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曲靖市会泽县:石榴籽粒心连心 民族团结绘就同心圆
发布日期:2023-11-30    来源:珠江网    浏览:2381

“大田栽秧水白白(么),糯米(呢)粑粑吃不得;男人吃了会开会(么),女人吃了懂政策(哟)……”

山歌,是勤劳、纯朴的曲靖市会泽县新城安置区各族群众在劳动中创造的、男女对唱式的一种民间歌曲,用来抒发劳动收获的喜悦和年轻人对爱情的向往,也曾是青年人谈情说爱的一种表达方式,展示了会泽县新城安置区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每天茶余饭后,会泽县新城安置区各族群众都会自发地聚集在感恩广场或社区活动场所一起自娱自乐。近期,会泽县人民法院的法官与会泽县新城安置区各族群众一起唱响法治山歌,大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

会泽县普法强基法制宣传教育

强化法治宣传 为各族群众“送文化”

“山歌易唱跟我学(么),唱支山歌给党听(哟)……”每到周末,会泽县新城安置区各族群众总会自发组织到感恩广场开展唱山歌、吹唢呐、挑刺绣、纺女红等形式各异的民俗民族活动。周末,自然而然地演变成为新城安置区各族群众共享民俗文化的盛宴、共谱民族团结的华章、共绘民间和谐图景的盛会。

群众集中在哪里,普法阵地就建在哪里。会泽县人民检察院与会泽县新城安置区“以礼红久歌舞团”等群众业余文艺团队共同创作检察山歌对唱,一首首“原汁原味”的山歌饱含检察官们想要传递的浓浓民族情。

会泽县新城安置区的周末,活动精彩纷呈,网络法律知识有奖问答、“法治山歌大家唱”视频征集展播、“民主法制大篷车·送法入民心”活动等轮番上演,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文本上的法律条文生动活泼起来,也深入了各族群众的心里。

“山歌本无脚、行走通万家”。会泽县新城安置区汇编了大量普法山歌手册,成为普法重要的学法资料,也成为基层各族群众学法的“口袋法律书”。

传承民族传统,夯实文化自信。会泽县以礼街道司法所所长张春艳介绍,会泽县新城安置区依托红色文化、民族文化、边疆文化、山水文化资源富集的优势,找准优秀传统文化习俗与现代法治精神的契合点,结合端午、七夕、中秋、春节等传统节庆活动,着力构建富有会泽地方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体系,打造集现代法治要素和会泽民俗、民族、民间文化色彩于一体的民族普法品牌。

结合多民族聚居的特点,会泽县新城安置区运用少数民族语言开展双语法治宣传教育,增强普法实效。会泽县政法系统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相拥相抱,紧紧联系在一起。

会泽县政法系统组织到水城扩红基地开展普法宣传教育

打造民族同心圆,为各族群众“建文化”

在会泽县以礼街道先锋社区,有一条远近闻名的“民族团结巷”。在这里,以礼派出所和以礼街道基层治理办公室充分发挥了语言、民俗文化融合优势,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共创平安、共促和谐。

“警察同志辛苦啦,请你们喝杯热茶!”以礼街道先锋社区的少数民族,每次看到民警和基层治理办公室的干部开展巡逻和防范宣传,总会自发组织为他们送上一杯热茶。

面对不断增多的各民族流动人口,以礼街道相继创立了“党建岗”“群团岗”“服务岗”“助困岗”等特色服务项目,让少数民族居民真切感受到“各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享受到民族团结惠民举措带来的红利。

通过精细入微地培育社区各族群众融洽、融和、融结的共有家园,会泽县新城安置区实现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曾先后入选“国家200个美丽搬迁安置区”、“全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典型案例”。其中,以礼街道和钟屏街道均成功创建为第二批曲靖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街道,钟屏街道的木城社区、泽兴社区成功创建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

会泽县钟屏小学开展法制教育专题讲座

会泽县新城安置区充分利用好民族政策及各项惠农政策,高标准谋划、全方位推进,坚定不移地走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的文旅+民族融合之路,不断放大优势、补齐短板、做优品质,在以濯水乡打造星空帐篷、营地餐吧、音乐篝火等旅游新业态。按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的模式,建立“党建+合作社+公司+各族群众”近6万余人的利益联结机制,吹响民族团结示范县创建暨文旅+民族融合发展的号角。

依托以礼河畔和以濯水乡多民族聚居的民俗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紧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落地新城安置区,抓实以礼河乡村旅游经济带建设,点燃民族融合新引擎,流转观光农业内的2200亩土地种植万寿菊。既可美化环境,也可解决会泽县新城安置区各族群众就近在家门口就业,促进当地各族群众增收致富。如今,沿以礼河畔正在走出一条集田园风光、康养、生态农业观光、采摘体验等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暨民族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现辖区内共有21个民族居住,民族结构主要由汉族、彝族、回族、壮族、苗族、哈尼族等民族组成。以礼街道基层治理办公室创立先锋社区少数民族服务中心,开设“石榴籽课堂”,共同营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石榴籽”环境。

会泽县政法系统不断提高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服务管理工作水平,让各族群众携手共建美好生活,全面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通过文化融合构建民族团结桥梁,促进各族群众同心共筑中国梦。

民族交流活动

发挥治理效能,为各族群众“种文化”

“天兆哥来了!”在会泽县新城安置区以礼街道河滨社区,民间调解室——“天兆调解室”名声在外。“天兆哥”张天兆主动进社区入楼栋逐户排查矛盾纠纷,找准问题根源,通过调解员、居委会、楼栋长三级调解,成功化解大量矛盾纠纷。

为了播撒法治的种子,河滨社区近年来投入近100万元创建政法党建品牌,新建了文化室、公共法律服务室、法治讲堂、法治图书室、人民调解室,强化“党建+会泽历史+廉政文化”建设,推崇崇教明理守法的新风尚。全社区呈现出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良好局面。

会泽县新城安置区辖12个村(社区)25976户104385人,有彝族、回族、壮族、瑶族、苗族等27个少数民族聚居。会泽县人民法院因地制宜,创建有会泽特色的司法服务工作品牌——“贝侬”调解工作法,邀请矛盾双方共同的亲朋好友,或者在当地有威望的安置群众到“贝侬”调解室,法官组织矛盾双方及“贝侬”围圆而坐,由“贝侬”提出调解方案,双方认同后,法官审查并制作调解书。

“讲红色故事 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

“贝侬”是壮语,指的是兄弟姐妹、朋友或者关系好的人。“贝侬”调解室倾心倾情服务“贝侬”,热情洋溢的“贝侬”也会主动服务其他民族同胞,让“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于萌芽状态”。

从“天兆哥调解室”到“贝侬”调解法,从先锋社区的院坝会议处理群众矛盾纠纷,到河滨社区融合民族元素发挥居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形成少数民族聚居地社会治理新格局。会泽县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把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让法治之光照亮民族团结进步之路。

 

通讯员:邹飞 卢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