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城市圈 > 正文
擦亮劳务品牌 “小工种”也能成就大事业——“宣威蔬菜包装工”外出务工促增收
发布日期:2023-04-10    来源:宣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浏览:2788

树一个品牌,富一方百姓。一个好的劳务品牌就是一张好的就业名片,更是让务工群众富起来、区域经济强起来的有力推手。近年来,宣威市立足劳动力资源禀赋,以打造劳务品牌为抓手,以促进劳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市场化运作、规范化培育、技能化开发、规模化输出、品牌化推广、产业化发展为手段,成功打造了独具宣威特色的“云腿秘匠”、“宣威蔬菜包装工”等劳务品牌,逐步推动民工经济向技工经济转变,有力提升劳务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凌晨4点左右,位于昆明市晋宁区的蔬菜流转基地的某蔬菜包装工坊已呈现一派繁忙景象,数百名蔬菜包装工人正在熟练的对蔬菜进行挑拣、打包、装车流水线作业,这只是昆明市蔬菜包装加工的一个缩影,在昆明市有上千个这样的蔬菜包装工坊,其中大部分蔬菜包装工人来自于云南宣威,坊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蔬菜包装谁要得,宣威哥姐最硬核”。

生鲜蔬菜从生产供应到售卖消费,从田间地里到商超菜集,伴生的是对蔬菜的挑拣、初加工和包装,在此过程中,聚集了大量的人工劳作,堪称普工从业的富矿。“宣威蔬菜包装工”劳务品牌在宣威市人民政府的培育下,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就业规模日益壮大,发展前景较为广阔,在蔬菜挑拣、加工、包装市场上拥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据不完全统计,宣威市共有4万余名务工者从事蔬菜包装行业,务工区域拓展到青海、甘肃、湖南等地,收购的蔬菜经初级加工包装后远销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一线城市和柬埔寨、新加坡等国。

“小小蔬菜包,就业致富它来包”。宣威蔬菜包装工自2000年左右便在昆明乃至云南的“菜篮子”——晋宁区一带兴起,迄今已有20多年历史,“宣威蔬菜包装工”从简单的蔬菜包装延伸为集收购、挑拣、包装、销售为一体的蔬菜产业链,每年冬春季节在昆明、玉溪、曲靖一带务工,夏秋时节又如候鸟迁徙般远赴千里之外的青海、甘肃、湖南等地。宣威蔬菜包装工人均日收入可达300元,月收入稳定在5000—7000元之间,看似是个不起眼的“小工种”,却成为了宣威务工群众增收致富的“大法宝”,他们用智慧和双手描绘出幸福生活的蓝图。

“我是一名来自宣威的蔬菜包装工,目前带领着一个规模300人左右的蔬菜加工团队从事蔬菜收购、包装、销售工作,我们宣威人能吃苦、会干事,在蔬菜包装行业中口碑很好,许多蔬菜加工企业都喜欢招用宣威的务工朋友,据我了解目前从事这个工作的宣威人就有4万人左右。”宣威蔬菜包装工致富带头人杨茂平高兴的说道。

匠心树品牌,劳动创未来。宣威市总人口155万人,农村劳动力75.5万人,截至2022年底,宣威转移就业人员已达56.39万人,年劳务经济收入达200多亿元,劳务产业已成为宣威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下一步,宣威市将继续深挖各劳务品牌输出亮点,强化品牌维护和内涵建设,提升劳务品牌核心竞争力,展示劳务品牌良好形象,增强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就业规模和产业容量,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推荐