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革来水长 沪滇情深:罗平宝山倾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杨家寨
发布日期:2023-11-15    来源:珠江网    浏览:3510

革来河畔,杨家寨村,整洁的道路纵横交错,连村入户;别具特色的洋楼错落有致,宜居宜业;独步河畔,乡村美景徐徐展现。说起杨家寨的变化,颜忠林打心底高兴,“如今的村子,干净整洁得像城里一样,太漂亮了,生活在这里很幸福。”眼前的杨家寨村,就如颜忠林说的一样:往日脏乱差变成了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庄。

杨家寨依偎在革来河畔,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突出,2022年以来,借助东西部协作的契机,争取沪滇资金700万元,整合其它资500万元,挖掘杨家寨乡愁记忆、革来河田园风光,将杨家寨村打造为“小桥流水地,乡愁记忆村”乡村振兴示范点,与棠梨凹结合,打造出棠梨凹-杨家寨精品乡村旅游环线,树立了一个立得住、叫得响、可持续、能复制的乡村振兴示范标杆。

党建引领是关键。在东西部协作政策支持下,大水井坚持党委统领、支部带动、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立足全村实际,树立“农民的村庄农民建设”的理念,积极发动群众,多次召开院坝会、火塘会、田埂会,向群众讲政策、说思路、绘蓝图、话发展。通过发动,群众热情高涨、踊跃参与,主动参与到项目的规划、建设、监督中,并且主动将村级300余万元集体资金拿出来参与乡村建设,形成了党群同心、干群同向、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生态宜居是前提。杨家寨村建设中,充分依托杨家寨生态资源优势,深入推进整村净化、道路硬化、村内亮化、村庄绿化、村容美化五项工程,大力实施房屋外立面改造,促进“旧貌换新颜”。在业态布置上,充分盘活闲置资产,利用闲置集体建设用地,建设村级综合文化服务点、公厕、停车场,以户带动建设8户绿美庭院,真正实现处处有景,路路有色,建成生态振兴活样板。

产业富民是根本。乡村振兴,产业是前提。建设中,充分挖掘杨家寨乡愁记忆、革来河田园农耕文化,打通棠梨凹至杨家寨徒步旅游环线,流转集体土地5亩用于野奢帐篷营地开发建设。在杨家寨5000亩大米产业示范区基础上,推进大米产业深加工,加快产业园区规划、大米加工厂落地,做大做强大米产业,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通过招商引资、政府扶持等多途径形式,鼓励村民发展庭院旅游经济,带动餐饮、观光等旅游业态发展,持续增加群众收入。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深做实乡村振兴工作,将杨家寨打造为‘小桥流水地,乡愁记忆村’,与棠梨凹旅游相呼应,推动农文旅等深度融合,增强发展后劲,推动脱贫攻坚成果成色更足,乡村振兴示范更强”大水井乡副乡长刘建辉说道。

青石板路直通小院,生机盎然更显特色。如今的杨家寨,产业逐步壮大,村庄日趋宜居,群众富裕富足,山水间袅袅炊烟印证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愿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