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师宗县高良乡:桑榆非晚践初心 民族团结一家亲
  • 发布日期:2024-05-17
  • 来源:珠江网
  • 阅读量:12482

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老同志余热,助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师宗县高良壮族苗族瑶族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巩固发展和睦相处、和衷共济的良好局面,为助推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贡献银发智慧和力量。

充当“传话筒”,推动理论政策深入人心。坚持用党的政策教育群众,用基层组织凝聚群众。依托“党建+少数民族老年大学+”工作载体,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思政课等,组织成员认真开展创新理论、民族政策学习,在学习领会弄懂的基础上,紧密结合高良实际,围绕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振兴、护林防火等重点工作,深入村寨农户,用壮语、苗语、瑶语开展双语宣讲2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在院坝村落开展民族政策、民族知识、民俗文化宣传学习10余场次,讲述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用身边事身边人为例子,析事明理、解疑释惑,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有收获,推动党的理论政策深入人心,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化身“中转站”,搭建群众沟通桥梁纽带。为深入推进拓展“家门口”老年大学建设,让更多老同志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2022年7月挂牌成立高良壮族苗族瑶族乡老年大学。依托老年大学主阵地,聚焦老同志“开阔视野、丰富精神、陶冶情操”需求,紧贴老年人喜好开设8门课程,组建民族刺绣、非遗传承、民族歌舞、书法、热果栽培等兴趣小组,搭建沟通交流桥梁,优化拓宽生活圈社交圈,让少数民族老年大学成为老年人有“艺”可学、有“友”可交、有“事”可做、有“福”可享的共享空间。同时,邀请本地5名少数民族退休干部,担任少数民族老年大学双语教学老师,将老年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发扬相结合,促进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上的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当好“先锋队”,助力基层治理赋能增效。充分发挥“银发人才”阅历丰富、见识广、地域熟等特点,组织老同志通过调研“问诊”,积极建言献策,用身边典型引导群众。通过银发志愿服务先锋队,在人居环境提升、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助力基层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中,为年轻干部及群众做好示范引领作用。2023年,开展志愿清洁行动10余次,对不文明行为及时进行劝阻,营造了“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环境卫生”的良好氛围。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挥老同志人熟、地熟、调解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优势,利用拉家常、话家事的时机,及时排查化解乡村邻里矛盾纠纷,把调解服务触角延伸至村组的“神经末梢”,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银发力量。

组建“文艺军”,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坚持用民俗活动团结群众,用爱国故事感召群众。充分发挥高良民族团结广场人员集聚、活动集中的优势,用好羽毛球场、门球馆等场所,组织开展民族歌舞展演、门球友谊赛等文体活动,丰富老同志生活的同时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展现民族团结的生动场景,进一步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会氛围。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苗族“踩花山”、壮族“三月三”、瑶族“度戒”等民俗活动,各族同胞用欢乐的舞蹈和丰富的比赛传递幸福的生活。通过老同志口述历史,以解放战争为历史背景,苗族头人杨洪春为主角,展现师宗苗族小调特色,创作传统性声乐节目《出征调》,先后荣获省歌舞乐展演最高奖项传承奖,曲靖市新剧(节)目展演优秀节目奖。多年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繁荣发展,2020年8月,高良壮族苗族瑶族乡被云南省民宗委命名为第一批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

(通讯员: 唐文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