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家乡的“菌味”欢腾
发布日期:2024-07-31    来源:珠江网    浏览:6778

七月,宣威的野生菌进入疯狂生长的季节。在宣威市南部的热水镇,清晨的大地上泛着露水涌出的菌味儿,旷野的长风拂过这片红色的土地。此期,正是捡菌的好时节。

每到这个季节,家乡人不分男女,不论老少,家家户户都会不约而同加入到采菌“大军”之中。热水人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留恋,他们都想把最鲜美的味道留给家人。

天蒙蒙亮,管它纷纷雨,还是点点晴,村里人都会提着篮子信心满满,三三两两朝松树林而去。我们村的松树林底下比较开阔,也许是村里人常来捡拾枝丫做引火柴,娇小的灌木以及小松苗渐渐隐退了吧。开阔的松树林下是菌子的天堂。菌子们有一条修长的白腿,亭亭玉立,远远望去,它就像打着伞的微胖少女,当然等它完全把伞撑开的时候,就是人老珠黄了。

捡菌子,最好吃最鲜嫩的时候,是它刚冒出头的时候。你得小心翼翼地将它从地里完完全全地请出来,放进篮子里,如能捡上一二十枚就可做一锅鲜美的汤了。若要捡得更多,就得到大偏坡或是二台坡那一带,土山、茨凹子、四方地那边菌子也多。我的经验是有红土的地方菌子就多,特别是青头菌、奶浆菌才多,若是要捡鸡枞、开荒菌就要去石口子、藤子凹那边去。

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去带红土的山里捡拾,因为在松树林下,一棵棵松树上面枝繁叶茂,四周开阔,不高不矮,一是树下菌子多,二是便于捡拾,若是有菌子的地方,远远的就能看到。再者,有些松树的下层长的是蕨类植物,根部都是腐烂或待腐烂的落叶。这落叶就是各种菌子的温床了。一阵丝丝雨后,再吹点晨风,此时的山里薄雾缭绕,仿若仙境。赶早捡菌子的人们,东一个西一个,忙着找菌子,你捡你的,我捡我的,互不干扰。

回忆起来,不得不提父亲捡菌子是非常厉害的。他早晨到山里走一走,转一转,一顿早饭菜的茵子如约而至,全家人都能沾光享到口福。在菌子旺季,通常父亲都会手提一个篮子或一个口袋上山,回来时要么小半篮、要么大半袋。记忆中就没有父亲捡菌空手回家的时候。

虽然如此,其实菌子并不是多到捡不完的地步,而且菌子的得来总是需要一番付出,得来没那么容易,所以有些人不说捡菌子,而是说找菌子。一个“找”字,暗含着必须有所付出,而“捡”就太容易了,给人满地都是的错觉;“找”字表明了得到菌子的不易,菌子不少,但找的人太多,用家乡人的话,叫人比菌多。

现在,找的人就更多了,竞争也更激烈,加之我也上了年纪,没有年轻时的体能。找菌子是一项体力活,腿脚要好,速度要快,短时间内要走很多地方。但我想,只要出去,总还是不会空手归来。我,还算是熟悉菌子窝之一员,知道菌子的生长条件,记得每一窝菌子每年的生长时间,这是关键,不早不迟,去了就逮个整着。

捡菌子,是一种生活智慧,老家人懂,我也懂。在熟悉的范围内,我们都清楚的知道在哪里、什么时候、有什么。归来,已是菌味十足。一年年下来,时节一到,记忆就会跳出来,告知我该干什么,告知我这个季节有什么收获。心心念念的菌子吆,这回我来了。

相对于捡菌子的技巧,倾注的心意才最值得回味。在老家,菌子是这个季节里极为平常的家常菜,但它平凡而珍贵,是每因时节团圆的味道,它就是每个家庭团聚的缩影,因味而聚,因菌而欢。

宣威热水的野生菌是热情好客的,它总是把浓郁的香味,弥漫在周围的空气中,让人未谋其面先闻其香。一盘菌子,足以让最平凡的食材,陡然变得酸楚动人,这是一年中最美味的团聚,也注定是每一个家乡人心底里的“乡味儿”。


通讯员:杨祖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