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者海镇劳务输出成脱贫“加速器”
  • 发布日期:2019-03-07
  • 来源:珠江网
  • 阅读量:2500

珠江网讯(通讯员 蔡令)自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以来,者海镇把劳务输出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精准对接,稳定就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劳务输出为抓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有效引导劳动力稳定就业增收。

初春时节,是森林防火的关键时期。拖茨村村民王吉隆一大早就上山巡护,在护林员岗位上认真履好“生态护林员”一职。说到“生态护林员”这个岗位,是者海镇紧扣“生态脱贫一批”的目标,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级林业、财政、扶贫等部门系列扶贫优惠政策,结合者海镇实际出台方案,坚持“脱贫、择优、公开”的原则, 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责任心强、政治素质良好、遵纪守法、热爱林业工作的贫困人员作为生态护林员,让一批贫困农户通过“转岗”生态护林员实现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吉隆通过竞选,成为村里的生态护林员。王吉隆认真履职、扎实工作,每年能有7200元的收入,全家于2017年脱贫。他的妻子也不闲着,在村里种植羊肚菌的合作社里打工,实现务工增收。

据拖茨村党总支书记付兆华介绍,者海镇拖茨村属于典型的冷凉山区,山地虽多,但土地贫瘠,当地的老百姓靠栽种玉米、洋芋等传统农作物谋求生计,没有支柱产业,广种薄收的辛劳使得老百姓的生活一直好不起来。于是拖茨村党总支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分析研究,一致决定走“劳务输出、引导老百姓务工”的路子。

说干就干,拖茨村党总支班子成员分成几个小组入户调查各个家庭的劳动力情况,分门别类造册登记,并于2018年10月在全镇率先成立了村级劳动力资源服务站。然后积极与外面有用工需求的企业等对接,按照劳动力情况,选择合适的岗位进行“联姻”,真正当好劳务输出的“媒婆”。

尹万方的妻子陶存芝就是村里劳动力资源服务站的一员,在照顾好老人孩子之余,她和邻居在劳动力资源服务站的引荐和帮助下,在家附近打工干活,拌水泥、挑沙灰等,不挑不拣。“村上修建什么项目,就会通知我们去报名,就在家边干活,每天能有70元左右的收入,还能照顾家,相当好呢。”尹万方妻子高兴地说。

者海镇各村社区也结合实际纷纷成立劳动力输出合作社,助力家庭增收,摆脱贫困。者海镇石咀社区也结合实际,成立了社区党总支劳务服务站。劳务服务站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专门为赋闲在家的村民提供货物运输、建筑施工、环卫管理等各种用工中介服务。通过走访调查,社区结合个人特长和家庭情况优先安排工作。

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李世忠今年49岁,2017年妻子因病去世,留下一双儿女由他照料。由于家庭变故,何家安不得不放弃外出打工,回到家里又当爹又当妈。社区结合何家安的情况,将他安排在离家300米的钢窗厂任环卫管理员一职。何家安对此表示满意,他说:“现在我不能去远处打工,在村里的帮助下,来钢窗厂打扫卫生和守大门,一天有100块钱左右的收入,不打扫的时间可以回家做做家务事,蛮好呢!”

目前,者海镇在“精准对接,稳定就业”的路上渐渐走得顺溜起来,成立劳动力资源服务合作社促进就业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据悉,2018年,者海镇实现人力资源服务合作社全覆盖,共组建服务队31个,吸纳社员15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8人,签订务工承诺书1000余份,提供用工岗位800余个,达成用工协议30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20余人。

者海许多村民“务工”已经成为常态,农村劳动力就业观念大大转变。大家或是通过县里直接输出,或是通过村里劳动力资源服务站引荐,或是通过务工村民带动村民务工等方式,纷纷主动外出务工或就近务工实现增收,助力家庭脱贫致富。2018年,者海镇全镇实现劳务收入3亿余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务工收入1.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