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宣威市聚焦做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创新形成“三个三”工作法,通过健全“三项机制”、搭建“三个平台”、发挥“三种优势”,多举措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健全“三项机制”,为“两个健康”发展环境蓄势。
一是健全民营经济人士学习交流机制,健全学习交流机制,加强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教育、强化政治引领,提升民营企业发展能力。组织民营经济人士3000余人次集中学习5次,内容涵盖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要论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工商联工作的意见、各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曲靖市、宣威市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座谈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服务大会精神等方面。分批次组织2000余人次参加全国工商联、省工商联专题网络培训班9期;组织12批次100余名民营经济人士赴上海、北京、苏州等知名企业和重点院校开展学习交流。组织工商联、总商会、青商会班子成员等执委企业家70余人赴昆明、曲靖、红河、玉溪等地开展产业考察学习。组织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赴会泽县开展特色产业考察学习、赴普立乡官寨村、西泽乡戈平村开展乡村振兴示范点考察学习活动,促进学习借鉴,不断提升委员履职能力,更好为宣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二是健全民营企业表彰机制,提升社会对企业家的认可和尊重,激发民营企业内生动力,20名优秀企业家被宣威市委表扬为“民营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云南曲靖钢铁集团凤凰钢铁有限公司等20户民营企业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宣威市优强民营企业”称号,太坤调味品厂荣获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单位称号,凤凰钢铁上榜2023云南省非公企业创新能力10强。市工商联、市总商会、市光彩事业促进会通报表扬积极投身全市“百企兴百村”行动、疫情防控和教育事业的46家企业、青年企业家商会。三是健全政企面对面协商制度,深入开展民营企业“大走访、大调研、解难题”活动,协调相关部门解决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提振民营经济人士发展信心。
搭建“三个平台”,为民营经济人士成长赋能。
一是搭建建言献策平台,科学建言服务市委、市政府决策。民营企业家聚焦城市管理、社会治理、产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问题,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建言献策,提出意见、建议、议案、提案67条,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提供重要参考。二是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市工商联与云南省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合作,旨在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目前,该平台已注册254家企业,并为35户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授信,共发放贷款2691万元。召开政银企座谈会,多家银行与200余家企业签订贷款合作意向书。完成创业贷款扶持100户,发放贷款1200万元。三是搭建公益事业平台,组织民营经济人士积极投身光彩事业,自2021年以来我市民营企业家和青商会通过光彩会捐资助学,为70余名家庭困难大学新生捐赠20余万元,圆了大学梦想。20余家民企为我市部分相对落后乡镇、街道的部分村小学、中学捐资捐物捐款累计70余万元,80余家民营企业2023年捐赠教育发展基金1200多万元,为宣威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扶贫帮困筑希望,捐资助学教育英才,民营企业心系教育事业,踊跃捐资助学,彰显了新时代民营经济人士的社会使命与责任担当,树立了民营经济人士的良好形象。
发挥“三种优势”,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效。
一是发挥惠企政策服务优势,宣传推广助力1074户企业完成“云南政企通助企服务数字平台”注册,向民营企业发送各类政策信息600余条,运用曲靖m、“宣威市工商联”“宣威统战”微信公众号等对全市50余家小微企业及其产品进行集中宣传推介,开展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为企业开展税务知识培训,2023年完成企业退税、减税、缓税15.65亿元。二是发挥乡村振兴村企结对优势,在全市“百企兴百村”行动中,123家企业与25个乡镇(街道)110个村(社区)形成结对帮扶关系。民营企业通过产业帮扶、消费帮扶、就业帮扶、公益帮扶、基础建设等形式投入各类帮扶资金3000余万元,助力乡村振兴。三是发挥“梧桐树工程”优势,主动融入大招商机制,通过信息平台、走访调研、专题培训、商贸活动等大力推介宣威,形成“人人关心招商、人人支持招商、人人参与招商”的良好局面。捕捉招商引资信息125条,邀请外地企业到宣考察15批次,组织火腿集团、苦之道食品公司赴上海参加沪滇协作暨“云品入沪”系列活动。宣威工商联与上海宝山区工商联、曲靖麒麟区工商联签署友好工商联(总商会)协议,促进异地商会、企业交流互动。(通讯员:孔海燕 孙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