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 发布日期:2023-08-03
  • 来源:珠江网
  • 阅读量:633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深入基层解读非遗传承密码,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7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颂家乡腾飞,感山河新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云南曲靖等地开展调研活动。围绕国家“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实践团队调研各地“非遗+”融合发展相关成果,总结成功经验,吸引更多青年人加入非遗文化事业,为非遗传承保护贡献青春力量。

 

非遗+人文生活

新时代我国非遗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育非遗的人文生态。非遗必须融入当代社会,特别是活在当下青少年群体中,才有其存续的生命力。实践团队前往云南曲靖和内蒙古呼和浩特,调研当地非遗带动书法文化生活和饮食文化生活的情况。

在曲靖,爨体字频繁出现在人们的眼前。队员们参观了市博物馆并采访了工作人员。队员们了解到,爨体字作为当地特有的文化符号,近年来已经广泛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比如《我不是药神》等电影名字体设计,云南地铁站牌等。爨体的兴起更带动了一阵书法热潮,很多青少年都将爨体书法作为一种兴趣爱好。爨体正在以艺术字体的方式适应现代生活的步伐,焕发出全新的生机。

在呼和浩特,大街小巷的烧麦馆彰显着非遗饮食文化的活力。队员们采访了著名的老绥元烧麦馆的老板。老板表示,烧麦早就融入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是不可替代的家乡味道。自从被认定为非遗技艺后,更是有全国各地的食客慕名而来,“要尝一尝这门上过央视的手艺”。如今,老绥元已经开启了特色化、连锁化、品牌化的商业运营模式,努力做强现代化大型餐饮企业,向全国推广烧麦这款内蒙古特色非遗美食。

在非遗+人文生活的调研中,队员们学习到不论是书法文化,还是饮食文化,非遗的保护传承都应以与现代生活相协调为目标,让当代年轻人浸染在非遗形象营造的文化环境中,获得文化熏陶、历史教育与审美享受,如此,我们的非遗便能代代不息。

 

非遗+乡村振兴

千百年来,非遗与乡村同命运、共兴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非遗产业的兴起不仅是文化振兴的重要体现,更能为乡村发展注入非凡活力。实践团队前往新疆乌鲁木齐和哈密两地,调研当地非遗技艺全面赋能乡村振兴的情况。

在乌鲁木齐县城,队员们在对哈萨克刺绣非遗传人的采访中了解到,哈萨克刺绣不仅是一门古老的手艺,也成为了一项热门的生意;在政府的扶持引导下,指尖技艺正向指尖经济转变,不断壮大的民族刺绣产业正吸引着更多妇女实现在家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在莎车县,队员们参观了木卡姆传承中心。木卡姆的意思是大型套曲,是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在走访中,队员们了解到木卡姆等民族艺术的传承推广,为当地带来了不少旅游生意,同时以技艺展示+线上销售为主要内容的直播新业态也为当地农产品销售打开了新的渠道。当地居民正逐步端起“文化碗”,吃上“旅游饭”,实现乡村振兴。

在新疆的实践中,队员们发现了丝路古技正为乡村振兴修筑新途,学习到非遗和乡村振兴彼此赋能、相得益彰等经验,相信非遗小镇、非遗民宿等项目的推广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力量。

 

非遗+文旅融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具有天然的契合点,是文旅融合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实践团队前往江苏南京和湖南醴陵两地,调研当地非遗技艺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情况。

在南京,队员们实地调研了秦淮灯彩文旅融合发展情况。秦淮灯彩入选国家文旅部文旅融合发展典型案例。据非遗传人介绍,秦淮灯会已经举办37届,今年的秦淮灯彩以兔为主题设计制作,科技感与怀旧感并存,民众好评如潮。此外,每年灯会期间还同步推出10余条文化主题旅游线路供游客赏玩,秦淮灯彩已经从一门技艺变成一座响当当的文旅地标。

在湖南醴陵,队员们参观了陶瓷博物馆,学习醴陵“瓷旅融合”的独特经验。据工作人员介绍,以釉下五彩瓷这一非遗技艺为依托,醴陵充分发挥“红官窑”、“国瓷”的优势,建设陶瓷博物馆、瓷器口文化街、釉下五彩城等中国陶瓷谷文旅新地标,吸引各地游客来醴陵赏瓷。

在非遗+文旅融合的调研实践中,队员们学习到旅游是非遗文化的载体,非遗文化是旅游差异化吸引力的体现,相信通过让非遗“出圈”的方式,势必能推动一批旅游项目提档升级。

 

非遗+文创IP

非遗技艺从过去的抢救性保护、展览式传播,逐步回归生产实践和生活体验,展现出日新月异的时代气息和创新活力。这一转变的发生,离不开文创IP的支持。实践团队前往浙江杭州和湖北武汉两地,调研当地非遗技艺和文创IP之间的互动发展。

杭罗,是杭州特有的丝绸制品。队员们采访了丝绸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了解到面对服装行业“快消”理念的冲击,杭罗一方面与潮流元素碰撞、联合文创IP进行跨界合作,另一方面探索制定现代化工艺标准,与高校联合探索现代化生产模式。双管齐下,杭罗技艺重获新生,在传承和创新“双轮驱动”之下,如今的杭罗不仅是高档货,更是作为国礼走向世界。

汉绣,是武汉的非遗刺绣技艺。队员们在“汉绣一条街”走访调研,他们了解到汉绣也曾一度凋零,再到如今别的芳华重现,离不开手工艺人们在政府支持下大量开班授课,联合品牌创新产品,特别是通过汉绣嘉年华等大型活动不断向群众推广汉绣,让汉绣成为引领国潮的时代风华。

从杭罗和汉绣中总结共性,队员们深刻明白了“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的道理,非遗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代发展不断融入新的内容,才能永葆活力。

通过本次实践,综合各地经验,队员们总结到非遗传承保护千头万绪,要做到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就要找准因地制宜特色化发展的路子,打开不同的“非遗+”发展模式,才能使非遗全面融入现代生活、全面赋能经济发展,才能让非遗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不断惠益人民福祉。队员们表示后续将吸引带动更多青年人成为非遗文化的粉丝,为各地“非遗+”事业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颂家乡腾飞,感山河新貌”实践团队,立足于党的二十大精神,勇于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以“非遗+”为线索,探寻各地非遗技艺传承发展历程。这次社会实践,是青年学子与非遗的双向奔赴,展现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勃勃生机。通过本次实地调研,青年学子与非遗偶然的相遇转化为必然的喜爱,碰撞出传承与坚守的火花,锻造出文化自信自强的信念,培养出奋发有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班人。

 

作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石阳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