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麒麟区东山镇:草莓化身致富果
  • 发布日期:2019-03-14
  • 来源:珠江网
  • 阅读量:2845

珠江网讯(通讯员 李小兵 张祥汝)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麒麟区东山镇撒马依村委会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通过引进种植大户在小戈息村小组“河那边”建成1000余亩草莓园,为撒马依的农户敲开了幸福之门,该草莓园区的实体化运转,达到了“一果”结“三金”的帮扶效果,实现了群众增收多元化,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据了解,撒马依村委会辖区内有6个自然村,8个村小组,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1户386人,贫困人口分布点多、面广,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植烤烟和粮食作物等传统农业产业,全村有耕地面积6589亩,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农业制约,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农户虽然有很大的自主权,但是由于不成规模,生产效率低等导致群众增收困难。

为有效破解全村产业发展模式单一、风险抵御能力差、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撒马依村委会积极探索,采取“党支部+土地流转+特色产业”的发展新模式,以“扶持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发展一片经济、脱贫一方百姓”为目标,精心谋划,建设草莓园区,集中流转土地1000余亩,充分挖掘土地潜能,通过集约化经营,科学管理降低传统种植业风险。群众将土地流转进入草莓园区,让草莓这个特色产业结出租金这颗金色“果实”。

同时,为了让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贫困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增加家庭收入,促进稳定脱贫,撒马依村委会依据《麒麟区产业和就业帮扶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出“党支部+新型经营主体+本地务工”的帮措施,通过发挥党组织引领力,搭建企业用工需求与贫困户就业需求桥梁,有效改善用工和就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培育出新的就业增长点,为贫困群众创造更多就近就业机会,免去外出务工的长途奔波劳苦,同时可以照顾家中的老人孩子、种好农田,实现稳定增收。

村党总支通过完善草莓园区与贫困群众利益联结,优先安排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到基地务工,园区每天每亩用工在2人左右,根据实际情况现已安排3人在园区从事保安工作、5人从事保洁工作、65人从事采摘工、28人从事纸盒折叠、9人从事园艺工。通过草莓园区就业带动,贫困群众在基地务工赚取薪金,让草莓这个特色产业上结出务工薪金这颗蓝色“果实”。

除了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促农增收外,撒马依村委会还通过“党支部+新型经营主体+服务对接”模式,积极做好供销对接、搭建发展平台、提供技术及人力资源支持,以产业发展助推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让草莓这个特色产业上结出集体经济发展资金这个红色“果实”。

在供销对接上,党总支积极配合草莓基地拓展产品销路,目前草莓成品销往北京、上海、拉萨等地,取得了较好收益;在平台搭建上,党总支积极对接相关部门,为基地办理经营手续,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在基础设施上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在草莓园区硬化长2公里的园区道路,新建草莓园区牌坊一块,投资31万元增设变压器一台,做到园区内路通、水通、电通。

此外,在劳务对接上积极动员当地群众到园区务工,解决新入驻企业用工难的实际问题;在技术支撑中,村党总支安排农技人员为种养殖大户、能人等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技术指导,提高种植收益。村党总支努力做好新型经营主体服务对接工作,企业按照流转土地每亩每年100元支付村集体管理服务费,为壮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