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珠江网讯 > 正文
曲靖市:优化营商环境 倾情服务民营企业
发布日期:2023-04-28    来源:曲靖日报    浏览:3407

 原标题:厚植“成长土壤” 播洒“阳光雨露”——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倾情服务民营企业纪实

  4月,春和景明。五彩斑斓的珠源大地生机勃勃。

  4月1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服务企业大会,强调要诚心实意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肥沃的“成长土壤”、充足的“阳光雨露”,以营商环境“优”、推动民营经济“强”、促进经济发展“进”,为曲靖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这个春天注入“强心剂”,民营经济发展将会迎来又一个春天。

  从大会上获悉,为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减负纾困,2022年1月至今,市政务服务管理局与相关部门配合,推动全市使用电子保险保函9000余笔,为投标企业释放资金约12.12亿元,取消没有法律依据的投标报名和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纸质文件等。不仅如此,这些部门开展企业投资项目代办、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畅通企业诉求反映渠道……一系列有力措施为企业打通梗阻、破解企业堵点难点痛点,助企业“爬坡过坎”渡难关,催生企业内生动力。

  优化营商环境始终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头戏。这两年,在云南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曲靖市均位居全省前列。

  投标“零成本”

  交易“零跑腿”

  事例是对无需缴纳保证金创建成效最生动的诠释。

  “花500元购买电子保函,不用去银行缴纳投标保证金,坐在办公室就把这个标投了,在曲靖投标非常方便!”投标人刘桐江感叹道。

  刘桐江是云南焜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她们公司于今年3月参与曲靖经开区南海科技城湖滨北路道路新建工程项目的投标,本来需要通过银行转账缴纳50万元的投标保证金,但选择电子保函,只需花500元购买电子保函即可投标。

  缴纳投标保证金曾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以往我们参加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不仅要跑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现场参加开标,并且公司同时投多个项目时,需要到银行缴纳多笔大额投标保证金,且缴纳后退还需要一周甚至更长时间,公司经常出现现金流紧张的情况,现在不仅可以远程电子开标、投标,而且只需要花几百元购买电子保函,就不必支付大额投标保证金,极大地减轻了企业资金负担。有了更多流动资金,企业发展更灵活。”刘桐江的感慨饱含对投标保证金采用多种缴纳方式措施的赞许。

  为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减负纾困,自2020年起,曲靖全面推行工程招标投标领域保证金电子保函工作。曲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陈普介绍,以前,每家投标企业除了通过银行转账方式缴纳投标保证金外,还需向招标代理公司购买一份1200元的招标文件,推行电子金融平台,实现银行转账、电子保函、电子保证保险等多种保证金缴纳方式后,绝大多数企业都选择电子保函的方式进行缴纳,曲靖市的很多民营企业都真真实实享受到了这一政策红利。陈普举了个例子,前几天,麒麟区有个项目共吸引108家企业来参与投标,全部都选择了电子保险保函方式缴纳投标保证金,如果每家企业都通过银行转账缴纳50万元保证金,就需要5400万元,而现在无形中就释放企业资金5400万元。“这一举措能够更好地减少企业流动资金占用,盘活企业资金,催生企业内生动力,助力中小企业长期良性发展。”

  2022年1月至今,全市使用电子保险保函9000余笔,为投标企业释放资金约12.12亿元,节约交易成本4800余万元。

  为更好服务企业,曲靖还大力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水平,凡进入曲靖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交易项目,一律取消纸质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全面实行线上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采取“网络申报、线上办理、电话咨询”和“不见面开标”等方式,切实降低投标企业交易成本和方便企业办事。

  “投标人可在线完成开标签到、文件解密、结果查看和实时互动,节省往返时间、差旅费用等成本。”

  陈普介绍,每年有2万余家次企业对曲靖招标项目进行投标,其中有一半的企业在曲靖市外,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水平的提高,进一步优化了服务保障事项及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

  2022年至今,曲靖在线开标率和全流程电子化率均达100%。

  投资项目代办

  企业省心省力

  市场主体的认可、企业的口碑,才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无事不打扰”的营商环境在民营企业家中口口相传。

  “作为一个外地人,来到这个地方人生地不熟,我们原本还担心遇到问题难找人,有了这个代办制度,政府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根本不需要到处跑、到处找,项目审批上我们根本不用操心。项目建设进度又快,公司半年多的时间就投产,比在家还好办事,政府的服务实在是好。”这是富源县程林机械工贸有限公司项目建设负责人的肺腑之言。

