可他要出去了,村里老人小孩病了怎么办?”周会仙告诉记者,她也学会了打针换药,丈夫忙不过来就搭把手,半夜出诊也陪他一起做个伴儿。

当问到陈金正是否后悔过,陈金正回答:“我也不图个啥,反正能够帮帮老人小孩,自己觉得心安就好。最担心的就是我现在身体不好了,也不知道还能再干几年,村里年轻人不愿意呆,有文化的也不愿意来这里,要培养一个接班人,给大家看病太难了。”

从医19年,陈金正除了学医时到过曲靖,被评选为“中国最美村医”时去过一趟北京,最近一次走出大山,是前年腰椎间盘突出太严重下不了地,去了一趟会泽县医院,住院不到一周就赶回来了。“也想出去看看,但是我出去了,老人小孩生病了怎么办,我得守着他们!”陈金正说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