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网讯(通讯员 陈会玲)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精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全市坚持生态扶贫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按照“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要求,充分发挥生态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扎实推进林业精准扶贫工作,确保生态扶贫出实效。
一是实施森林管护扶贫。采取“县建、乡聘、站管、村用”的模式,在全市优先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为生态护林员、天保护林员、公益林护林员,最大限度吸收贫困人口在生态保护上实现就业增收。2016—2018年,全市每年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聘用生态护林员2929名,每人每年获劳务报酬收入8000元;聘用42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天保护林员及公益林护林员,每人每年获劳务报酬收入6000-7200元。通过选聘贫困人员参加森林管护,有效带动贫困家庭稳定增收脱贫。
二是实施退耕还林扶贫。认真落实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按照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及补助标准,优先安排有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依靠每亩1600元的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实现贫困人员政策性增收。2014-2019年实施退耕还林50.67万亩,补助资金78440万元,其中在1745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实施退耕还林7.37万亩,户均获得补助6337元,为助推生态扶贫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带动1.74万名贫困户脱贫。
三是实施陡坡地生态治理和生态效益补偿扶贫。把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列为重要生态建设与脱贫工程,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力度,2014—2019年实施陡坡地治理12.4万亩,补助资金17600万元,其中在4803户贫困户中实施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1.85万亩,户均补助资金5778元,带动0.38万人脱贫。通过国家级、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增加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按照每亩10元的补偿标准,全市每年兑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1259万亩、11624.2万元。
四是实施林业产业扶贫。加快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在巩固全市406万亩核桃的基础上,利用低效林改造项目资金、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资金,大力推进实施核桃提质增效及花椒集约化经营力度,建成一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核桃花椒产业基地,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经营性收入。2014年—2018年,全市实施核桃提质增效面积47.03万亩,每亩补助100元,补助资金4653万元;实施低效林改造项目36.5万亩,每亩补助100元,补助资金3650万元;实施中央造林补贴项目35.06万亩,补助资金3506万元;实施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项目26.4万亩,补助资金5189万元;实施森林抚育78.43万亩,补助资金9329.62万元。
五是发展林下经济扶贫。结合贫困地区区域森林资源优势,扶持带动林下资源合理利用,培育一批能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通过发展林果、林药、林菌、林禽、林畜等,构造企业带农户、农户带农户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积极探索“不砍树也致富”的路子。结合区域民族文化特色,以森林、湿地、野生动物等资源为依托,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为载体,发展森林生态观光、森林休闲度假和生态旅游村等产品,带动林区贫困农民脱贫增收。至2018年底,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39.1万亩,林下经济产值达22.91亿元。
六是实施农村能源建设扶贫。加大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力度,将节柴灶、太阳能热水器项目重点布局在贫困乡镇和贫困村,并优先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项目资金全面覆盖贫困乡镇和贫困村。2014—2018年全市推广太阳能热水器22255台,每台补助1000元,补助资金2225.5万元,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4392户17491人,补助资金1749.1万元;推广节能炉31371台,每台补助300元,补助资金941.13万元,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4392户,补助资金431.7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