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记者 靳 昊 通讯员 郑历惠)“在他心里,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在他心里,法是无私的,但必须有温度;在他心里,执法如山,却可以春风化雨、温润如玉……”6月15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办公一区五楼大法庭内,一场关于全国模范法官鲍卫忠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会正在进行。
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段段深情的回忆,把在场听众的心拉到3000多公里外的边陲小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
这里面积不大,99%以上都是山区;人口不多,却有佤族、傣族、彝族等20多个世居少数民族。鲍卫忠,一位有着15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在基层法院一干就是24年。2021年10月,鲍卫忠突发疾病去世,这时他正担任沧源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
执行工作,是案件办理的最后一关。通过执行,把真金白银交到胜诉方的手上,这才意味着案结事了。沧源法院的执行案款数额一般不多,但就是这几百元、几千元,却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
“不知有多少次,我们这些年轻的干警信心百倍地出发,忙了一天却空手而归,不禁感叹,执行局的工作是真不好干啊!”鲍卫忠曾经的同事、临沧中院干警李昱感慨。
但鲍卫忠一干就是9年,被群众称为“佤山百姓的贴心人、心连心的好兄弟”。这是怎么做到的?李昱曾经向鲍卫忠请教。鲍卫忠笑着说了8个字:“走着、听着、看着、写着。”
“这算什么诀窍啊。”不甘心的李昱,努力寻找着这位“老执行”的办案“密码”。
第一个办案“密码”并不难找,甚至还挺显眼,那就是文件柜上密密麻麻的便利贴。有的写着案件当事人的电话号码,有的记着案款金额,还有一些是大家怎么都看不懂的符号标记。
“熟悉的画面再次浮现在我的眼前:一个满头大汗、皮肤黝黑、脚上还沾着泥巴的佤族汉子,埋头在堆满卷宗的桌子上记录着。”李昱说,这是鲍卫忠每次下乡办案回来的固定动作。不管有多晚、有多累,也要把这事儿先做完、把该打的电话打完。
第二个办案“密码”,藏在鲍卫忠的微信朋友圈里。鲍卫忠最早“秀”朋友圈,源于一件10万元的案子。被执行人没有财产可供执行,于是搞起了土鸡养殖,但由于找不到销路,一筹莫展。了解情况后,鲍卫忠带着大家当起了推销员。养鸡场、活鸡、鸡蛋,几乎每天都会在他的朋友圈“刷屏”。慢慢地,销路打开了。再接着,回头客越来越多。每个月,这位被执行人都会按时送来执行款。
第三个办案“密码”,是“人心换人心”。有一起长达8年的土地纠纷,发生在傣族村民小组和佤族村民艾嘎之间。艾嘎态度强硬,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案件成了“钉子案”。鲍卫忠就主动承办了这个案件。
大家刚去了解情况,艾嘎就愤愤地说:“你们来干什么!我不欢迎!”说完把大门一摔,还反锁了起来。第二次,情况更危险。艾嘎喊来了十多个亲朋好友,把鲍卫忠一行人团团围住。
一向温和的鲍卫忠,此时毫不畏惧地冲到艾嘎面前,用佤语喊道:“难道你忘了我们佤族世代相传的族训吗?各族人民一家亲,九老九代不丢伴!请大家相信法院,这个案子我们一定会公平公正地处理!”话说完,人群渐渐散去。
过了几天,佤族新年“新米节”到了。李昱早早就接到鲍卫忠的电话:“小李,走,带你过年去!”出发的时候,李昱看见鲍卫忠带着酿水酒、一袋新米和一束稻穗,不禁有些好奇。鲍卫忠笑了笑:“这可是打开艾嘎心结的钥匙啊!”
“我们来跟你过年了!”看到鲍卫忠,艾嘎一下愣住了。说着,鲍卫忠按照佤族过年风俗,把金黄的稻穗挂到了门上,把新米拿到了厨房,接着和艾嘎拉起了家常。鲍卫忠趁热打铁,组织双方现场调解。心结彻底打开,两族兄弟重归于好!
“为什么总有人说鲍卫忠‘每办一个案件,都会多一个兄弟和朋友’?那是因为,鲍卫忠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一门心思为老百姓着想,用‘人心换人心’的方法,磨掉了一件件‘钉子案’‘骨头案’。”沧源县人民法院院长吕丹说。
沧源法院有一张照片,照片里的鲍卫忠和群众围坐在一起,开怀大笑。为追寻照片背后的故事,吕丹曾和同事们到了故事发生的彝族老寨,找到了照片中的一位彝族老大哥。虽然过了14年,可他一眼就认出了照片里的鲍卫忠。
“就是这个年轻人!以前经常到我们村里讲党的政策,讲国家法律,说话都是说到我们心窝子里啦,多好的一个人啊!”说话间,这位老大哥望向远方,仿佛照片中皮肤黝黑、笑容灿烂的鲍卫忠就在那里。
鲍卫忠和爱人周红都是佤族,平时,周红习惯叫他“尼茸”。
“尼茸在医院抢救和他去世后的一段时间,他的手机不时响起。我每天都会接到当事人问候的电话,表达着对尼茸的敬意、感激和怀念。我更加理解了尼茸工作的意义,他每办结一个案子,社会就多一份稳定,生活就添一份祥和。”对周红来说,她和两个孩子的大山倒了。可鲍卫忠用精神铸就的丰碑,永远屹立在周红、孩子们以及当地老百姓的心里,永远巍峨。
(本报记者 靳 昊 本报通讯员 郑历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