  该公司投资2亿元建设年产400万件高端铝锅、1200万件摩轮制动圈项目,富源代办服务中心于2021年5月19日开始对该项目展开建设过程审批全流程代办工作。在代办过程中,工作人员就每个审批事项除第三方机构成果材料外的所有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备齐材料后上门请项目业主单位签章并跑部门报审,项目建设与事项审批同步快速推进,于2021年12月18日建成投产。

  该项目从建设过程审批全流程到投产仅用半年时间,不得不说代办制度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投资项目代办让企业省心的事例只是曲靖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时间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提高审批服务效率,让企业多花时间拓市场,少费工夫跑审批。”曲靖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杨雄说。曲靖市从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服务“温度”改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振市场主体投资信心,培厚创新创业“沃土”。

  2019年,曲靖坚持以“抓牢项目、服务企业”为重点,围绕破解企业在项目落地投产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创新建立完善并全面实行投资项目代办制度,变企业“跑腿”为政府“跑腿”,做到“项目落地不求人”,在市、县政务服务中心成立投资项目代办中心,全市现有11个代办中心,代办员168人。代办员受领代办任务后,分析项目特点,按照代办流程,与项目单位协商沟通,针对具体项目列出审批事项清单,一次性精准告知审批所需全部材料,从登记注册、立项规划、场地施工、竣工验收、备案审查、不动产登记阶段进行协调推进、督促指导和全程代办。

  《曲靖市投资项目代办制度》《曲靖市投资项目代办制度实施细则》《曲靖市投资项目代办制度实施办法》,一个个制度的实施,让企业有效解决项目审批落地和企业生产经营“最后一公里”问题。代办中心以贴身贴心的服务,让西安隆基、深圳德方纳米、锦州阳光、河北晶龙等一批重点项目搭乘代办服务快车,得以快速落地,提前开工。

  截至2023年3月底,曲靖市累计代办投资项目1203个,受理代办事项4910项,投资总额2686亿余元。在2021年和2022年营商环境评价中,企业满意度超过99%。

  “办不成事”窗口

  专治“疑难杂症”

  企业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及时跟我反映的事情处理了,办事效率高,非常感谢你。”这是今年3月底市民雷先生发给曲靖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办不成事”窗口工作人员的感谢信息。

  今年2月中旬,雷先生到政务服务大厅申请办理食品企业标准备案,过了一个月还没有办好,雷先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事情反映到“办不成事”窗口,相关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对此事进行落实,只用了4天便把此事解决了,雷先生很满意。温暖服务下,“办不成事”窗口把事情办好了。

  去年,曲靖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均规范设置“办不成事”受理窗口,负责受理各类“办不成事”反映件,解决企业和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不能成为摆设,而要让“疑难杂症”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于是由市级36个部门、10个县(市、区)政务服务管理部门98名相关人员组成的全市“办不成事”处办联络队伍建立起来。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根据实际情况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不好办”“办得慢”“办不成”等问题。

  市级对于“办不成事”反映事项实行清单化管理,要求各单位派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负责人及其他工作人员收到协办通知后,5分钟内赶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当场无法解决的,及时向单位领导报告,并按交办“工单”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并回复;麒麟区将所有反映件精准判断为即办和承诺办“两种受理情形”,确保即办件在大厅内当场办结,承诺件限时办结;宣威市实行“领导坐班”制,由政务服务管理局领导班子轮流坐班,牵头受理和处理重难点问题,尤其对涉及重点投资项目审批的“办不成事”反映件进行提级办理,实行局长挂牌督办;沾益区建立“办不成事”服务站、成立联合党委,形成接待受理、综合研判、分级处办、答复反馈、归档备案的全流程管理……

  2022年以来,全市政务服务中心共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11个,为企业办结“办不了”“不好办”等事项83余项。

  为企业服务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利企服务一直在路上。比如,畅通企业利益诉求渠道,及时解决企业反映的切身之痛。2022年以来,曲靖在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平台收到企业投诉举报62件,办结61件,为企业收回拖欠工程款2300余万元、征地补偿金61万元;富源编制标准化的“填空办”模板,将同一事项的办事流程、要件、材料逐项全部制作成“填空办”模板,申请人、受理人、审批人对照模板就能清晰地进行填报、审核和审批。近两年来,富源受理办结涉企审批服务事项81141件,其中运用“填空办”模板受理办结31270件,实现集中审批服务事项办事环节平均压缩30%以上、申请材料精简55%、办理时限压缩70%。

  “好的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赖以生存的土壤,更是发展经济的‘先手棋’、招商引资的‘强磁场’、释放活力的‘稳定器’,我们要用最优质的服务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党组“一班人”形成共识,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下一步将继续精准发力,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再升级,让公平高效的办事体验、贴心暖心的政务服务、高质高效的事项办理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记者 李琳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