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杆杆、绿叶子、开白花、结黑籽”,这是儿时老人常给我们猜的一个谜语,很形象地概括了苦荞的一生,而用荞面做成的苦荞粑粑,那苦中带甜的味道深深定格在我心灵最柔软的角落,成了我挥之不去的儿时味道、童年记忆。
苦荞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它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谷类作物中唯一集七大营养元素于一身的作物,拥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历来受到大众青睐,被誉为“五谷之王”,民间又称其为“净肠草”,具有清热消炎、利尿通便排毒和降血糖、血压、血脂“三降”的功效。《荞麦的来源》诗中说:“人在社会上,母亲位至尊;各类庄稼中,荞麦位至上。苦荞位居首,甜荞位居后”。彝族民众中还流传着这样的俗语:“吃了荞粑粑,爬山越岭也不累。”“多吃苦荞粑粑,姑娘长得像朵花。”生动地说明了苦荞食品的优越性,小伙子吃了耐饥饿,下地耕作有劲,上山打柴有力,姑娘吃了还有美容的功效。
地处渝昆高速咽喉地带的会泽县待补镇,素有“会泽南大门”和“会泽南部旱码头”之称,当地人对苦荞吃食有着独特的依恋,待补人一直都有手工制作荞面汤、荞窝窝、荞疙瘩饭,酿制苦荞酒的传统,而手工制作的酸菜荞粑粑更是成为一道舌尖上的美味,是当地最具特色的一道风味独特的民间美食,他们制作的酸菜苦荞粑粑,色泽偏绿,酥软可口,味道略有清苦,深受人们的喜爱。
当然,要做出品质和口感较好的酸菜苦荞粑粑是有讲究的,选用上好的荞果,经过筛洗,将其磨碎成精细的面粉,这步是制作荞粑粑的关键,当地人把磨成粉的苦荞面放入盆里,并掺入凉开水适度调和并反复揉搓,揉成球状后把馅放入揉制好的苦荞面团里,用手掌压扁并捏成厚度适中的荞面饼,把饼放到锅底周围,用柴火加盖靠蒸汽和铁锅烙烤,直至苦荞面饼两面干脆金黄,达到外黄内熟,不焦不糊,这时一锅香气扑鼻的苦荞粑粑就出炉了。刚出锅的荞粑粑软、糯、粘,一口下去,清香甘甜,酥软可口,韧性十足,老人、小孩都沉浸在这苦中带甜的味道之中,有苦有甜有回味,让烟雨微凉的小镇街头被温度包裹,让人感受到了别样的美好时光。
在会泽县待补镇,有一个首家制作苦荞粑粑的老店,叫杨氏酸菜荞粑粑,店主杨师傅今年有60多岁了,迄今为止,他们家制作的苦荞粑粑已经伴着杨师傅俩夫妻走过了20多个年头,由于杨师傅家制作的苦荞粑粑采用的是高原优质的苦荞面,包上自己精心制作的酸菜洋芋馅,用柴火锅灶烙制而成,口感松软且富有嚼劲,有原汁原味的苦荞味,清香扑鼻,苦甜爽口,回味无穷,加之荞粑粑味美价廉,口口相传,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每天来购买荞粑粑的游客也是络绎不绝。据杨师傅介绍,他们每天平均大概要售卖200个左右,除了零售外,他们还通过微信、电话、抖音等方式远销曲靖、东川、昆明、天津、上海、湖北等地。
杨师傅介绍说:相较于其他粑粑而言,酸菜苦荞粑粑是最生态的,他们用自己精心腌制的酸菜和选用优良的土豆还有肥瘦相间的新鲜猪肉做馅,加入馅里的黄豆面、花生面、辣子面都是自己用手工精心冲制。从升柴火、揉荞面、加酸菜土豆肉馅、用铁锅烙烤等全过程也都是纯手工完成,做出的酸菜苦荞粑粑自然也是原汁原味,因此,在杨师傅心里,苦荞粑粑成了他们心里最割舍不了的乡愁味道。
记得小时候,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荞面成了我们全家人糊口的主食,由于我的家乡气候冷凉,适合苦荞生长,所以家乡的父老乡亲每年都会种植一些苦荞,待到荞麦开花的季节,漫山遍野的白色荞花芳香四溢,待荞麦的花开过后,结出了黑色的果实,便到了收割的时候。母亲就会采收已经成熟的荞麦籽,经过晾晒,磨成荞面后,变着花样给我们全家人做苦荞饭、荞面糊、荞粑粑、荞窝窝等,大大地满足了我们儿时的口腹之欲。在寒冷的冬季,我们全家人围坐在火塘边取暖的时候,母亲总会用开水把荞面烫熟后,捏成一个个圆圆的荞粑粑,放在炭火上慢慢烘烤,炭火的温度和烟火的味道交织,使得荞粑粑散发出一种独特的荞香味,那扑鼻的香气穿透寒风,钻入鼻翼,拂进心田,馋得我们几姊妹口水直流。我和哥哥妹妹便迫不及待地把已经烤熟的荞粑粑蘸点蜂蜜或者自家腌制的腐乳送入口中,清香甘甜,酥软可口,那种香在舌尖甜到心里的味道让我永生难忘,这样的美好时光,是最满足而惬意的,也许这就是乡愁,是一辈子忘不了的家的味道。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苦荞及苦荞做的食品也由贫寒人家的餐桌进入高档餐厅,成为了一种很受现代人欢迎而又时髦的健康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出的苦荞食品虽然味道独特,但我总感觉失去了最本真的滋味。从古语“民以食为天”,到现在的“舌尖上的中国”,我们寄托在美食上的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多是味道带来的记忆与情感。
著名作家贾平凹说过:“人的胃是有记忆功能的,一个人在年少时喜欢吃的食物,在他的味觉里会留下深深的烙印,即使长大了,也难以忘记。远离家乡的人每当想到这些食物,就会唤醒他对家乡、对家人、对亲情的无尽回忆。”待补酸菜荞粑粑——这道风味独特的地方特色小吃,是一代人永远戒不掉的儿时味道,也是他乡游子记忆深处的乡愁!
通讯员:杨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