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珠江网讯 > 正文
迤车镇“江底五桥”锁牛栏
发布日期:2023-04-20    来源:珠江网    浏览:4551

桥分会鲁两岸连,碧波剪影水潺潺。在会泽县迤车镇石桥村约一公里长的牛栏江江面上,从古至今先后建起了铁索桥、鱼腹式钢梁公路桥、双曲拱桥、江底特大桥、牛栏江特大桥,构成了“江底五桥”锁牛栏的独特景观。桥两岸高山峡谷纵深,是关进要隘,秦开“五尺道”、汉拓“南夷道”、唐开“石门道”,都没有避开江底这个关隘,时至今日,仍然是连接会泽鲁甸的交通要道。

第一桥、江底铁索桥。又名“永安桥”,南北横跨于牛栏江江面上,南为会泽、北为鲁甸,为原东川府南铜北运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一直是沟通会鲁及昆明的交通要道。桥面用锻铁圆孔互扣固定于两岸崖璧,桥身用40根1.2米长铁杆连接,全长49米,桥面上铺垫木板,两侧置铁索为栏,横排置大铁索10根,铁索两端嵌于石墩内并用铁件固定,南端桥头置有一对石雕石猴子,北端桥头置有一对石雕石狮子,是研究古代铁索桥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原铁索桥两岸桥头有桥房护桥,现南北桥房因常年失修、兵燹焚毁皆已不存。

据史料记载,江底铁索桥属32团战斗遗址。1949年11月下旬,在昭鲁边支部的配合下,32团一营夜袭国民党“会巧鲁”联防清缴指挥所江底铁索桥联防区防线,大获全胜,敌人全部缴械投降,缴获枪支300多支,随即乘势而上,彻底摧毁了国民党“会巧鲁”联防清缴指挥所牛栏江防线,江底铁索桥作为交通要道,为会泽、鲁甸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二桥、鱼腹式钢梁公路桥。建于民国时期,于1945年动工,1947年竣工,两岸砌石墩,钢梁桥体,桥长74米,四孔跨,左边两孔、右边一拱用石块翻拱,中间一孔跨径20米,用鱼腹式钢梁,建起后为南北两岸村民的通行要道。后因年久失修,渐不能用,2007年,江底村民自筹资金新铺桥面,恢复两岸行人、车辆通行。

第三桥、双曲拱桥。1960年,原鱼腹式钢梁桥右岸桥墩基础不稳,作加固整修后,又维持了十几年的运行,但荷载低,两岸车流量又日渐增多,已无法满足运输需要,乃决定修建现今的双曲拱桥。1977年3月完成设计,1978年2月开工,1979年8月1日投入运行。桥长108米,包括接线引道总长587米。主孔净跨54米,两侧小拱净跨3.7至4.2米。该桥建成后,为沟通会泽鲁甸南北公路交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四桥、江底特大桥。属昭待高等级公路大桥,建成于2007年12月,桥高125米,距江面168米,跨径600米,建造时创造性地采用了“先中跨合龙,后边跨合龙”的施工工艺,建成时称“亚洲第一高公路桥”,是云南公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第五桥、牛栏江特大桥。是G85银昆高速公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大桥地处牛栏江两侧,地跨会泽、鲁甸两县,为连续刚构桥,全长760米,桥面距江面180米,主墩高130米,主跨190米,它的成功贯通标志着现代交通运输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也标志着如今跨越古今的“江底五桥”正式上线。

2022年,迤车镇投入393.3万元,实施牛栏江沿线石桥村江底小组和坪子村柏家坪小组、老街子小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污水收集管道10331米,清扫井264座,沉泥井28座;建设大型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3座、小型户用污水处理系统18座,实现日均最大污水收集量67吨,最大处理量75吨,有效解决了辖区牛栏江沿线生活污水乱排乱放等面源污染问题。此外,结合该镇河长制工作责任制的落细落实,和厕所革命户厕改造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多举措确保江道水环境长治久清,擦亮“山明水秀又一村”的生态底色。

牛栏江上飞锦缎,高山峡谷踏歌行。迤车镇有跨越古今的“江底五桥”,还有即将伫立的渝昆高铁高架桥。该镇致力依托辖区牛栏江江面上桥梁变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旅开发价值,坚持以历史文化为魂,以山水田园为基,探索激活江底五桥“桥文化”,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新载体,书写从一座桥到一串桥,一桥贯穿南北,轻车飞跃峡谷,天堑变为通途的壮丽诗篇,打响迤车镇“桥梁+”文化旅游品牌,积极融入会泽县高铁时代全域旅游新格局。

 

通讯员明文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