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曾因铜的开采、冶炼、加工、京运繁华一时,吸引着五湖四海的商贾云聚于此,故中原文化与本土文化在这里交融共生,荟萃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明清时期,已形成多元文化共存的格局,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聚集地。
多元文化荟萃,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从江西会馆、唐继尧故居等遗址来看,史前时期,滇、黔、蜀三省居民已在此繁衍生息,形成以水城扩红基地为代表的地域性文化。早在东汉时期,陆续有中原人士南迁会泽,并与当地彝族群众融合。汉人与彝族群众基于地理环境形成的多种生计方式,彼此交往,互通有无,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融合发展。
在明清时期三百多年的增辉岁月之中,每年600万斤以上的京铜从这里起运,会泽也因此拥有了“万里京运第一城”的美誉。浩大的铜运规模形成了壮阔的历史画卷,让会泽这座西南边陲的县城,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于滇东北。丰富多彩的中原文化,也随着各类人群涌入会泽。现存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及其他民间信仰的实物,足以说明:明清时期会泽多元文化荟萃的历史景象。中原文明的到来与交融,使会泽逐渐形成以彝族六祖分支为代表的土著文化为背景、以中原移民文化为基础,融合多元外来文化特质的极富云贵高原特色的地域文化。
现有遗址表明,至明清时期,会泽县境内会馆林立、寺庙众多,明清时期曾建有会馆、寺庙108座,特色民居65处,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至今保存完整的馆藏文物还有8000余件。这些文物古迹,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考证资料,使我们对这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知。同时,会泽古城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彼时,“佛”并不局限于佛教,当地各族群众多以其指称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相关内容,从而将它们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有不少研究指出,在14世纪至19世纪的会泽,以佛教文化为代表的各类文化构成了一种社会文化秩序,在会泽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多元文化源自各类人群不同的历史传统和现实诉求,它们彼此竞争,却又相互衬托,最终形成多元文化荟萃的局面。
会泽古城
会泽县江西会馆建筑群
“万里京运第一站”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
会泽县国家一级文物、世界最大最重最厚的金属古钱币嘉靖通宝
会泽县民间国宝——清代鉴真铜像
会泽县出土的春秋时期的编钟
会泽县金钟山文昌宫
明清时期,会泽的名人雅士对“佛”的认识和态度
到了明清时期,会泽涌现出了一大批历史名人,如:崔乃镛、冯誉骢、张莹、唐继尧等,他们关于“佛”的认识和态度直接影响了此地文化的多元模式及各类人群间互动的历史走向。
通过考察可知,从清初的崔乃镛新修《东川府志》,到光绪二十二年(1895)任东川府知府的冯誉骢修成的《东川府续志》四册及其主编的《翠屏诗社稿》十卷,再到熟读四书五经、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并于光绪十一年被录取为乙酉科举人的张莹,最后到参与护法、靖国战争、曾在滇主政14年的唐继尧等,他们均认为,佛、道、伊斯兰等宗教和民间信仰与儒学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二元对立;儒学内部,他们多因循地方传统,努力协调朝廷礼法和现实的冲突,并尝试使二者有机结合,共生共存。
正是由于明清时期会泽士人充分尊重各类文化,并将其视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为彼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可靠的史料考证资料。
明清时期,会泽县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明清时期,会泽县多元文化荟萃,为汉、彝、回、壮、苗等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培植了深厚的社会土壤。
据最新研究,明清时期,会泽县有着丰富而多元的民族民间生存策略与生存空间,证明中原文明在这片热土上,得以充分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融合当地彝族土著文化的基础上,通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机智生存策略,各民族深深地扎根于会泽,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包容,最终开成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良好局面。
彝族。据史料考证,会泽是滇东北彝族发源地,自远古时代起,就有彝族人民在此生生不息和繁衍后代。到笃慕时代,“蜀地洪泛”,阿普笃慕带领族人往古彝人的发源地┈云南滇东北迁徙,祭祀分支仪式后,阿普笃摩的六个儿子武、乍、糯、恒、布、默向不同方向迁徙,其小儿子默(穆齐齐)就留在了东川(也就是今天的会泽)。
回族。主要聚中居住的新街乡,这是云南省曲靖市唯一的一个回族乡。居住在这里的穆斯林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他们也如同其他民族一样,坚定“五个高度认同”,自觉做到“五个维护”,积极学习汉人进行宗族建设。
壮族。壮族是我国古代南方最大的一个族系。在会泽,主要聚中居住在大井镇黄梨村、德白村等自然村,受汉族文化的熏陶,每逢春节等传统节日,壮族群众总要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歌唱美好新生活。
苗族。会泽县的苗族,主要散居于田坝、马路、大井等乡镇。据《会泽县志》记载,于晚清末年自贵州省威宁县迁入,落地生根。
此外,还有哈尼族、白族、佤族等44种少数民族6.8万人居住于会泽县境内,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数的6.3%。在这里,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各族群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通讯员: 邹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