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满山泉的哈尼梯田在一日光影的浸染下,入目之处皆是流光溢彩。
红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县境内,有1300多年文字记载的开垦历史。2013年6月22日,红河哈尼梯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世界上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我国第一个以农耕文明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
依山就势分布的层层梯田,从山脚延伸至海拔2000多米的山巅,级数最多可达3700多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地艺术雕刻”。
老虎嘴梯田。龙俊摄
不同时节、不同角度,哈尼梯田的美,变化万千。而每年的冬季,却一定是最为惊艳的时刻。每年的12月到次年4月,哈尼梯田进入“丰水期”,迎来最佳观赏期。
多依树梯田。龙俊摄。
莽莽森林长在山头,村落民居安置在山腰,水渠穿村而过,再往下是顺势分布的梯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哈尼梯田“四素同构”的农耕体系下,当地的村民一直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
在元阳县阿者科村,这里是哈尼梯田遗产区5个申遗重点村落之一,也是目前元阳县保存最为完好的哈尼族建筑群。
哈尼传统民居因为顶部有四坡草顶,又被称作“蘑菇房”,形成了独特的风貌。但是传统民居普遍存在着采光通风差、结构损伤、漏雨等问题。
为了建立健全传统村落管护机制,阿者科邀请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朱良文实地调研阿者科传统村落,按照修旧如旧、新建如旧的原则,对全村蘑菇房进行集中修缮,既保持了传统村落的外观和人文内涵,又提升了村民的居住体验。
云上阿者科。龙俊摄
“采光好了,屋子外的平台宽了。外观风貌也没变,但是住起来却好多了”村民高松计就是受益者之一,他告诉记者,前两年村里加装了消防,为茅草屋顶、土木结构为主的民居添加了层保护。
传承村落的文化与传统,留住村庄原住民是关键。拥有绝美景观,每年吸引上万游客,但是在过去,村民却不曾在其中获益,很多村民将自己的民居租给外地经营者,自己搬出村寨,或者外出务工。
2018年初,元阳县委和县政府和中山大学合作,以阿者科村为试点,编制“阿者科计划”,由元阳县政府指派的青年干部,协同中山大学团队派出的技术人员,共同驻村指导村民成立村集体旅游公司,形成“内源式村集体企业主导”的旅游开发模式。
航拍阿者科村落蘑菇房。龙俊摄
乡村旅游发展所得收入三七开,三成归村集体旅游公司,用于公司日常运营,七成归村民。
村民通过传统民居、梯田、居住、户籍入股公司,参与这七成的分红。阿者科计划是为了真正活态地传承哈尼族蘑菇房传统民居,保护梯田景观,留住原生态旅游资源。
阿者科的发展是当地加强哈尼梯田保护,守住千年活态遗产的一个缩影。
坝达梯田。龙俊摄
在哈尼梯田所在的地区,10年来,当地政府充分利用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的响亮名号,通过发展旅游业、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借助互联网宣传等多重举措,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实现和谐共生。当地人守护着梯田,哈尼古歌还在传唱,传统的蘑菇房依然屹立在梯田之上,哈尼梯田文化遗产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3928元增长到2023年的12502元。
美足了1300年的哈尼梯田更美丽,而哈尼人民也更加富裕。
“大地艺术雕刻”正在等待着五湖四海的游客。
记者:李茂颖 曾智慧
视频来源:红河州委宣传部
策划:李茂颖
统筹:朱思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