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共谱民族团结篇 奏响乡村振兴曲——高良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主要经验做法
发布日期:2024-05-14    来源:珠江网    浏览:5155

高良乡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乡,壮族、苗族、瑶族、彝族等多个民族聚居或杂居在此,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14%。近年来,高良乡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结合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的目标定位,坚持党建引领,将民族工作贯穿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各个方面,让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盛开,各族兄弟姐妹相亲相爱、荣辱与共、共谋发展,谱写出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互融互促的新篇章。

一、建立联合支部促团结

高良地处两省三地(州)四县交界处,与7个乡镇接壤,群众之前常有往来,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比较频繁。在此背景下,高良乡以巩固边界和谐,开创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作为重要课题,以加强双方的信息沟通、商贸活动、纠纷共调作为重要举措,经认真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后,遂审慎决定采取建立联合党支部的方式,发挥党建引领的“方向舵”作用,增进两地人民的感情与联系,搭建起群众互助、民族团结的桥梁。

高良乡坝林村委会与文山州丘北县温浏乡、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古障镇毗邻,民族民俗文化相近,但以前也时常发生山林纠纷和群体矛盾,为有效解决矛盾纠纷,促进群众和睦相处,高良乡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思路,于2021年推动成立了坝林-者黑联合党支部、坝达联合党支部以及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在民族团结进步、基层社会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深入沟通交流、加强团结合作。同时,联合党支部通过召开民族团结座谈会,护林防火联合会、热区水果产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两地间民族交流更密切,关系更紧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促进民族团结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保护民族文化扬特色

高良乡在保护、挖掘和弘扬民族文化上不遗余力,先后投资兴建民族团结广场、洛业沟十八烈士罹难遗址、瑶族文化传习馆等阵地,为群众学习知识、交流文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进各民族间的交往交融开创了广阔空间。

积极组织开展以民族特色见长的文艺活动,比如壮族、苗族、瑶族的小调、情歌、叙事诗、民族舞蹈、乐器演奏等表演。其中,瑶族的酒歌,苗族的芦笙舞、口弦,壮族的竹竿舞等文艺表演深受群众喜爱,并参加了新农村文艺演出,获得大众好评。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运动,比如壮族的武术,苗族的陀螺、爬花杆、斗牛、射弩、踢脚架、打鸡毛毽,彝族的磨秋、摔跤等当地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拉近了各民族间的情感距离,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

2024年春节期间,纳厦村委会新安村为展示瑶族春节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瑶族群众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举办了以“幸福瑶山迎新春美丽乐章瑶山响”为主题的瑶族春节活动。活动主要包含民俗、文化、体育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比如组织村民表演瑶族传统歌舞;邀请鼓吹乐队伍营造节日氛围;邀请本地老人讲述瑶族历史故事;邀请本地书法家和画家展示瑶族特色书法绘画作品;展示瑶族的民族服饰、工艺品、民居建筑等,有效传承和发扬民族特色文化,推动团结、互助、和谐、友好、进步、繁荣的理念深入人心。

三、增进民生福祉强合力

高良乡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为目标,不断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教育医疗保障,不断改善民生福祉,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23年以来,完成坝林村委会英社村机耕路项目建设、完成纳非村委会纳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建设,硬化拓宽乡村道路,提升交通通达度,逐步构建通畅便捷的农村交通网络,方便各族群众出行,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投资1835.96万元,完成3座水厂建设,深入推进联村供水工程;实施花脸岩水库配套管网工程,工程总投资3800万,铺设灌溉及人饮管网29千米,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各族群众饮水安全。持续推进珠江流域南盘江师宗段防洪治理工程设里集镇段项目,完成设里河凤尾中桥至蚌古楼段河道综合治理;对4座垃圾热解站进行专项整治,严格落实生活垃圾“组清扫、村收集、乡转运”工作机制,辖区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100%;栽种树苗8700余株,完成绿化面积2万余平方米,有效提升人居环境,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迈出新步伐。完善设里集镇建设,配齐农贸市场、公厕、停车场等设施,建设35个民族特色小门面,建成热区水果电子商务中心;投资1500万元,实施鲁古集镇建设项目15亩,规划建设摊位260个、门面70余个,丰富拓展集镇生活功能,着力打造宜居宜业乡村。

全面深化综合教育改革,有力有序推进控辍保学、校园交通安全、防溺水等工作,建成高良乡民族幼儿园1所,改扩建高良中心完小护坡、围墙和运动场等场地,完善教育配套基础设施,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改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基层标准化慢性病区建设和基层心脑血管救治站拓面提质项目;设里、纳厦建成国家推荐标准化卫生室,戈勒、窝德、纳非、便料建成国家基本标准化卫生室;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群众提供有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民生福祉的持续增进,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促进各族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凝聚起共谋发展大计,共创美好未来的强大合力。

四、发展特色产业助振兴

高良乡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明确发展方向、抢抓政策机遇,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发展热区水果产业,不断丰富种植品种、优化结构布局、提升产品品质,走出了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绿色可持续的产业之路,辐射带动各族农民群众增收,推动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截至目前,全乡累计发展沃柑、砂糖橘等热区水果3.5万亩,产值达1.5亿元,带动各族群众4100余户吃上了“热果饭”。

2022年,设里、纳非、纳厦、雨厦4个村委会成立师宗县高良热果产业联盟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广“党支部+合作社+订单+农户”的发展模式,以联盟带动产业、订单带动农户,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新型产业格局。2023年,产业联盟合作社与客商签订批量销售订单500吨,帮助各族群众增收200万元。2023年12月份,投资400余万元,规划建设500余亩的高良乡特色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1125万元,每年能促进集体经济增收400余万元,吸纳周边各族群众就近务工200余人,实现人均增收1万元。

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分散的小农户联结起来,以契约形式明确生产服务协议、利润分配、风险共担等利益联结方式,同步提升种植规模和水果品质,带动群众通过种植果木、流转土地、就近务工等渠道持续稳定增收。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主动融入热果产业发展大局,种植沃柑3000亩、百香果400亩,流转群众低效果园改造500余亩,增加村级集体经济80万元,有效提振群众产业发展信心,热区水果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后劲更加充足。2023年,云南玉柠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种植柠檬、葡萄柚等热区水果540亩,产量达600吨,土地流转费用约50万元,带动各族群众200余户产生劳务收入160余万元,实现“联农带农助农”协同推进。

此外,在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的关心支持下,先后完成设里、坝林、纳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建设,推动创建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产业基础夯实巩固,增强了各族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增收渠道的共识,真正实现了以产业促团结、以产业促振兴,一幅“青山绿水育金果、民族团结开新花”的美丽画卷正在高良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


通讯员:刘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