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宣威市:传承多彩非遗 构建共有精神家园
发布日期:2024-06-26    来源:珠江网    浏览:6034

近年来,近年来,宣威市牢牢抓住争创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区)的机遇,加大传承保护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力度,通过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的线上线下活动,展现传统文化之美、传承中华文化之魂,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进一步在社会各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全市各族群众人心相聚、精神相依、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良好局面得到不断巩固发展。

走访普查,擦亮本土非遗品牌。宣威有国土面积6075平方公里,共辖20个乡镇、9个街道,375个行政村(社区),户籍总人口155万,辖区有26个少数民族村,有彝、回、苗、壮、水、白等少数民族25个,宣威境内约90%的土地属于山区半山区,这些地区的民风民俗和民间传承的工艺技艺传统保留相对较好,部分项目较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为摸清宣威境内的文化资源,擦亮本土非遗品牌,宣威市抽调文化、民族工作者,成立工作专班,开展市、乡、村非遗文化普查工作培训。认真做好非遗普查发掘、收集、整理和申报工作,摸清底数,评审确定了宣威火腿制作工艺、龙场猫耳斗、西泽竹编、倘塘黄豆腐制作、东山芙蓉彝族刺绣等72个非遗项目和92名代表性传承人,其中有着600多年的宣威火腿制作工艺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2018年升达火腿企业负责人管升阔被命名为国家级宣威火腿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24年,成功申报省级非遗项目3个、曲靖市级9个,“宣威”入选首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宣达牌宣威火腿”“老浦家火腿月饼”等8件作品入选曲靖市首届“非遗伴手礼”金奖、银奖名单。编撰出版发行了《宣威简史》《宣威风物荟萃》《宣威回族历史与文化》《宣威苗族历史与文化》《宣威彝族》等书籍,全面记述了宣威历史文化,反映了各族人民守望相助、手足相亲的共同记忆,展现了伟大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的奋斗篇章。这些非遗项目和历史文化资源,就像散落在民间的“珍珠”,通过社会各界和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串成见证宣威各民族成百上千年来,交流交往交融的精美历史之链。

开展活动,营造非遗保护氛围。在前期普查摸底的基础上,逢重大传统节庆日期间,在美奂广场公园、宣威文化艺术中心等场地,举办宣威境内的各类非遗影像资源公益性展播,向大众展示传统美食、传统手工艺、传统艺术等非遗文化之美,在挖掘日常生活中非遗内容的同时,倡导各族干部群众都来了解非遗、关注非遗、共享非遗。组织宣威市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在宣威文化界发起“重走长征路、看宣威巨变”主题采风活动,主办庆祝建党100周年“云舞飞扬感恩党”舞蹈大赛、“同声颂党阅动宣威”经典诵读比赛、宣威市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晚会等大型文化活动,举办“苗族大花衣纺织培训”“东山芙蓉彝族刺绣培训”“宣威彝族传统舞蹈培训”“宣威民族传统服饰展”“民族传统乐器公益培训”等活态传承活动,有12所学校开展了非遗剪纸进校园活动,其中西宁四小以“巧手剪纸,传承非遗献礼”为主题的剪纸艺术课,在寓教于乐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非遗的方式传承爱国爱党的精神。这些多姿多彩的活动,让一大批本来无人知晓的非遗项目,开始为公众所熟知,而一些陷入传承危机的非遗项目,则开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保护非遗文化、传承中华文化血脉的同时,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文化浸润人们的心田,另一方面也增进各族群众交流交往交融的深度和广度。

产业助推,体验非遗美好生活。以春节、火把节等传统佳节和宣威火腿美食文化节、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契机,举办非遗线上线下购物活动,搭建非遗展示交易平台,宣威火腿美食文化街区建成投入运营,建成2100平方米的市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一个,内设企业服务空间、培训空间、众创空间、直播间、摄影棚、路演大厅。打造“非遗+电商+体验+传播”模式,建成323㎡的o2o展示展销厅一个,有47家本土企业共410个产品入驻展销厅。2021年以来,为克服疫情冲击对企业线下销售的不利影响,宣威组织非遗传承人代表、项目保护单位和非遗相关企业,精选宣威火腿企业、月饼企业、彝族刺绣等宣威非遗手工艺品、文创产品、老字号特产等进行电商培训,邀请流量网红主播及非遗“守艺人”直播带货,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时尚传统相融、文化旅游结合的方式开展近百场非遗宣传、展示、展销、展演、体验等系列活动,打造本土非遗ip,让“人民的非遗”惠及千家万户:据不完全统计,以宣威火腿为主的非遗美食文化产业,直接创造就业岗位1875人,带动上下游各族群众增收约10万人左右,全市现有宣威火腿、月饼、彝绣等电商企业74家,天猫店15个,各种平台店铺804个,2024年1—5月,线上交易额达5.87亿元,同比增长12.92%。非遗文化的产业化、生活化、情景化,让“非遗即生活”成为最好的传承方式,非遗成为增强民族身份感和认同感的“引航灯”、社会和谐的“压舱石”、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民族团结的“助推器”,体现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无穷魅力。

(通讯员: 普倬 孔海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