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会泽县大海乡聚焦“一个目标”,紧扣“三个主题”,狠抓“三个建设”,强化“四个保障”的“1334”工作思路,积极探索以“党建链”赋能“产业链”发展模式,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联农带农上下功夫,在促农增收上做文章,聚力“高山玛咖、老家洋芋、生态肉羊、优质中药材”为主的“一玛两洋(羊)一药”的“121”高山农业产业发展,育龙头、扩基地、延链条、创品牌,切实将党建成果转化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高山“小土豆”增添“新薯光”。会泽县大海乡在洋芋产业上探索走组织化、规模化、规范化、市场化的路子,以“党建+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发挥农村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成立大海乡牯牛之峰种植专业合作社,创新“互联网+农业”销售模式,优化售前售后服务,做到产供销一条龙,打造“大海草山”洋芋品牌。同时,积极推进大海草山洋芋产业配套项目建设,以大垴包村为核心,建设万亩马铃薯示范基地和洋芋冷藏及分拣包装中心,辐射鲁纳箐、银洞等村。通过规范和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大力推进马铃薯种植规模化、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不断深化延伸马铃薯产业链,大幅提高了产业附加值,带动群众持续增收。
会泽县大海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李国云介绍:“我们大海草山的洋芋生长周期长,口感软糯,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品种是我们祖祖辈辈种的老家洋芋,这种洋芋要在高海拔地区,还需要在疏松的土地里面才能保证品质,大海乡成了大海草山洋芋种植的首选之地。2023年,全乡利用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种植了3万亩洋芋,总产值1.2亿元,帮助当地1360余户农户增收创收,小小洋芋成为大海乡农民的‘致富果’。”
草山“小绵羊”积攒“新人气”。时下,走进会泽县大海草山,清湛辽远的蓝天,柔和连绵的山峦,铺满碎金般的草甸,蜿蜒盘旋的沟渠,如珍珠撒落在草山上的羊群,整座草山显得苍茫辽阔、博大深远,在空寂中充满着勃勃生机……
会泽县大海乡属高寒冷凉山区,依托大海草山18万亩天然草场优势,这里的羊产业“四季常青”。大海乡坪箐村党总支书记朱玉祥介绍:“我们养的羊性格温顺易管理、肉质鲜嫩、膻味小、脂肪分布均匀,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羊产业”一直是我们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去年我们村有46户农户养羊,村民蒋兴福家养了300只羊,出栏了100只左右,收入十分客观。养羊让大家的生活条件也变得越来越好,村民增加了收入,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党总支的号召力也更强了。”
会泽县大海乡紧紧围绕创建会泽高原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加大大海肉羊良种培育和示范推广力度,推进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打造一批示范基地、培育一批示范主体。在大海草山小犀牛腹地建有绵羊综合试验示范场1个,绵羊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场5个,2023年存栏规模达3.89万只,年出栏2.14万只,产值达3800余万元。积极推进“农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断扩大烤羊肉串、烤羊排、烤全羊、燕麦粑粑等草山特色美食知名度,打造草山生态肉羊特色美食品牌,积极申报烤羊肉技艺非遗项目,2023年“大海草山烤羊肉技艺”“大海燕麦粑粑制作技艺”被认定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加快推进大海草山景区建设,依托大海草山国际滑雪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支持加快二期项目建设,把滑雪场打造成国家级户外运动公园,极大地丰富了旅游文化资源,为大海草山旅游积攒了一波“新人气”。
千亩“中药材”种出“新良方”。会泽县大海乡充分整合资源优势,不断优化中药材产业结构布局,立足现有中药材产业发展基础,采取“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在种植海拔、药材品质、拓宽销路等模式上下功夫,与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签订药源基地初步协议,实行产销对接、订单种植,促进种植群众、务工群众增收致富,种出助农增收的“新良方”。打造以二道坪村、绿荫塘村、鲁纳箐村、坪箐村为主的千亩高山中药材产业基地聚集区,在二道坪村成立雄峰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1个玛咖种植基地,1个中药材种植基地,全乡种植玛咖、当归、川贝、雪上一支蒿、党参等各类中药材3500亩,产值达1500余万元。
“去年,我通过流转土地种了300多亩当归和党参,刨去成本和人工费等开支,有100万左右的收入。”大海乡大垴包村中药材种植基地负责人李贵发高兴地说。中药材产业不仅让大海乡种植户的腰包鼓起来,而且催生了一批农民临时工,使闲散剩余劳动力多了一份务工收入,同时也让闲置的土地变成了“致富地”。
2024年,会泽县大海乡紧扣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目标,以高山产业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重点,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培育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链,逐步实现以资源培育基地化、经营管理集约化、特色产业品牌化、旅游产品特色化融合发展的高山产业发展模式,带领全乡群众创收增收,持续增强全乡经济实力,为产业振兴注入源源不断地活力。
通讯员:张娥 徐尤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