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广航学子三下乡: 丰农新行动,文育振乡村
  • 发布日期:2024-07-29
  • 来源:珠江网
  • 阅读量:4732

为深入调研沙田镇金青蔬果种植基地与当地农业投保具体情况,切身感悟金青村乡村振兴发展现状,将当地的美景美食、文旅产业特色、淳朴热情民风等宣传出去,7月6日-7月15日,广州航海学院“新丰振乡“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吴成结的带领下前往韶关市新丰县沙田镇金青村,以“以农促旅、以旅兴农”为实践主题,开展为期10天的实地访谈调研与宣传推广活动,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发展。

金青之“美”

经历两个多小时的路途,一路风光旖旎,山河远阔,每一帧画面都如同精心布置的画卷,让人心旷神怡。车队穿梭于蜿蜒曲折的山路之间,摇晃间,悄然升起的是对金青村的期待和向往。团队成员在跋涉205公里,抵达金青村党群服务中心时,只见村庄依河而建,溪水潺潺,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小桥流水人家,一派安逸祥和的景象。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更是金青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取得显著成效的生动写照。

(图为实践队成员走访金青村种植基地景色记录 屈子涵 供图)

金青村平均海拔超过600米,是被群山环抱、云雾缭绕的世外桃源。天空中,棉花糖般的云朵低垂,层层叠叠,与水蓝色的天幕交织出一幅幅动人的景致,偶尔传来的鸟鸣声,更添几分生机与活力,激励着每一位团队成员的心灵。苍穹之下,峰峦叠翠,映入眼帘的风车山耸起—座座银白色风车,连绵不绝,随风徐徐转动,仿佛更是带动新丰振乡实践团心中“助力农村发展”的决心。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抓住这一发展机遇,金青村积极行动,加强了一体化旅游服务体系建设。一方面,打造了一系列以特色美食为主题的农家乐,让游客品尝到地道的乡村美味;另一方面,金青村还将闲置多年的小学巧妙改造成民宿,既保留了乡村记忆,又满足了游客对高品质住宿的需求。此外,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也是金青村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省道S347线路的拓宽、风车山道路的修缮、以及村道路充电桩和停车场的增设,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出行便利性和满意度。然而,金青村的旅游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面对旅游媒体宣传力度不足、回乡建设人才稀缺、投资成本高而收益慢等挑战,金青村村委会及社会各界正携手努力,寻找破局之策。

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面对如此美丽的自然环境,他们更加坚定了“助力农村发展”的决心。新丰振乡实践团此行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调研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金青村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共同推动金青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金青之“富”

近日,本团队有幸与金青村村委副主任朱红卫进行了深入访谈,全面了解了这座拥有620多年人文历史的村庄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探索与成就。

在访谈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朱红卫副主任所介绍的金青村在农业保障方面的创新实践。为降低农业生产风险,金青村统一为村民投保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了1673亩玉米和水稻种植地。这一举措有效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当农作物受损时,保险公司会根据受害面积进行赔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朱红卫副主任介绍中谈到,面对高山位置的种植挑战,金青村蔬果种植基地也曾经历过失败的教训。2年前,由于农业技术人才匮乏,种植的130多亩佛手瓜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但金青村并未气馁,而是从中吸取教训,开始注重农业技术的应用和小面积试验田的种植。如今,通过结合本地昼夜温差大特点,金青村成功种植了美少女西瓜,其甜度高、品质优,销量持续攀升,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通过加大对村内闲置田地的整合流转力度,金青村目前已成规模家庭农场4家,种植规模达到600多亩。该基地已带动40多名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每个农户每年可增收3万余元。金青村蔬果种植基地的成功实践,是乡村振兴战略在金青村落地生根的生动写照。

