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马街镇:杜旗堡社区深化“千万工程”走出共同致富路
  • 发布日期:2024-10-25
  • 来源:陆良县马街镇
  • 阅读量:7630

近年来,杜旗堡社区深入学习“千万工程”,坚持把乡村治理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主动想、扎实干,因地制宜,创新举措,走出产业兴旺,村集体与群众共同致富路。

实干家改善好环境,“大塘”变“龙颜湖”。坚持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绿美村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不断擦亮乡村振兴底色。“三个行动”汇聚新动能。积极响应县委、政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百日巩固”“百日提升”3个专项行动,杜旗堡社区按照“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优化环境、示范带动先行”的工作思路,以点、带线、促面逐组逐户推进。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整合周边空闲地、空闲房、危旧房等资源,对杂草遍布、垃圾乱堆的水塘进行整改,昔日的“臭水塘”摇身一变,成为了风景宜人的“龙颜湖”。“三项举措”改变脏乱差。大力推进绿美行动,修复废弃矿山,杜旗堡植绿补绿增绿18500平方米,建设“小三园”130处,被评为省级绿美村庄。大力推进“两污”治理,新建公厕4座,改造户厕977户,通过“小三格+大三格”“小三格+还田”“小三格+氧化塘”模式收集处理污水;坚持和推行每人每天8分钱的保洁收费机制,村级配强保洁清运队伍,镇级统一转运、集中处置。大力推进“五堆十乱”整治,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20余吨、清理村内水塘沟渠12处、清理残垣断壁50处、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6吨,实现了乡村面貌由“局部美”向“全域美”的转变。“三项制度”推动长效化。坚持“三分建,七分管”,建立健全清扫管护、“门前三包”、卫生评比“红黑榜”3个常态化运行机制,对村内主干道、巷道、公厕实行“网格化”包保,定人、定岗、定责,做到不留空当、不留死角,切实以制度保障和责任倒逼,确保人居环境常态长效保持。

好环境激活新思想,“看客”变“主人翁”。群众主动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实现了“要我美”到“我要美”的转变,累计投工投劳参与村级事务2000余人次。“小院坝”搭起大舞台。依托院坝、爨凉亭等现有场所,与村民“讲政策、唠家常、寻计策、解民忧”,收集社情民意128条,为群众办实事75件,确定了“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树立移风易俗、文明先进典型家庭56户。“小民约”发挥大作用。聚焦杜旗堡社区风土人情,积极听取群众、乡贤和党员干部的意见建议,将村民管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农户建房纳入村规民约,在“美丽庭院”评选活动奖品的选择上,出于培养村民爱护环境习惯的考虑,经过多次调整,最终将奖品确定为若干花种或者绿植,“前院美,后院绿,自给自足真惬意”也成为全村群众的共识。“小网格”汇聚大能量。将人居环境整治、惠民政策宣传、矛盾纠纷排查等治理工作整合到一张网,组建“党组织+党员中心户+群众户”的网格10个90单元,探索“50元保底+计件激励”待遇保障,有效营造“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

新思想催生新动能,“一业”变“百业旺”。随着人居环境的不断提升,群众和村组干部思想的转变,面对以前“村集体经济薄弱、群众生产主要以蚕桑玉米为主”收入较为单一的现状,杜旗堡社区拒绝“等靠要”,不断调优产业结构,促进全面增收。“多产业”撬动大发展。积极引进云南煜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花卉基地500余亩,多方筹集建设无花果生产基地60余亩,樱桃基地70亩,目前无花果已发展成为集生产、采摘、烘干、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同时,积极整合乡村振兴项目资金90万元,探索物业租赁经营的路子,新建便民菜市场和商铺租赁给第三方,既方便了群众、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新业态”点旺烟火气。转化“县委组织镇村干部外出到浙江等地学习”的成果,以“龙颜湖”为核心区,按照“服务配套彩色沙林、让爨文化可感可及”的思路,建设非遗传承和手工艺体验馆、环湖步道、民居民俗,打造水景观、露营区、生态采摘园等,推动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积极与彩色沙林旅游景区洽谈联营机制,和5家高校合作常态化开展艺术写生活动,逐步形成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态势,确实将“流量”变“留量”。“连接桥”鼓起钱袋子。实行社区与公司托管联营“龙颜湖”,村级持股30%的利润分红、每年保底收益10万元,公司入驻前三年每年投入不低于100万元丰富完善业态,村集体将收益的80%按照“124+N”分配方式分红给贫困户和保障网格员待遇。目前,通过发展花卉、无花果、樱桃产业和市场、商铺租赁等方式每年可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99万元,社区集体经济由以前的15万元增加到99万元,建立了5种利益联结机制,联结群众600户,每年可增加群众收入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