朱红卫副主任热情地介绍,金竹风电景观生态旅游项目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着金青村走向一条特色旅游与绿色能源相结合的乡村振兴之路。本村不仅入股了镇级光伏扶贫项目,还积极引进华润风电入驻,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数十座大风车矗立在金青村的“鸡公骑”大山上,随风转动,不仅提供了清洁能源,还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金青村充分利用这一优质资源,推动金竹风电景观生态旅游项目的发展,最高日均游客量超过一万人次,同时也进一步带动了蔬果种植基地的销售。更令人欣喜的是,金青村的贫困户也在这场旅游热潮中迎来了新的希望,他们通过入股镇级光伏扶贫项目,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每年根据入股金额比例按时获得的分红,让他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村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在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金青村积极响应号召,通过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金青村正逐步找准发展的“金钥匙”,匠心描绘出一幅美丽乡村的新画卷。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金青村党群服务中心接待室与金青村村委副主任朱卫红交谈  屈子涵 供图)


金青之“情”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业保险作为“三农”发展的重要保障和管理工具大有可为,一直以来都是国家政府扶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政策。但在部分地区的实施仍有着不规范,不平衡等问题。为了加快农险制度的规范化,普及化,本实践团来到了位于新丰县西北部的金青村并在此开展农险实施方面的相关调研。

在对村委的访谈过程中,实践团队知晓了农业保险的投保以及赔付的相关事项和运作方式,同时还参观了当地的种植基地,见识到了村子里的特色水果—“美少女西瓜”。这么一个区域面积不足30平方公里的行政村中,实践团在金青村村委副主任朱红卫那里得到了一个令人安心的结果:“本村共1673亩的玉米和水稻种植已得到了农业保险保障。”

随后,实践团便来到村民民居以进行更进一步的调查。当地村民对于本团队的到来展示出了淳朴的感情,热情地邀请我们前往屋内喝茶休息,送给队员们一些玉米和蔬菜支持我们的宣传与调研工作,团队成员为此深受感动,并为当地村民小朋友们送出了一些零食。根据调查结果,实践团发现当地村民对于农险投保的具体事项并不知情,只知道当地对于农田种植会有相关补贴。在近些年因为没有合理规划种植以及一些虫灾导致的自然灾害中,大部分村民的首要选择是自行实施保护,没有相关的风险保障意识,对于农险的概念也不完全了解,全权由村委进行范畴内的统一投保工作。而村中农产品的投保状况也有所不同,村民们种植的部分作物处于对地势环境以及对性价比的考虑并未进行投保,如一部分的村民会进行花生、番薯、菜类作物的种植,但在农业保险方面并未获得保障,也并未采取相关措施。但在上半年,被认为不会受到洪灾影响的作物如当地“美少女”西瓜仍然因洪涝灾害导致5亩瓜地的经济损失,但考虑到村民收入普遍较低,自然灾害发生时间较为随机,在选择投保作物需要慎重权衡,加强指引。在调研结束后,本团队才深刻地理解到了,推动农业保险的发展并非易事,大部分农村仍处于传统农业模式中,缺乏组织化,农民的低收入以及农险的宣传不到位也制约了农险的全面推广,但也间接反映了农业保险市场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图为实践队成员走访村民   屈子涵 供图)

经过这次实践活动,本团队看到了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希望通过农业保险来防范化解农业生产的风险。1949年10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开始承担试办农业保险经营;现如今,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全球第一,本团队有理由相信这抗灾抚民的保障最后一定会守护好华夏大地的每一片田地。

(图为实践队成员走访结束后在党群服务中心与金青村村委主任朱建锋、村委副主任朱卫红合影留念  屈子涵 供图)

农险护青田,振兴在金青。目前,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新丰振乡实践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展望未来,在国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与帮助下,金青村必将谱写出更加绚丽的篇章。新丰振乡实践团将身体力行,用脚步继续丈量金青的土地,矢志不渝朝着乡村振兴的方向继续迈进,响应时代号召,书写青春华章。最后,衷心希望本团队此次调研实践活动能够为当地发展贡献一份青年学子的力量。

(通讯员:屈子涵 苏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